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微晶玻璃是制造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重要材料。本文采用熔融水淬法制备了CaO-B2O3-SiO2(CBS)微晶玻璃,重点研究了m(CaO)/m(SiO2)质量比、B2O3含量对CBS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BS微晶玻璃的主要晶相有Ca3Si3O9、Ca2B2O5、CaB2O4、SiO2和Ca2SiO4。随着m(CaO)/m(SiO2)质量比的增加,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先降低后增加;硅灰石相的增多使介电损耗从2.87×10-3降到1.36×10-3,介电损耗随着SiO2、Ca2B...  相似文献   

2.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出了硫元素掺杂的具有473 nm和525 nm双发射的UCr4C4型Rb Na3(Li12Si4O16–ySy):Eu2+窄带蓝光荧光粉,并在UCr4C4结构中实现零热猝灭发光性能,其发光积分强度在250℃下提升至室温的107%。Eu2+离子的格位占据分析及缺陷表征揭示了对应的发光调控和零热猝灭机理。采用阳离子取代策略(Ti4+部分取代Si4+)成功消除了荧光粉位于525 nm的肩带峰,将蓝光色纯度从61.1%提升至83.7%,使Rb Na3(Li12Si3Ti O16–ySy):Eu2+荧光粉有望成为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的蓝色发光候选材料,为UCr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2-B2O3-BaF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2O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d2O3更精确的最佳掺量范围。此外,文中通过改变气氛制备了Gd/Ce/Tb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对比研究了Gd3+和Ce3+对Tb3+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氟氧化物玻璃都呈稳定的玻璃态;Gd3+和Ce3+对Tb3+的发光都具有敏化作用,且Gd2O3掺量为7%(摩尔分数,下同)时敏化效果相较于其他掺量最为显著,超出7%则造成猝灭;Ce2O3<...  相似文献   

4.
Y3Al5O12:Ce3+(YAG:Ce3+)发射谱中红光成分的不足导致了白光LED色温偏高且显色性较差,一种解决方案是引入能发射红光的激活离子与Ce3+共掺杂以使YAG:Ce3+发射谱红移。本工作报道了Ce3+–Eu3+共掺Y3Al5O12(YAG:Ce3+/Eu3+)透明陶瓷的制备、结构和荧光性能。该材料体系在Eu含量高达25%时仍保持纯石榴石相结构,且Eu3+的荧光猝灭浓度高达9%左右,比Pr3+和Sm3+等离子更适合用作YAG的红光发射激活剂。YAG:Ce3+/Eu3+透明陶瓷在蓝光(如442和466 nm)激发下的Ce3+荧光发射随着Eu含量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热分解法制备g-C3N4蓝色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0.92Mo O4:0.08Eu3+(SMO:E)和Sr0.82Mo O4:0.08Eu3+,0.10K+(SMO:EK)红色荧光粉,通过沉淀吸附反应制备了Sr0.82Mo O4:0.08Eu3+,0.10K+@0.013g-C3N4(SMO:EK-CN)复合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猝灭分析对荧光粉进行表征,分别探讨了Eu3+单掺杂和Eu3+、K+共掺杂以及Eu3+、K+、g-C3N4  相似文献   

6.
以高纯度Al2O3、Y2O3、Sm2O3和Ta2O5为原材料,采用高温烧结方法制备了Sm2Y1-xAlxTaO7系列陶瓷材料,对其晶体结构、显微组织、元素组成、热导率和热膨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除Sm2Y0.5Al0.5TaO7具有焦绿石结构之外,其余三种氧化物均具有单一的萤石晶体结构。其块体材料相对致密度均在90%以上,晶界清晰,各元素摩尔比与其化学式基本一致。由于Al3+和Y3+之间较大的离子半径和原子量差别,增大了对声子的散射,其热传导性能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虽然Al2O3含量增加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法制备不同摩尔 Ba、Sr、Ca、Mg 配比的 Ba O–Sr O–Ca O–Mg O–Al2O3–SiO2 (BSCMAS)陶瓷材料,研究多组元陶瓷的制备工艺、显微结构及其抗 CMAS 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控 MgO 的含量,在 1 400 ℃条件下制备了Ba0.3Sr0.3Ca0.35Mg0.05Al2Si2O8 (B0.3S0.3C0.35M0.05AS)单相多组元陶瓷材料。在 1 250、1 300 ℃和 1 350 ℃对 B0.3S0.3C0.35M0.05AS 进行 CMAS 腐蚀实验,相比于 Ba0.5Sr0.5Al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以分析纯化学试剂MgO、CaO、SiO2、Y2O3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添加Y2O3对CaO-MgO-SiO2体系中钙镁橄榄石(CMS)的生成和转化的影响,以及转化生成物Ca4Y6O(SiO4)6的耐火度。结果表明:1)Y2O3的添加不仅能够显著减少CaO-MgO-SiO2体系中低熔点相CMS的生成量,而且能够从CMS中捕获CaO和SiO2使CMS转化为高熔点相Ca4Y6O(SiO4)6、MgO和Y2Si2O7,有利于提高镁质材料的高温性能。2)Ca4Y6O(...  相似文献   

9.
长余辉材料应用广泛,但种类繁多、发光机理难以被普遍阐释。针对发光–余辉性能好的Sr2MgSi2O7:Eu2+,Dy3+硅酸盐长余辉材料,构建Sr2MgSi2O7基质、Eu掺杂及(Eu,Dy)共掺杂Sr2MgSi2O7的分子模型,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从电子结构角度解译电子跃迁俘获路径,并阐释Sr2MgSi2O7:Eu2+,Dy3+的持续发光机理。结果表明:Eu、Dy离子的掺入使Sr2MgSi2O7由间接带隙半导体转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Dy 5d态主要位于Fermi能级与Eu 5d态之间,并与Eu 5d态存在能量重叠,这证实了Dy3+作为电子陷阱的合理性。S...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Sm3+掺杂浓度的Ba3ZnNb2O9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漫反射光谱(DRS)、荧光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结果显示纯样Ba3ZnNb2O9与Ba3ZnNb2O9:Sm3+荧光粉的衍射图完全吻合,表明Sm3+离子的少量引入并未对晶体结构产生影响。漫反射光谱显示样品可以被近紫外光有效激发。发射光谱表明存在基质向Sm3+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Sm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n4+激活的La2MgTi1-xO6:xMn4+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n4+成功进入到La2MgTiO6的晶体结构;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250~550 nm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吸收,在650~750 nm的范围内有较强烈的红光发射,归属于Mn4+离子的2Eg4A2g能级跃迁,在Mn4+浓度为0.008时,发光强度最大;La2MgTi1-xO6:xMn4+红光荧光粉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红色荧光粉应用于植物照明LED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 Al3 +取代 Ga3 +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同构的[由鳞石英结构与 Grossite( Ca Al4O7) 结构共生而成]复合金属氧化 Ca2Pb Ga8 - xAlxO15( x = 0、2、4、6、8) 。基于粉末 X 射线衍射数据的 Rietveld 精修结果表明,Al3 +倾向于占据鳞石英结构层中的金属位置,并使该结构层通过大幅收缩来缓解结构应力,因此 Ca2Pb Ga8 - xAlxO15的晶格出现线性收缩,但未出现较大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王强科  梁玉军  涂东 《硅酸盐学报》2022,(12):3141-3146
Sr3Sn2O7:Sm3+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应力法光材料,但关于Sm3+掺杂量的研究仍然存在缺失。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Sr3–xSn2O7:x Sm3+。在Sr3Sn2O7中掺入少量Sm3+后,样品仍然保持着非中心对称的双钙钛矿结构。样品在受到紫外灯激励或应力施加之后,能展现出稳定的光致发光、长余辉和应力发光性能,且这三者的光谱显示出一致性。应力发光来源于Sm3+4G5/2激发态向6HJ (J=5/2,7/2,9/2)基态的电子跃迁。通过调控x值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优化,在x=0.020时性能最好。Sm3+掺杂量的变化对应力发光性能的影响,既对现有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补充,同时...  相似文献   

14.
冯晨 《山东化工》2023,(4):32-34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350℃下煅烧6 h合成了LGSO:0.04Bi3+,xDy3+(x=0.1,0.15,0.2,0.3)荧光粉。荧光粉样品为磷灰石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空间群结构。LGSO:0.04Bi3+,0.15Dy3+具有多个激发带,和两个发射带,峰值分别位于487 nm和576 nm左右,归因于Bi3+:1S03P1跃迁和Dy3+:4F9/26H13/2橙黄色发光。CIE坐标在(0.334 5, 0.365 8)达到一个白光区域。综上所述,LGSO:Bi3+与Dy3+荧光粉在紫外激发白光LED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蓝光激光+无机荧光体”的方式产生白光是当前激光照明的主流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但现有的无机荧光体光谱中缺乏青绿光和红光成分,导致激光照明的显色指数偏低。本工作通过引入电荷补偿剂Na+的方式,制备出高效的蓝绿色Ca3Sc2Si3O12:Ce3+,Na+荧光粉,其内/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86%和55%;然后结合商用CaAlSiN3:Eu2+红粉,以二氧化硅溶胶为无机黏结剂,在蓝宝石衬底上低温制备出高效的复合荧光膜。该荧光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00℃时其荧光强度仍保持在常温下的84%;荧光膜中绿光、黄光、红光成分均匀分布,其半高宽达176 nm;在蓝光激光激发下产生647 lm的白光,光效122 lm/W,光源的显色指数88。这些结果表明荧光粉/SiO2复合荧光膜在高显色激光照明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2LaZrO5.5:Eu3+荧光粉,探讨溶液的pH值、焙烧温度和掺杂Eu3+的量对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的影响。证实了当pH=3、焙烧温度为800℃时Ba2LaZrO5.5:21%Eu3+荧光粉为立方体钙钛矿结构;在280nm激发下基质Ba2LaZrO5.5在468nm处有较强的蓝光发射,而Ba2LaZrO5.5:21%Eu3+荧光粉在612nm处有Eu3+的红光发射峰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以Al4SiC4为原料、Y2O3为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制备Y3Al5O12–Al4Si C4复合耐火材料,研究Y2O3添加量[0~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FT模拟计算Y3+对Al4Si C4不同晶面表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Y2O3与Al4SiC4表面固有氧化层形成共晶液相,在复合材料晶界处生成Y3Al5O12和少量Y2SiO5。Y2O3的添加促使Al4Si C4...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了SrWO4:Sm3+红色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荧光光谱仪(PL)对产物的物相结构、表现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m3+的掺杂均没有改变SrWO4的晶体结构并成功掺入,所制备的SrWO4:Sm3+荧光粉颗粒为微米级,该荧光粉能够被403 nm激发,在红光区域有较好的发射,SrWO4:0.07Sm3+荧光粉性能最好,色坐标位于(0.600 9,0.394 7),荧光粉均可发射出纯净度高、饱和度较高的红光。微波快速条件下制备得到的SrWO4:Sm3+有望作为红色荧光粉应用于白光LED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传统芬顿体系中加入Cu2+、Co2+,研究Cu2+/Co2+/Fe2+/H2O2、Cu2+/Fe2+/H2O2、Co2+/Fe2+/H2O2和Fe2+/H2O2四种芬顿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发现当初始pH分别为2、3、4、5、6时,各体系去除CODCr的效果排序为Cu2+/Co2+/Fe2+/H2O2>Cu2+/Fe2+/H2O2>Co2+/Fe2...  相似文献   

20.
Ca2Mg2Al28O46 (C2M2A14)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使用性能,为了将这类耐火材料应用在高温窑炉,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烧结法合成了三元化合物C2M2A14,研究了烧成温度及添加1%(质量分数) Fe2O3对试样相组成演变与组构及其致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2M2A14在1 650℃由六铝酸钙(CA6)与尖晶石反应生成,在1 750℃大量生成,随着六方板状CA6转化为多面体C2M2A14和低共熔液相的出现,致密化进程加快。加入Fe2O3后,由原来(1,1,15)晶面择优取向的六方板状晶体转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