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彭诚  丁莉  罗红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0-1861
研究了堇叶碎米荠不同生长期营养成分、含硒量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31 mg/g、0.57%1、3.42 mg/100 g,硒的含量为200.34μg/g。堇叶碎米荠各营养成分和含硒量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苔期达到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苔期—花期最高;含硒量的变化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苔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堇叶碎米荠的食用历史文献考证、食用安全性的人群调查和堇叶碎米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探究堇叶碎米荠的食用安全性,为堇叶碎米荠食品原料的开发奠定研究基础。结果显示:碎米荠的食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食用人群调查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每天食用200~300 g鲜菜以后,短期和长期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堇叶碎米荠粉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_(50)10 001.52 mg/kg,为实际无毒物质。该研究结果说明堇叶碎米荠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3.
堇叶碎米荠在恩施渔塘坝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诚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12-1412,1431
以恩施渔塘坝堇叶碎米荠的株高和鲜重为基础材料,分析了堇叶碎米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堇叶碎米荠的鲜重、株高差异显著,湿地最适合其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 O.E.Schulz)作为研究材料,以氯化镉(CdCl2)的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处理50 d苗龄的堇叶碎米荠,测定其株高、鲜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当镉盐浓度高于50 mg/L时,镉对堇叶碎米荠的株高和鲜重都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随着镉盐浓度的升高,堇叶碎米荠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和叶绿素a/b下降;随着镉盐浓度的升高,堇叶碎米荠叶片和根系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镉盐浓度为150 mg/L时,各保护酶的活性达到最大。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为资源植物,可作为土壤和水体镉污染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5.
异堇叶碎米荠在食用、环境治理、保健药用等相关领域都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了不同镉处理对异堇叶碎米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促进异堇叶碎米荠的生长,高浓度的镉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恩施碎米荠,大叶碎米荠,华中碎米荠五个种的开发利用现状,建议加大碎米荠属资源的研究深度和市场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硒对富硒植物恩施碎米荠化学成分的影响,考察了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15、30、45、60、75、90mg/L7个浓度的亚硒酸钠1个月后,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0、30、60mg/L处理组进行了总氨基酸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15~75mg/L的硒可以促进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30mg/L时蛋白质含量最高;30~90mg/L的硒可以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60mg/L是最适浓度;15~75mg/L硒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90mg/L硒处理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回升;30和60mg/L的硒处理可以提高总氨基酸的含量,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下降。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恩施渔塘坝地区碎米荠的形态特征与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恩施渔塘坝地区碎米荠存在居群间分化,属堇叶碎米荠;其染色体核型为2n=18=14m+2 sm+2 st,染色体类型为3B。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弯曲碎米荠的耐硒能力,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硒营养液对弯曲碎米荠进行培养,测定可溶性多糖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量、游离氨基酸相对含量以及硒含量。结果表明,10μg/m L硒处理弯曲碎米荠时可溶性多糖相对含量达到8 131.33 mg/g,游离氨基酸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值,为28.15 mg/g;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升高相应地增加;不同硒浓度处理弯曲碎米荠,其叶片中的硒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硒浓度处理弯曲碎米荠植株,当硒浓度为14μg/m L时,弯曲碎米荠根中硒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1 465.61μg/g;硒积累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弯曲碎米荠叶片和根中硒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也相应地增加,且在84~96 h的积累速率最大,分别为9.30、7.62μg/(g·h)。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区碎米荠nrDNA 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与恩施碎米荠存在命名混乱的现象,从植株外部形态来看难以区分。为研究其亲缘关系,分别从4个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不同的居群,进行核糖体基因(nr 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较分析,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有4份材料ITS序列全长均为709 bp,其中来自宜昌长阳和五峰的材料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与来自恩施和壶瓶的序列相比,分别有两个碱基位点不同,4个群体的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可以聚为一支,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为0~0.003,这种差异未超过一个种范围内的变异,初步证明4个不同产地的碎米荠为同一个种,归为堇叶碎米荠。  相似文献   

11.
硒对堇叶碎米荠SOD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诚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02-3502,3504
研究结果表明,在20 ℃条件下,硒浓度≤24.0 mg/L时,SOD、CAT、POD活性变化不大;晒浓度>24.0 mg/L时,POD活性有所升高;硒浓度为30.0 mg/L时,SOD活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4 ℃条件下,SOD、CAT活性较20 ℃时大幅下降;POD活性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8.0 mg/L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常温下适量的硒可提高SOD、POD及CAT的活性,最适处理浓度为18.0~24.0 m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琉球红"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琉球红"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琉球红"杜鹃叶片中3种保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在0、-3和-6℃(T_1、T_2和T_3)低温条件下,处理1、2、3、4、5、6 d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琉球红"杜鹃叶片保护酶CAT、POD和SOD活性先升高,且在低温胁迫4 d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酶活性达到最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在低温胁迫6 d时达到最低,且杜鹃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情况与对照变化较为明显。试验证明"琉球红"杜鹃在-6℃低温胁迫3 d内保持着正常的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3 d后,包括外部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均发生较明显变化。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增强了"琉球红"杜鹃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但是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植物细胞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试验表明,"琉球红"杜鹃能耐受的较低温度为-3℃。[结论]该研究可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琉球红"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野生湖北百合的耐热性,对其设置不同高温(28℃、31℃、34℃、37℃、41℃、43℃)和不同时间(12、24、48、72h)处理,测定各处理对叶片的膜透性、抗氧化物系统保护酶、可溶性物质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MDA含量上升、相对电导率增加,则膜透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呈现升高趋势;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同一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但43℃处理呈持续升高;31℃、34℃和37℃处理不同时间SOD活性呈现下降-升高-下降趋势变化,28℃、40℃和43℃处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MDA含量、POD活性、Pro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是野生湖北百合高温胁迫的主导指标;其次,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是次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望天树的抗寒机理,以2年生望天树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低温胁迫(0、1、2d,以25℃常温培养为对照)下望天树的生理指标和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0℃)胁迫时间的延长,望天树幼苗叶片中保护酶系统(SOD、POD)、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以及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在0℃处理2d时达到最大值,且均>对照;待温度回升到25℃后,望天树幼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以及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均有所下降。表明望天树苗期叶片在0℃低温胁迫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0℃处理2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待温度回升到25℃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表明望天树幼苗在遭受低温胁迫后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 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对黄金香柳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光立  周鑫  潘远志  陈其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62-12064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 cv.‘Revolution Gold’)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金香柳1年生枝为试材,探讨不同温度胁迫(0、-5、-10、-15、-20℃)对黄金香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黄金香柳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降-升-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在-15℃时均达到顶峰。[结论]黄金香柳抗寒能力较弱,0℃低温已明显受害,抗寒极限温度在-15℃左右,在1月气温低于0℃的地区栽植,应采取保护措施,其在我国露地栽培北界应与0℃等温线相近。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紫萼玉簪根系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以及入冬自然降温过程采样的试验,测定2种低温过程中根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低温胁迫试验中,紫萼玉簪根系的MDA质量摩尔浓度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各项指标在0℃胁迫的变化幅度均大于4℃胁迫的。自然降温过程中,SOD活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变化速度较慢。当地温自然降至2~3℃时,三项指标变化趋势均趋于稳定,认为紫萼玉簪根系基本进入越冬休眠的地温温度为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