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春兰  鄢雨晴 《园林》2022,(10):79-86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E)是一种反馈建成环境的评价方法。为客观把握POE研究的宽度与深度、研究领域的网络结构与前沿动向,基于文献计量法,对CNKI收录的与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的62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合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和具体文献内容,梳理并分析了POE在风景园林中的研究脉络和演化特征,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并对国内风景园林学科POE研究发展作出展望。研究表明,国内风景园林学科领域POE研究可分为理论与方法初探、多维视角探索与实践、内涵扩展与技术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与国内社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并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承接性与进阶性;研究热点集中在建成环境的多维度评价研究、使用者与物质空间关系、量化评价方法创新三大方面。通过总结当前研究,对未来机构合作、评价体系完善、科学研究方法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提升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规范化,推动风景园林学科POE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熙为  孔捷   《中国园林》2023,39(1):34-40
风景园林技术随着学科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也被广泛应用于科研与实践中。但“风景园林技术”一直未得到明确定义,导致学科核心领域边界与竞争力模糊不清。以期刊文献及档案文件为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样本的技术、主题、领域等进行内容分析与荟萃分析,并结合专家访谈,构建了21世纪风景园林技术概念模型与技术分类,探索风景园林主题、核心领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实践与研究的意义。研究认为,21世纪风景园林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底,根据学科科研与实践需求发展出来的。这些技术与风景园林主题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领域与核心领域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有助于学科内新知识的传播,进而明确并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制图技术使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等设计专业人员在项目发展中将准确性与可视化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应用图示语言进行跨专业的交流。但是,这些技术的内容已经在许多方面对景观专业与设计课程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制图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中的发展演变,探讨前沿研究阐明制图技术在当前专业领域中的运用,并就这些技术变革在教育体制中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内住区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进展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对近30年来住区环境设计预防犯罪领域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时区分析以及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总结了该领域在国内的研究进程及学科发展趋势。以CPTED理论为分析框架,简要梳理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类型和研究发现,并结合现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内容探讨其在犯罪环境预防方面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从数据来源、研究的地域性和案件类型的差异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剖析与反思。针对当前该领域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瓶颈,对未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实践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风景园林研究中的人工智能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晶  曹易 《中国园林》2020,36(5):82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风景园林研究智能化、数字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发展,以及在风景园林研究中的作用,并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人工智能的属性和应用,将风景园林研究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分为人工生命类、智能随机优化类和机器学习类;然后针对每类中的典型算法系统论述了其原理、发展、特征,以及在风景园林分析、设计和评估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建立混合智能系统的必要性与未来发展前景;最后探讨了风景园林研究中人工智能方法的局限性,指出风景园林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出现,不仅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还推动了我国环保工程的发展,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设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自然因素的应用,有效发挥了自身独特的生态价值。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风景园林建设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洋  李长霖  吴菲 《风景园林》2021,28(4):99-104
近年来,风景园林领域开始关注数字技术,并探索其与风景园林行业结合的可能性:其一体现在数字化技术作为工具辅助设计的过程;其二体现在对景观空间的数字化增强,创造新型的人与环境的动态互动方式,即交互景观。目前交互景观在风景园林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缺乏对其系统性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从交互模式上将其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行为感知交互景观、环境感知交互景观、虚拟交互景观。针对每个类型的交互机制、交互特征、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交互景观是数字化技术驱动下,对风景园林要素中人、空间、环境之间关系的新探索,为风景园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广思 《中国园林》2009,25(11):59-62
通过对综合、空间和实践等风景园林基本特征的提炼,肯定规划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教学的核心,综述了几种风景园林以规划设计为中心统领各门基础与相关课程的方式,讨论了风景园林空间认知和表达的教学,介绍了风景园林空间层次和尺度在设计课程组织中的体现,最后分析了当前规划设计主导性认识不足的原因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许涛  周可钦  王苗 《风景园林》2023,(S2):51-55
【目的】综述严肃游戏在风景园林遗产领域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前景,对风景园林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遗产类严肃游戏,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其特征和内容,进而指出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结果】严肃游戏在风景园林遗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索,这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和真实的游戏体验,并进一步提高了游戏的可信度。当下,严肃游戏已经应用于博物馆中,为风景园林遗产的数字化提供了新方法。【结论】目前,严肃游戏主要应用于风景园林文化遗产领域,而在自然遗产领域则应用相对较少。一些严肃游戏仍缺乏科学的结构框架,未能很好地展现文化遗产的思想内涵。但随着数字化和游戏化手段的日益成熟,严肃游戏将为风景园林遗产的研究创造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刘通  黎展荣 《风景园林》2018,25(6):130-134
随着无人机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无人机技术引入风景园林设计和教学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阐述无人机三维重建技术的概念、技术流程和技术优势、该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的结合方式,展示了以无人机三维重建现状模型为结合点,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与前沿科学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李佳冉  钟乐  秦仁强 《中国园林》2022,(S2):140-144
人与场地的依存关系随时代的发展呈现着不断变换的特征,针对这一特征,20世纪末提出了场所依恋理论,并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着不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风景园林学科中,从设计思想、策略及实践多个方面都积极参与了这种人地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从风景园林视角入手,针对场所依恋理论,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11—2021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量、研究区域和领域、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加以内容解读。结果表明:场所依恋理论在风景园林领域已成为热点话题,国外研究引领着该理论的发展,呈现内容与研究层次分明、城市更新带动趋势,近10年的热点始终与风景园林人地关系密切相关;中国相关研究与世界总体研究存在着偏差,从理论到实践演变过程中的关注点差异,停留在场所建设中对人地关系及场所精神聚焦点上,与社会动态发展正相关联不足。场所依恋理论的引入为风景园林拓宽理论边界,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提供设计决策思考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可持续发展及环保节能型社会是当前的目标之一。在风景园林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型技术,确保风景园林的质量,减少施工成本,创建新型的园林建设模式,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介绍节能型技术,分析其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为未来的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10所院校1996—2006年来风景园林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类,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数量变化、研究领域与方向、研究特征、存在问题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分析总结近10余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探寻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莎  匡纬  杨鑫  余敏  马俊峰 《中国园林》2022,(S2):88-92
中国一直重视对英国规划设计发展的借鉴。在空间规划领域,学界对其规划体系梳理分析较多,而研究规划实施的内容相对较少。讨论英国空间规划框架下风景园林引领多学科合作的实践,空间规划体系风景园林价值指向,英国具有政治属性的风景园林领导力及其代表人物希尔维娅·克罗女爵职业发展,进而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涉及的法规框架、场地机遇、学科协作结构与知识分工,以期为风景园林引领多学科合作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周聪惠  胡樱  吴韵 《风景园林》2017,24(10):117-122
为适应当前专业实践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普及等时代特征,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亟需变革。本文结合近年来对风景园林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与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建设实践,首先从内容架构、知识串联、教学组织以及设计课联动4个方面解析了基于开放式议题集成知识模块的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特征。并以东南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为载体,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分解重构、开放式议题选取与设置、基于开放式议题的教学组织、设计课打通整合等方面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中。但目前大多数应用还停留在基础的航拍层面,对于应用潜力更大的航测层面,在风景园林行业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也更鲜为人知,现有研究更多聚焦于具体案例的应用方面,未能对其进行系统的认知和介绍。简要介绍无人机航测与遥感系统的构成及常见传感器类型,通过文献综合、项目实践等方法,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无人机航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而总结出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可分为传统航测、倾斜摄影、多种传感器遥感3个方面。最后指出传统航测发展最为成熟,短时间内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最大;倾斜摄影效率最高;多种传感器遥感未来开发潜力最大。以期对今后无人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与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面向未来的“数字景观”发展趋势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城市景观空间,及其应用场景、与设计方案结合的实践路径等是未来景观设计实践落地的重要内容。【方法】立足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结合“数字景观图层”规划设计项目实践经验对此进行梳理。【结果】系统总结了数字景观技术及其“感知采集—分析计算—调节交互”的作用流程,将应用场景划分为“实体景观空间干预”和“虚拟景观场所营造”,详细探讨各场景运用技术及作用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景观“信息汇总—技术筛选—应用集成”的具体实践路径,为数字景观技术发展演进背景下的未来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方法指引。【结论】数字景观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辅助城市景观空间的设计,从而塑造更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空间。未来仍需在作用机制、设计行为和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市场岗位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细分研究,重新对其市场岗位需求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把握其内在的专业知识融点,梳理出核心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通过逆推法来引导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从"面"到"点"的建设,使教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兼具宽度与深度。同时能紧扣市场岗位方向,为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并结合"变"观念、"定"方向、"修"内容、"创"平台四个具体的举措,对于其他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建设给予一般性原则、方法和思路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风景园林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植物是构成风景园林景观的基础。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得到普遍的认同,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内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重视,园林植物应用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各有发展。但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领域目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缺少有效的组织,与实践活动缺乏科学引导的问题,这将对风景园林行业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风景园林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和前景,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交流互动与表达观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平台,也给风景园林评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即以目前较为专业的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为例,应用内容分析法,根据目前知乎用户对风景园林行业的评论内容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上的风景园林评论相比期刊平台视角更加多元,评论者多关注普通从业者的生存情况,评论引入实证数据或具体案例更具说服力,意见领袖多具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并对风景园林评论风向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风景园林评论在网络平台中的拓展有利于指导风景园林实践,为业内各方表达观点和诉求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