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角形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00~2007年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血选择子宫切除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腹次全子宫切除组为对照组,三角形子宫切除组为试验组,对两组术后3个月、1年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角形子宫切除组血清INHB、E2、FSH、LH水平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全子宫切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血清E2、FSH、LH水平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而血清INHB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1年血清INHB、E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FSH、L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角形子宫切除术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2.
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2种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栓塞组)和子宫切除术组(切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中生殖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监测卵巢排卵功能,比较每组之间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栓塞组FSH、LH、E2水平与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术后FSH、LH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1),E2水平较术前降低(P<0.001);栓塞组术后FSH、LH及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明显,子宫动脉栓塞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介岩  张为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46-1449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绝经过渡期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44例绝经过渡期女性因子宫肌瘤行不同术式治疗的患者,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血E2、P、T、FSH、LH、PRL激素水平;回顾性研究术后1年内更年期症状。更年期症状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全子宫切除组、次全子宫切除组在40~44岁年龄段术后3个月E2下降,FSH上升,与术前和肌瘤剔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6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和肌瘤剔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潮热症状和总体更年期症状与肌瘤剔除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全子宫切除组、次全子宫切除组在45~50岁年龄段各激素水平在术后3个月与术前和肌瘤剔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6个月E2下降,FSH上升,与术前和术后3个月及肌瘤剔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潮热症状和总体更年期症状差异无显著性。全子宫切除组、次全子宫切除组比肌瘤剔除组、对照组更年期症状出现率高。结论:子宫切除术在45~50岁年龄段术后6个月对卵巢功能有影响,使之提早衰退。绝经过渡期体内性激素水平波动变化、更年期症状与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不同步,卵巢衰退的诊断应根据多方面表现综合判断。子宫切除后增加了更年期症状出现比率。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龙世娟 《现代医院》2007,7(3):12-1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3组,Ⅰ组60例(34~40岁),行次全子宫切除;Ⅱ组60例(34~40岁),行全子宫切除;Ⅲ组80例(40~42岁)行全子宫切除。同时选择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的共140例,术后3~12个月各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术后24个月Ⅰ组与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Ⅲ组E2、FSH水平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III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患者的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Ⅱ组血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2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而40~42岁者术后2年卵巢功能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子宫肌瘤患者全切或次全切除子宫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Ⅰ组22例(34~40岁);Ⅱ组38例(40~50岁),均行次全子宫或全子宫切除。另同时选择行子宫肌瘤剥出术37~48岁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6~24月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结果:按要求完成6~24个月随访的共74例,术后6~12个月Ⅰ组E2与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Ⅱ组E2与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有差异。术后12~24个月时Ⅰ组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相比均有差异(P0.05),Ⅱ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患者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组血E2、FSH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病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1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一年后卵巢功能就有改变;40岁者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就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情况,对慎重切除子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单纯子宫切除的患者,按术后随访年限随机分3组.术后1年为Ⅰ组,术后1~3年为Ⅱ组,术后3年以上为Ⅲ组.每组各20例,均于术前月经第3天检测1次6项生殖激素作为术前激素水平基础值,与术后1年内、1~3年、3年以上检测6项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年内FSH、LH水平升高,E2、P、T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3年内,FSH、LH水平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3年以上,FSH、LH水平升高更加明显,E2水平下降急剧,明显低于术前激素水平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卵巢血运,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提前进入更年期,所以对子宫切除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近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alIntrafascialSupracervicalHysterectomy,CISH)对女性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子宫切除的最佳术式。方法:选择49岁以下因良性疾病需行单纯子宫切除的非绝经妇女43例(CISH组),并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单纯开腹子宫切除术且条件相似的患者(AH组)43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对阴道长度、术后性生活及大小便情况进行随访。结果:CISH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优于AH组,CISH术对患者膀胱功能无不良影响,对直肠功能影响较小,与AH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ISH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病率低(P<0.05)。结论:CISH对女性近期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其治疗效果优于AH,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及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患者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分别行FSH、LH、E2测定.结果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的FSH、LH明显升高,E2降低,宫腔镜电切术组术后1个月FSH、LH及E2的变化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半年、1年FSH、LH及E2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有显著影响,宫腔镜电切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詹亚茜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611-3612
目的:探讨三种子宫切除术对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组(甲组),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组(乙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丙组),3组均保留双侧卵巢,分别在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卵泡早期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调查性生活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半年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组手术对性生活影响小。结论:三种子宫切除术后均影响卵巢功能;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的影响较小;术后需检测性激素水平,适时激素替代治疗;慎重对待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0.
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捷  赵淑华  田雪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49-395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保留双侧卵巢者(Ⅰ组)及保留单侧卵巢或部分卵巢者(Ⅱ组),分别在术前、术后2年进行调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选取同期每年例行一次体检的妇女20例(对照组)。结果:术后2年更年期症状出现的比率,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3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2年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保留卵巢的血供,使保留卵巢的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1.
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切除前后卵巢血供的变化,在血液动力学水平上了解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全切35例,子宫次全切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2年测定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根据E2术后2年变化情况,将其作为卵巢功能是否减退的依据。将50例病人分为2组:卵巢功能无减退组(Ⅰ组)16人,卵巢功能减退组(Ⅱ组)34人。结果:对手术前两组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各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发现,仅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Ⅰ组(0·55±0·14)m/s,Ⅱ组(0·45±0·12)m/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的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RI、PI值升高,两组间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内手术前后卵巢动脉各参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两组间E2[Ⅰ组(75·43±37·11)pg/ml,Ⅱ组(197·85±112·46)pg/ml]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对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卵巢动脉的各血流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切除可导致术后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RI、PI值升高;术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低、E2水平高的患者(Ⅱ组)术后卵巢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高、E2水平低的患者(Ⅰ组)术后2年内卵巢功能不受影响。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动脉卵巢支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并参考血清雌二醇水平对预测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影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未绝经的子宫良性疾病并需行子宫切除术的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性激素水平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27和3.11,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0.95、0.67、-0.33,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FSH、LH、E2、P水平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8、-0.21、1.65、0.20,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不会增加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对年轻患者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年龄≤40岁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35岁组(30例)和≥35岁组(20例),实施UAE后完成24—36个月的临床症状、生殖内分泌指标以及妊娠情况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UAE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UAE前后相同时间点血清FSH、LH和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量、月经期天数在UAE后各时间点均较UAE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月经周期在UAE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月经周期在UAE后3—6个月与UAE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E后12个月和24~36个月与UAE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中有2例出现继发性闭经;≥35岁组中有3例出现继发性闭经,1例UAE后37个月(42岁时)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血清FSH、LH水平均明显升高。妊娠情况:〈35岁组术后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47%(14/30)和30%(9/30),≥35岁组分别为45%(9/20)和20%(4/20)。结论子宫肌瘤年轻患者行UAE治疗后,有短暂性继发性闭经的现象,未发现卵巢早衰或绝经情况,对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情况 ,对慎重切除子宫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6 0例单纯子宫切除的患者 ,按术后随访年限随机分 3组。术后 1年为 组 ,术后 1~ 3年为 组 ,术后 3年以上为 组。每组各 2 0例 ,均于术前月经第 3天检测 1次 6项生殖激素作为术前激素水平基础值 ,与术后 1年内、 1~ 3年、 3年以上检测 6项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年内 FSH、L H水平升高 ,E2 、P、T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5 )。术后 1~ 3年内 ,FSH、L H水平明显升高 ,E2 水平明显下降 ,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1)。术后 3年以上 ,FSH、L H水平升高更加明显 ,E2 水平下降急剧 ,明显低于术前激素水平值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0 1)。结论 :子宫切除术影响卵巢血运 ,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提前进入更年期 ,所以对子宫切除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对年轻患者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年龄≤40岁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35岁组(30例)和≥35岁组(20例),实施UAE后完成24~36个月的临床症状、生殖内分泌指标以及妊娠情况的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UAE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UAE前后相同时间点血清FSH、LH和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量、月经期天数在UAE后各时间点均较UAE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月经周期在UAE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月经周期在UAE后3~6个月与UAE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E后12个月和24~36个月与UAE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中有2例出现继发性闭经;≥35岁组中有3例出现继发性闭经,1例UAE后37个月(42岁时)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血清FSH、LH水平均明显升高.妊娠情况:<35岁组术后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47%(14/30)和30%(9/30),≥35岁组分别为45%(9/20)和20%(4/20).结论 子宫肌瘤年轻患者行UAE治疗后,有短暂性继发性闭经的现象,未发现卵巢早衰或绝经情况,对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情况。方法:选择230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120例和开腹组110例,分别检测术前24h、术后48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值,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及术后发生DVT的情况。结果:术后PT、APTT、TT、FIB及PL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两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DVT发生率为5.0%,开腹组DVT发生率为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后血液粘稠度均增加,两种术式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明显不同,但腹腔镜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IFU组(n=30,HIFU治疗),肌瘤剔除组(n=30,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组(n=30,全子宫切除术).测定并分析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变化(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肌瘤类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HIFU组和肌瘤剔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清FSH,LH,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FSH,LH明显升高,E2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与全子宫切除组术后6个月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血清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对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测定手术前后血癌抗原(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术后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手术前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结论该阻断术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对性激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郑丽萍  段欣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884-188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原位保留双侧卵巢或行侧面卵巢移位术(LOT)]后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45岁、病灶<2 cm、FIGO分期为IA2~IB1、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27例宫颈鳞癌患者,其中手术时行LOT的23例,卵巢原位保留的4例,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女性激素水平。结果:LOT后未放疗组16例患者术后6个月FSH、LH、E2水平及Kupperman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T后放疗组7例患者术后6个月FSH、LH水平、Kupperman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T后放疗组FSH、LH、Kupperman评分高于未放疗组(P<0.05),低于原位保留放疗组4例(P<0.05);LOT的手术年龄在40~45岁的9例患者中,卵巢功能正常3例,卵巢功能减退6例;<40岁的患者14例中,卵巢功能正常10例,卵巢功能减退4例。两组均无卵巢功能丧失,两组间卵巢功能正常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轻宫颈鳞癌患者行宫颈癌手术并LOT时,术后如果不行放疗,卵巢内分泌功能保留良好;放疗对宫颈癌手术时移位的卵巢有一定影响,并不能完全避开放射线的照射,但卵巢移位对宫颈癌手术后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手术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仍然可以从LOT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