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4种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并测量其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目前4种较常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在相同温度、转速、时间条件下对蜜环菌进行液体发酵,制备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 4种配方菌丝生物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配方1菌丝生物量最高,为1.21 g/L,显著高于其余3种配方(P<0.01, P<0.001)。4种配方菌丝提取物总黄酮、总三萜、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均为配方2最高且显著高于子实体(P<0.001,P<0.01);发酵液提取物主要活性物质含量,配方4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配方2总三萜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子实体(P<0.01, P<0.001)。抗氧化能力方面,配方1菌丝提取物·OH清除率及总还原力最高;配方4发酵液提取物总还原能力表现最佳,且抗氧化能力表现更为稳定。结论 针对不同目标产物筛选出了具体的最佳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对后续蜜环菌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意义,也为今后蜜环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蜜环菌子实体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固比三个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实验,运用JMP7.0.2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建立蜜环菌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修正后为液固比10∶1,超声温度77℃,超声时间22min,在此条件下蜜环菌子实体多糖提取率的预测值是7.0466%,实际验证值为7.0041%。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分析榛蘑与菌丝体中化合物差异,本研究以东北野生榛蘑子实体和液态菌丝体为研究对象,探究蜜环菌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中化合物进行分析。方法:以提取物得率和蜜环菌素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辅助石油醚进行萃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对液态菌丝体和榛蘑子实体中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时间20 min,溶剂回流时间50 min,在该条件下液态菌丝体提取物得率为26.8%,蜜环菌素含量为0.74 mg/g;液态菌丝体和榛蘑子实体中化合物分别为305和592个。解析出16种蜜环菌素类和5种疑似蜜环菌素碎片物质,其中菌丝体中含有15种蜜环菌素和3种碎片,总含量分别为2.551和0.588 μg/mL;子实体中含有7种蜜环菌素和4种碎片,总含量分别为2.413和2.124 μg/mL。两者同有组分有6种蜜环菌素和2种碎片;液态菌丝体独有9种蜜环菌素和1种碎片为:10-dehydroxymelleoloede、蜜环菌辛素、Arnamiol、蜜环菌壬素、A52a、4-dehydroxyarmillarin、蜜环菌丙素、(4R,5S,7R,9S,13R)-2’,5-epoxy-4-dehydroxyarmillarin、4’-demethoxyarmillaribin以及碎片C;榛蘑子实体独有1种蜜环菌素和2种碎片为:Melledonal以及碎片D和E。结论:液态菌丝体蜜环菌素类化合物多于子实体中,为开发辅助功能食品及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硒浓度对蜜环菌进行了补硒培养,研究了硒对蜜环菌生长、蜜环菌多糖产率的影响以及蜜环菌对硒的积累。结果表明:浓度为10mg/L以下的硒能够促进蜜环菌的生长,超过该浓度之后,硒对蜜环菌的生长产生阻碍;在所设计的浓度范围内,硒能够促进蜜环菌胞内外多糖的合成和分泌。蜜环菌胞内外多糖中硒质量分数都随着硒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硒积累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胞内多糖的硒积累量在硒处理浓度为10mg/L时后趋于稳定;胞外多糖硒积累量在硒处理浓度超过5mg/L后仍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药渣培养灵芝菌及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体发酵技术,利用中药渣栽培灵芝菌。研究了灵芝菌最适的发酵条件、子实体生长条件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灵芝多糖及灵芝三萜化合物)和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菌固体发酵最适温度为26~28℃,培养基含水量55%~60%,pH5.0~6.0,氧气充足,无需光照;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5~30℃,空气湿度90%左右,pH4.0~6.0,氧气充足,需要光照。灵芝酸多糖含量:韩芝3.35%、赤芝3.11%,甜芝4.03%。甜芝子实体中灵芝三萜含量为1.13%;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光质、不同光照条件下,红平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表明:黑暗条件有利于红平菇菌丝体的生长;白光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好、子实体数目多、成菇率高、外观整齐一致、颜色鲜艳,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价值;红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优的光照条件是40W散射白光、每天光照8h左右,光照强度为1020Lux。  相似文献   

7.
以蜜环菌Am-07-22 为发酵菌株,以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的影响,并研究蜜环菌Am-07-22 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不同比例混合物的毒素降解效果及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蜜环菌降解玉米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 ℃、料液比1∶1.5(g/mL)、接种量10%,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3.63%,蜜环菌降解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 ℃、料液比1∶2(g/mL)、接种量12.5%,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6.60%。蜜环菌Am-07-22 固态发酵不同质量比的玉米皮、玉米黄粉(1∶1、1∶2、2∶1)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分别为95.93%、96.62% 和96.97%,质量比为2∶1 的玉米皮、玉米黄粉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提高,分别提高91% 和52%。蜜环菌Am-07-22 不仅对玉米加工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同时提高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由松乳菇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得到纯化菌丝体,对其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条件是PDA培养基、温度28℃、培养基pH5、无光照培养。研究发现添加马尾松不同组织的提取液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蜜环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液体培养法和活菌计数法,研究了蜜环菌菌索提取液对常见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MIC值,蜜环菌的抑菌能力依次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15%的蜜环菌浸提液可抑制细菌生长,高于20%的蜜环菌浸提液可对霉菌和酵母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佳营养条件和最适环境条件及人工培养子实体使用固体培养料的最适配方。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 H、装液量对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以子实体生物学效率为指标判断不同配方固体培养料对人工培养子实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为最优碳源,蛋白胨为最优氮源,供试无机盐硫酸锰、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钾对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适培养温度为30℃,发酵液最优的p H为7,最适的装液量为50 m L/250 m L;用68%木屑加30%麸皮的固体配方为薛凡尼氏炭角菌子实体培养的最优配方,生物学效率达到8.14%(w/w,dry)。结论:此法适用于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的液体培养,并首次人工培养出薛凡尼氏炭角菌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