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骨龄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骨龄的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698名6~14岁儿童手腕部骨密度和采用TW2法对左手腕骨平片计算儿童骨龄。结果:6~14岁儿童骨龄与骨密度、年龄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对儿童进行骨密度的测量可以初步预算儿童骨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测定48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的身高、骨龄、身高增长速率、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steocalci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1,25-(OH)_2D_3],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r-h GH治疗后6、12个月时GHD儿童身高增长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血清BAP、Osteocalcin、IGF-1、IGFBP-3、1,25-(OH)_2D_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结论 GHD儿童体内骨代谢水平明显降低,GH替代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IGF-1、IGFBP-3、身高、骨代谢指标、骨代谢调节激素1,25-(OH)_2D_3明显增高,GH替代治疗可促进GHD儿童身高增长及骨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尽早对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1名6~14岁儿童摄左腕正位片进行骨龄测定以评价骨发育情况.结果 骨发育评价为极早、早、较早的女孩多于男孩,骨发育评价为较晚、晚、极晚的男孩多于女孩.对骨发育评价异常的儿童进一步检查可早期发现临床发育异常性疾病.结论 骨龄是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骨龄测定能评价男女儿童的骨发育情况,能早期发现有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对治疗及监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骨龄是评价儿童骨发育的指标,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为了解和比较农村非缺碘地区、碘盐防治碘缺乏病(IDD)轻病区和未补碘IDD轻病区同时期出生儿童骨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我们于2001年对辽宁省部分农村地区儿童进行了手腕骨X线拍片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在儿童骨龄影像诊断的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方法:介绍并分析了几种传统的基于图像关键特征的骨龄测定方法,通过跟踪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儿童骨龄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结合最新的骨龄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在两所儿童医院的落地实施情况,对比分析了人工智能辅助阅片的性能和效率优势,探讨了人工智能辅助医学影像诊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人工智能阅片相较人工阅片,在效率和准确率上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的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医生和AI协作阅片将成为影像医生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3~12岁儿童体成分构成现状,探索不同体成分对骨龄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保科进行体格测量、人体成分分析、骨龄评价的1 351例3~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况研究。结果 1 351例儿童中,男童748例,女童603例,性别比例为1.24∶1。矮身材、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别为17.25%,12.95%、11.18%和7.62%。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骨龄均低于实际年龄,骨龄落后比例为4.66%,偏落后的比例为18.65%;体成分含量不足主要体现在骨骼肌(44.19%)、骨矿物质(37.38%)和无机盐(37.16%),含量过量主要体现在脂肪 (23.24%)。上肢皮下脂肪厚度、身体脂肪含量、体重和体质指数等指标是儿童骨龄超前发育的促进因素,下肢皮下脂肪厚度、身体骨骼肌和骨矿物质含量等指标是儿童骨龄超前发育的抑制因素。结论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体重增加(尤其脂肪含量增加),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可有效延缓儿童骨龄发育,使儿童获得更高的终身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矮小儿童的骨龄、骨密度值与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咨询与治疗的64例矮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以及体重等一般资料,同时检测入组儿童的超声骨密度,并通过腕骨平片评估其骨龄,分析不同骨龄、骨密度值与年龄、身高、体重的关系。结果入组儿童的实际年龄与骨密度、骨龄呈正相关(男童r=0.658、0.919,女童r=0.641、0.906);入组儿童的身高与骨密度、骨龄呈正相关(男童r=0.561、0.326,女童r=0.586、0.349);入组儿童的体重与骨密度、骨龄呈正相关(男童r=0.340、0.314,女童r=0.395、0.282)。结论矮小儿童的骨龄、骨密度值与其年龄、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关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利用骨龄及骨密度进行指导,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可以为矮小儿童的评估和预测提供更加科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特发性身材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以及ISS儿童IGF-1与骨代谢指标、骨龄/年龄比值(BA/CA)和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7例ISS儿童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GF-1、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OC)、Ⅰ型胶原蛋白羧基末端前肽链(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比较两组水平差异;对IGF-1与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龄/年龄比值(BA/CB)和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SS组血清IGF-1、OC、PICP、ICT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SS组IGF-1分别与OC、PICP、ICTP、BA/CA、HtsDs呈正相关(P<0.05).[结论]ISS儿童骨转换水平明显降低,IGF-1水平降低与ISS儿童骨转换及骨形态学改变显著相关,应警惕ISS患者成年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骨龄可用来评价儿童的骨发育程度,也是衡量儿童生物年龄的客观指标。骨龄在儿童保健领域应用极其广泛,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时,可根据骨龄来评价和分析儿童体格生长是否与生物年龄一致,早期发现生长偏离,尤其是线性生长异常。骨龄还可以预示儿童青春期发育情况,可对剩余身高生长潜能进行早期评估,是国际通用的预测成年身高的唯一客观指标。骨龄评价是儿童疾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辅助手段,普遍应用的特发性矮身高儿童的诊断依据中,骨龄延迟是其中重要的表现和诊断依据之一。生长激素缺乏儿童通常表现为骨龄异常延迟,骨龄变化是生长激素治疗效果的重要监测指标。甲状腺功能异常通常也表现为骨龄的异常提前或落后。骨龄异常提前于生活年龄,也是性早熟的重要诊断指标。在儿童保健领域使用骨龄时,应考虑靶身高、种族特点、营养状况的长期趋势、不同评价方法间的差异等因素,合理和客观地使用这一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文革 《家庭医学》2006,(16):11-12
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作用,又有不良副反应的有害作用。儿童因其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毒副作用耐受差.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此,家长有必要了解基本的儿童安全用药常识。由于儿科疾病大多危重多变.要求用药准确、剂量恰当。故在儿童生病时.一般应到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医生会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法,并计算给药剂量。家长切忌不遵医嘱.自作主张.贻误病情。当儿童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家接受药物治疗时,家长适当掌握常用药的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症,以及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和用药方法.可对儿童安全用药产生较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钙在人体一生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及牙齿的重要元素,占人体骨骼成分的99%。缺钙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如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骨钙化不良,佝偻病,牙齿发育不良等。通过发钙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机体内钙元素的营养代谢状况。笔者对太原市0~8岁1306例健康儿童发钙含量进行测定,用SAS统计软件进行了数理统计,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龄测定在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相关疾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8名5~17岁儿童进行骨龄测定、成年身高预测及遗传高度范围确定。结果:女孩骨龄提前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孩,骨龄落后发生率明显低于男孩;高身材儿童骨龄大于年龄,矮身材儿童骨龄小于年龄;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是儿童矮小的首要原因,10.53%的矮身材儿童成年身高预测低于正常及遗传高度范围。结论:骨龄是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状况,对准确评价个体儿童的成熟程度和发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的研究已由单纯的骨龄研究趋向包括骨皮质在内的较全面的骨发育研究,本文将国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骨龄的研究骨龄的评价方法国际上通用的有3种,即图谱法、重点标志观察法和记分法。70年代前国内制成图谱性的骨龄,近年来山西、哈尔滨、山东、北京等地相继制订了本地区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7~8岁青春期前儿童的体重、体成分和骨龄情况,探讨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与骨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格检查、人体成分分析及骨龄评定的92例7~8岁青春期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骨龄、体质指数及体脂百分比的差异。结果肥胖组骨龄超前者19例(35.2%),对照组骨龄超前者5例(13.2%),两组骨龄超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P=0.018)。经Person相关分析,7~8岁青春期前儿童骨龄与体质指数和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r=0.491、P0.05,r=0.401、P0.05)。结论肥胖儿童容易出现骨龄超前。建议肥胖儿童除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监测骨龄及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5.
研究儿童少年的骨发育对评价其生长发育水平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骨龄的研究较多,并屡见报道。然而,对决定骨骼形态特点和机能水平的骨皮质发育关注较少。为全面研究儿童少年的骨发育,进一步探讨骨皮质发育规律及与其他指标的内在联系,作者对1984年骨龄研究中调查的1,046名7~17岁学生,进行了骨皮质发育状况的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目前沈阳市入托儿童骨钙含量状况。方法对近1年来沈阳市803例入托儿童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骨钙含量。结果入托儿童中,以轻度骨矿物质减少为主,约占2/3;骨密度正常者较中度缺乏者稍多;无重度骨量减少儿童。结论沈阳市入托儿童骨钙含量以轻度缺乏为主,应加强儿童保健管理,积极作好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正药物治疗是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为关键的部分。从治疗的时间上来说,SLE像大家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一样,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从疾病的凶险程度上来说,SLE的变化更快,涉及全身多个系统损害。在疾病的活动期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甚至需要特殊药物及特殊治疗方式;缓解期药物可以逐渐减量。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该病是有痊愈希望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儿童SLE的常用治疗药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体格生长监测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身高和体重在各个年龄段应有不同的监测频率,监测时应强调测量的准确性,采用我国儿童体格生长标准评价我国0~18岁儿童较为准确和客观,评价内容应包括年龄的身高、未来身高预测、靶身高评价、生长速率评价、匀称度评价和骨龄评价。身高保健是儿童保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可根据年龄的身高水平、年龄和骨龄的关系、骨龄和身高生长速率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身高生长偏离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排除疾病因素、针对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环境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人体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除可增加个体身高外,还有广泛的代谢调节作用,可促进骨生长、蛋白质合成及脂肪降解,并可改善脑功能及增强心肌功能等。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很复杂,除家族遗传因素外,还与遗传性疾病、慢性系统性疾病、宫内发育迟缓、营养缺乏及内分泌异常等相关。若采用药物干预治疗,须全面检查、充分评估患儿年龄、骨龄及营养状况等。增高药物中若添加雄性激素或其他具有部分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成分,如精氨酸、左旋多巴、可乐定等,或仅添加一些营养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骨龄与生长发育成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56例ADHD患儿为病例组;另根据性别与年龄,按1∶2匹配,选取同期来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DSM-IV)排除ADHD等精神障碍性疾病。测量入选对象的身高与体重,同时采用数字化摄影仪拍摄儿童左手腕正位X线片,使用中国人手腕部骨发育评价标准评价两组儿童手腕骨龄片,观察两组实足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与骨龄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病例组儿童身高低于对照组,体重、BMI及骨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HD患儿骨龄与其本身身高、体重、BMI及实足年龄存在高度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ADHD患儿的骨龄提前于实足年龄,BMI高于对照组,其生长发育滞后于正常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