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认知训练组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TMS组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3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3组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MBI评分均优于认知训练组、rTMS组(P0.05)。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刘欣  王红霞  刘荧  吕娜  李皓 《中国康复》2019,34(9):473-476
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干预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年龄≥60岁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与危险因素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3次,每次30min,共6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3、6、12个月后,治疗组MoCA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时间对照组(P<0.01),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对照组MoCA值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2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58.6,P<0.01)。治疗12个月后,2组I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的I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CI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健康宣教、危险因素控制及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减缓认知功能障碍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预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先给予tDCS预刺激,再进行认知训练,对照组先行认知训练,再进行tDCS刺激。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测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较治疗前的MoCA及MBI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较治疗前的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DCS预刺激后给予认知训练方案对PSCI患者认知功能、ADL能力的改善作用优于先认知训练后tDCS刺激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活血通络汤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能力(MMSE及MoCA评分)的差异。结果经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MMSE及Mo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MSE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记忆力、计算力及语言方面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注意力、语言、定向力方面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灸联合活血通络汤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认知能力,对预防血管性痴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改善。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TMS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和rTMS组各20例,联合组19例。对照组予常规认知训练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治疗和rTMS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rTMS治疗和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共治疗20d。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系统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0d后,3组MoC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rTMS组和联合组的MoC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联合组MoC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rTMS组(均P<0.01)。3组虚拟情景训练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联合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TMS组(均P<0.01),rTMS组和对照组虚拟情景训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联合虚拟情景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M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40例,分别给予单纯综合治疗和针灸联合综合治疗,均治疗50 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波士顿命名测试(BNT)、画钟实验(CDT)、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能力、视空间执行功能和ADL能力。结果:2组MMSE、BNT、CDT和ADL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提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针灸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能显著改善老年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眼针治疗组、认知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眼针治疗组患者同时辅以眼针针刺,认知训练组患者则同时辅以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同时辅以眼针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分别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3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LOTCA各项指标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LOTCA各项指标评分及MBI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患者LOTCA视运动组织能力评分[(23.65±4.26)分]、知觉能力评分[(21.13±2.31)分]、思维运作能力评分[(18.66±4.45)分]、注意力评分[(3.31±0.41)分]、总分[(70.41±5.87)分]及MBI评分[(79.31±6.67)分]亦显著优于眼针治疗组及认知训练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眼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戏疗法对老年护理医院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障碍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常规训练结合常规作业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治疗师设计的游戏疗法,于治疗前、治疗3及12个月后的随访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MoCA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MoCA评分较治疗3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MoCA评分12个月后随访时较治疗3个月后及入组时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BDI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减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BDI评分较治疗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BDI评分较治疗3个月后及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B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戏疗法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有积极效果,但对情绪障碍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交变电磁疗法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发病14 d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磁疗组62例,均给予抗凝、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同时口服尼莫地平片4 mg,每日3次。磁疗组增加交变电磁场治疗,每日1次。治疗前后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结果:经过平均20 d的治疗,磁疗组MMSE及MoCA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ADL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磁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交变电磁疗法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延缓痴呆进程。  相似文献   

10.
孙瑞  马艳 《中国康复》2015,30(5):355-357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方法:M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rTMS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MoCA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MoCA量表各因子中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语言、注意力、计算力、定向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命名及抽象力得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5);2组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更大(P<0.05)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疗效,且明显优于单纯认知功能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时机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43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A(online治疗组)、试验组B(offline治疗组)以及对照组C(sham组)。试验组A患者在进行认知训练的同时进行2mA的阳极tDCS刺激;试验组B在认知训练结束4h以后进行相同tDCS刺激;对照组C在进行认知训练的同时进行tDCS假刺激。tDCS与认知康复训练均为30min/次,5次/周,连续2周。在治疗前、2周治疗后(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三个时间点进行蒙特利尔认识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试(DST)、连线测试A部分(TMT-A)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的评估。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为41例(2例脱落)。治疗后、随访时3组患者的MoCA、DST、TMT-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A在治疗后、随访时MoCA评分的改善差值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C(P<0.05);试验组B在治疗后、随访时MoCA评分的改善差值均优于对照组C,但仅在随访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A与试验组B MoCA改善差值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A治疗后、随访时数字广度正序、倒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试验组B在随访时数字广度倒序有显著性提高(P<0.05),对照组C治疗后数字广度的改善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PSCI患者的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以及ADL能力,其效果可以维持到治疗结束后1个月。tDCS治疗与认知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可能比tDCS与认知康复训练分开进行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RTMS以及计算机认知训练。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辉  吴吉生 《中国康复》2017,32(4):299-301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对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下肢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将40例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起立-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提高、认知功能的恢复和ADL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很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PSCI患者13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基本认知训练,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 2组训练前MoCA、RBM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2组训练后MoCA、RBMT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训练前ADL、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2组训练后(2周末、4周末)ADL、M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可提升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以倾听技巧为基础的认知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心境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脑出血患者92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倾听技巧为基础的认知疗法。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心境状态[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应对方式(MCMQ)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经Ridit检验可知,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MCMQ量表中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93.48%高于对照组73.91%(P<0.05)。结论 以倾听技巧为基础的认知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可显著强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心境状态与认知功能,还可调节应对方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怀旧治疗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老年MC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4个月的怀旧治疗干预,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价干预效果。结果4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MMSE、MOC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项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OCA、AD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怀旧治疗能改善老年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488例病人。结果显示,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状态量表(MoCA)得分优于对照组[MD=1.78, 95%CI(0.41,3.15), P<0.05],[MD=4.02, 95%CI(1.33,6.70), P<0.05];试验组顺向数字测试(DSF)和逆向数字测试(DSB)得分优于对照组[MD=1.01, 95%CI(0.39,1.64), P<0.05],[MD=0.67, 95%CI(0.16,1.17), P<0.05];试验组延迟回忆得分优于对照组[MD=1.20, 95%CI(1.00,1.39), P<0.05];但对言语流畅性测试(SF)、老年抑郁量表(G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结论 计算机化认知训练能改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 尤其是注意力和短时记忆力以及延迟记忆能力方面,但对言语功能、抑郁状态和ADL改善效果不明显。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董旭  孙洁  李玲 《中国康复》2023,38(8):455-459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60例经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为认知障碍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高低频rTMS,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假刺激。2组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分别评估脑神经营养指标、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MMSE量表及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大峰值流速(MPV)、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血管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MPV、Vm均快于对照组(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困难量表(VD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口腔运送时间(OTT)、软颚上抬时间(SET)均缩短(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高低频rTMS可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认知及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拟观察动态脑电检测α波音乐干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脑电α功率值及认知功能,为探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存在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脑卒中患者6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依据动态脑电图仪测试结果,分为对α波音乐敏感组(22例)和对α波音乐不敏感组(18例)。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促智药物。观察组患者附加α波音乐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播放前2min及播放后2min两个时间段进行脑电α波数据采集。结果:①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脑电α波功率值比较,敏感组干预后测得播放前2min和播放后2min两个时间段的脑电α波功率值高于干预前对应两个时间段测得值(P<0.01);不敏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测得播放后2min时间段脑电α波功率值高于干预前测得值(P<0.01,0.05)。干预后敏感组所测的播放前和播放后2min时间段脑电α波功率值均高于不敏感组和对照组(P<0.05)。②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敏感组干预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Scale,MoCA)总评分、记忆能力、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及计算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不敏感组和对照组(P<0.05,0.01)。不敏感组干预后仅注意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不敏感组注意及计算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波音乐可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脑电α波的功率值及认知功能,尤其是视空间执行力、记忆力、注意及计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