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复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原材料消耗量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利用平稳小波变换提取历史数据中的多尺度信息,然后与每一个时间点的可观测数据进行合并得到完整的数据集,再划分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带有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和泛化,进而建立软测量模型。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到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装置乙酸消耗的软测量中。通过与极限学习机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多层感知器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以及普通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对PTA生产装置的乙酸消耗量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高产能和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出水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难以实时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和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对出水BOD进行预测。首先,使用基于互信息的方法提取相关特征参量作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入变量;其次,设计一种基于误差校正-敏感度分析的自组织RBF神经网络,使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速度;最后将软测量模型应用于UCI公开数据集及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结构紧凑,训练时间相对较短,预测精度有所提高,能够对出水BOD实现快速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信息和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出水BOD软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静  李萌  乔俊飞 《化工学报》2019,70(2):687-695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出水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难以实时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和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对出水BOD进行预测。首先,使用基于互信息的方法提取相关特征参量作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入变量;其次,设计一种基于误差校正-敏感度分析的自组织RBF神经网络,使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速度;最后将软测量模型应用于UCI公开数据集及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结构紧凑,训练时间相对较短,预测精度有所提高,能够对出水BOD实现快速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4.
袁壮  凌逸群  杨哲  李传坤 《化工学报》2022,73(1):342-351
化工过程中,掌握关键工艺参数的变化趋势对于消除潜在波动、维持工况稳定作用巨大。然而,传统的浅层静态模型很难对非线性和动态性显著的复杂序列数据进行精准预测。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一种深度预测模型TA-ConvBiLSTM,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BiLSTM)集成到统一框架内,使其不仅能在每个时间步上自动挖掘高维变量间的隐含关联,更能横跨所有时间步自适应提取有用的深层时序特征。此外,引入时间注意力(temporal attention, TA)机制,为反映目标变化规律的重要信息增加权重,避免其因输入序列过长、深层特征太多而被掩盖。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国内某延迟焦化装置炉管温度预测的案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马建  邓晓刚  王磊 《化工学报》2018,69(3):1121-1128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已经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支持向量机直接针对原始测量变量建立模型,未能充分挖掘数据的内在特征信息以提高预测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集成支持向量机(DESVM)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BN)来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挖掘,提取出数据的内在特征,然后引入基于Bagging算法的集成学习策略,构建基于深度数据特征的集成支持向量机模型,以提升软测量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通过数值系统和真实工业数据对方法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支持向量机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过程质量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已经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支持向量机直接针对原始测量变量建立模型,未能充分挖掘数据的内在特征信息以提高预测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集成支持向量机(DESVM)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BN)来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挖掘,提取出数据的内在特征,然后引入基于Bagging算法的集成学习策略,构建基于深度数据特征的集成支持向量机模型,以提升软测量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通过数值系统和真实工业数据对方法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支持向量机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过程质量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罗顺桦  王振雷  王昕 《化工学报》2022,73(3):1270-1279
在工业过程中,存在着辅助变量与主导变量数据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协同训练算法是其中一种利用无标签数据中的潜在信息以提升学习性能的模型训练方法。然而目前在协同训练软测量建模过程中,学习器之间存在严重的训练特性交叉重叠的问题,这将导致对主导变量的预测性能衰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二子空间协同训练算法的半监督软测量模型two-subspace co-training KNN(TSCO-KNN)。该模型将二子空间分块算法与协同训练算法相结合,利用辅助变量与主成分子空间PCS和残差子空间RS两个特征子空间的相关性程度,将数据变量拆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学习数据集,进而使用KNN回归器进行协同训练,共同用于对主导变量的预测。最后在乙烯精馏塔塔顶乙烷浓度和TE过程产品浓度软测量中进行仿真研究,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DBN-ELM的聚丙烯熔融指数的软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宇红  狄克松  张姗  尚超  黄德先 《化工学报》2016,67(12):5163-5168
针对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中预测精度不高的缺点,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极限学习机(DBN-ELM)的软测量方法应用到熔融指数的软测量中。与传统深度置信网络(DBN)不同的是,该方法将极限学习机(ELM)算法运用到深度置信网络的训练中。首先用深度置信网络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值分析来提取特征,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极限学习机中进行训练,得到软测量模型。实验验证表明,与支持向量机和单纯的深度置信网络模型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中预测精度不高的缺点,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极限学习机(DBN-ELM)的软测量方法应用到熔融指数的软测量中。与传统深度置信网络(DBN)不同的是,该方法将极限学习机(ELM)算法运用到深度置信网络的训练中。首先用深度置信网络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值分析来提取特征,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极限学习机中进行训练,得到软测量模型。实验验证表明,与支持向量机和单纯的深度置信网络模型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李东  黄道平  刘乙奇 《化工学报》2020,71(5):2128-2138
软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业过程中重要且难以在线测量变量的预测。然而,由于工业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和高昂的数据获取成本,使得建模所需的输入和输出变量数据比例严重不平衡。因此,本文在已有的co-training模型的基础上,将协同训练算法与前馈神经网络(BP)算法相结合,提出了针对非线性问题的co-training BP模型。然而,由于软测量模型应用过程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数据突变、延迟和波动性大等情况,导致模型预测性能的衰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半监督异构的自适应co-training RPLS-RBP模型。一方面,该模型使用奇偶分组的方法将标记数据进行两部分均分。另一方面,递归PLS(RPLS)与递归BP(RBP)同时用于标记数据的建模和预测。为了验证模型的预测性能,所提出模型在一个污水处理的仿真基准平台(BSM1)和一个实际污水厂(UCI)的数据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证据合成的高斯过程回归多模型软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从立  杨铭  刘国海 《化工学报》2015,66(11):4555-4564
针对生物发酵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斯过程回归多模型软测量方法,其中多模型融合策略同时考虑了数据聚类特性和软测量子模型统计特性。首先,对聚类后的各子类建立高斯过程回归子模型;然后,基于聚类隶属度函数和高斯过程回归子模型后验概率分别设计子模型权值,并利用证据合成规则将两类权值进行证据合成得到融合权值;最后,将该融合权值作为加权因子对子模型进行融合。通过青霉素发酵过程仿真数据和红霉素发酵过程工业数据研究表明, 相比单一模型和传统多模型高斯过程回归软测量方法,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小的预测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层智能结构的多模型软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个模型的混合使用可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及鲁棒性的思想,提出一种双层智能结构的非线性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新方法.该方法先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每一子集用网络或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得出子模型,再用模糊聚类后产生的隶属度将各子模型的输出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结果.此算法通过对一个乙烯精馏塔的塔釜乙烯浓度软测量建模的工业实例仿真,证明该算法比其它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泛化结果和预报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Bagging算法的高斯过程集成软测量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茂伟  杨慧中 《化工学报》2016,67(4):1386-1391
为提高对工况复杂的工业过程进行软测量建模的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agging算法的高斯过程集成软测量建模方法。该算法采用高斯过程回归算法建立集成学习模型的基学习器,并在Bagging算法对训练样本重采样生成基学习器训练子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正则化互信息的特征排序指标进行基学习器的输入特征抽取,实现有监督的特征扰动,从而改善学习器的差异度。待测样本进行软测量估计时,根据各高斯过程基学习器输出的方差自适应地选择基学习器进行集成输出。采用工业双酚A生产装置反应器的现场数据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合肥产品中几种养分含量需要同时预报的一类多输入/多输出(MIMO)软测量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建模方法的复合肥养分含量MIMO软测量模型。该混合模型首先对几个不能实时测量的关键辅助变量采用基于限定记忆部分最小二乘算法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建立自适应软测量模型,然后采用简化机理模型实时计算三种养分含量。基于实际工业过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运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可以满足复合肥养分含量在线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特征选择和经贝叶斯优化的LightGBM算法模型对注塑制品的尺寸进行回归预测的方法。首先对注塑数据预处理,计算各特征与待预测注塑制品尺寸的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出与注塑制品尺寸相关性较强的特征,然后使用经贝叶斯优化的LightGBM算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所提出的贝叶斯优化LightGBM算法比其它三种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能准确反映尺寸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过程中一些难以测量的变量,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将灰色模型结合工艺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分析,选择一组辅助过程变量作为灰色模型的输入,利用灰色模型的输出对复杂工业过程中的变量进行预测。采用基于灰色系统的软测量方法对VOD炉终点钢水温度预测的仿真结果表明:预测值的命中率较高,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斯过程及其在软测量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华忠 《化工学报》2007,58(11):2840-2845
结合工业萘初馏塔关键质量指标估计问题,提出了采用高斯过程(GP)建立复杂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将自动相关确定(ARD)原理与GP模型结合进行软测量模型辅助变量选择,通过建立GP软测量模型,同时得到关键质量指标估计值和相应的预测不确定度,有效解决了现有软测量建模方法不能给出估计值的测量不确定度的问题。研究表明,GP软测量模型不仅能自动选择辅助变量,而且还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小的测量不确定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现场对测量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熊伟丽  李妍君 《化工学报》2017,68(3):984-991
随着时间的增加,传统时间差(TD)模型会出现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为了提高TD模型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同时考虑过程的时滞特征,基于一种选择性集成策略,提出一种局部时间差高斯过程回归(LTDGPR)模型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提取出数据库中的时滞动态信息,对建模数据进行重构;然后,采取局部化策略对差分后的重构样本进行统计划分,得到LTDGPR模型集。对于新来的输入样本,选择部分泛化能力强的LTDGPR模型进行集成,估计出含一定时间差的主导变量动态偏移值;最后,基于TD模型思想对当前时刻主导变量值进行在线预测。通过脱丁烷塔过程的数据建模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杨逸俊  王振雷  王昕 《化工学报》2020,71(12):5696-5705
软测量建模能够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在线分析仪表测量滞后大、价格昂贵、维护保养复杂等问题。目前,基于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是软测量建模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在建模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主导变量的采集相对辅助变量要困难得多,由此产生了大量缺失标签的数据。但传统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却忽视了这些无标签数据,只利用少量的有标签数据建模,从而影响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为了解决标签缺失的问题,采用最近邻算法对无标签数据进行伪标记,同时设计了由卷积操作与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结合的网络结构来进一步利用无标签数据,提取不同时刻数据中的动态特征,提高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丙烯精馏塔塔顶丙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处理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标签缺失问题,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间的增加,传统时间差(TD)模型会出现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为了提高TD模型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同时考虑过程的时滞特征,基于一种选择性集成策略,提出一种局部时间差高斯过程回归(LTDGPR)模型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提取出数据库中的时滞动态信息,对建模数据进行重构;然后,采取局部化策略对差分后的重构样本进行统计划分,得到LTDGPR模型集。对于新来的输入样本,选择部分泛化能力强的LTDGPR模型进行集成,估计出含一定时间差的主导变量动态偏移值;最后,基于TD模型思想对当前时刻主导变量值进行在线预测。通过脱丁烷塔过程的数据建模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