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生产执行系统(MES)系统在煤炭行业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某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实施生产执行系统的重点和收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振峰 《煤》2019,(2):28-29
同煤集团云冈矿为高瓦斯矿井,开采的12号煤层属于容易自燃煤层,8615工作面共有五条巷道,为四进一回通风系统,在回采过程中遇断层群,推进缓慢,为防止自燃,决定开掘二切巷。为保证工作面的顺利准备与开采,重新构建、调整了工作面通风系统,保障了工作面设备的顺利运输,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司家营铁矿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对破碎、磨矿分级、浮选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概述,并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现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自动化系统检测参数全面、技术先进、操作方便,不仅实现了优化控制,而且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实验教学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对外培训的需要,模拟煤矿井下的实际环境,设计开发了煤矿安全监控实验教学系统,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培训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常村煤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DCS控制系统对常村煤矿选煤厂原PLC系统进行了改造。文章介绍了DCS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此次DCS系统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大型集散系统在尖山铁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太钢尖山铁矿选厂自动化的构成、系统使用并通过比较及技术论证,说明选矿厂使用集散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分析了智能建筑中空调的工作原理,指出在智能建筑中的各种空调方式,并探讨和分析了智能建筑空调系统在控制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系统功能、系统特点,以及改造后应用效果。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降低了维修费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煤机组属井下移动式设备,受井下作业条件的制约,结构紧凑,且大负荷连续性生产,故障率高.液压故障具有隐蔽性和可变性,难以检测和诊断,因此对液压故障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芦岭煤矿原煤生产系统现有的种种问题,强调CAN总线在系统结构、保护功能、安全性能、数据处理、劳动效率等方面的长足优势,应用CAN总线后:赶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辰宇 《中州煤炭》2022,(11):220-225
以提升矿井开采工作面安全性为目的,设计于5G通信技术的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监测系统。利用矿井开采工作面传感器采集其环境数据,利用定位基站获取相关位置数据,通过5G无线网络将环境数据经由协调器、交换机传输到服务器内;利用驱动程序启动工作面环境监测模型,输出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监测结果,并将该结果发送到显示器内,实现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访问用户较多时,其反应时间仅为900 ms,具备较好的抗压性;在监测数据量为8 000个时,其监测结果Loss值仅为0.17,监测结果精度高;可有效监测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温度并呈现给用户,应用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和三聚氰胺减水剂,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减水剂及添加量对充填料浆塌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将测得的塌落度值与Murate模型理论相结合,计算料浆屈服应力。结果表明:当加入0.05%的聚羧酸减水剂,料浆的屈服应力从接近400 Pa降为小于60 Pa,有利于管道输送,继续增加聚羧酸减水剂为0.2%时,料浆开始发生离析;加入萘系减水剂的料浆,当添加量为0.5%时,料浆的屈服应力小于60 Pa,流动性达到最优,继续加入萘系减水剂对充填体强度带来负面影响。加入三聚氰胺减水剂的充填料浆,减水剂的最优添加量为0.5%,小于0.5%时,无法满足自流输送的要求,大于0.5%时,将影响高质量料浆的形成。综合三者的屈服应力及经济成本分析,聚羧酸减水剂的使用效果要优于萘系减水剂及三聚氰胺减水剂,更有利于改善料浆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MFC中添加ADO对象,生成可供UG调用的动态链接库的方法,实现UG与SQL数据库的连接,解决了如何在UG中快速、高效地实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问题。给出了利用ADO访问数据库的实现方案,并详细阐述了ADO连接数据库的整个过程。通过采煤机常用参数查询系统实例验证了使用ADO技术在UG中访问数据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矿房间矿柱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文武  徐国元  马长年 《金属矿山》2007,37(9):39-41,45
为了便于分析,对矿房矿柱系统进行了简化,简化后变为固支梁-矿柱力学系统,同时建立了它们的力学模型。根据力学系统的本构关系,确立了尖点突变理论模型。通过分析表明矿柱失稳只跟矿房矿柱自身的内部条件有关,而与外界的作用无关。同时还研究了矿柱突跳失稳的释能机制,研究表明,失稳所释放的能量也仅跟矿房矿柱系统自身有关。最终得出结论,合理优化矿房矿柱自身系统的力学-几何特性参数,破坏产生矿柱突变失稳的充要条件,是控制矿柱稳定性、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料的性质,提出了合理的冷压成型工艺;并使用正交实验方法研制了ZJ型复合粘结剂及其粘结机理。文中测试了电石复合球团的物理性能,设计研究了不同焦粉掺量和不同碳素原料对比电阻影响的高温比电阻仪。通过现场设备条件进行了工业性中试,并对该材料进行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计算机矿床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是根据剖面钻孔数据资料,在剖面上人工对矿体进行圈定线圈,再在三维空间将各剖面连接成线框(Wireframe),形成三维封闭的矿体[2].对于特定的薄层矿体,因为矿层高程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极小,矿层薄,剖面间相对距离较大,手工方法圈定出的线圈难以在三维空间连接成三维地质模型,从而难以计算地质资源量.本文以国外某大型红土型镍矿为例,借助矿业软件Datamine Studio,探讨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以准确估算地质资源量和服务采矿设计.  相似文献   

17.
金平镍矿矿石性质复杂,属于极难选矿石。原现场生产工艺选别指标不甚理想。为改善原有工艺,提高选矿厂效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新的选别工艺。与现场生产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不脱泥以及扫选泡沫再磨再选等特点。新工艺开路试验使镍精矿品位达到3.24%(3.14%),回收率达65.74%(67.96%)。  相似文献   

18.
矿用输送带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表面很容易产生破损,若不及时发现并修补,破损处会继续扩大,易酿成破坏性的撕裂,造成安全事故。目前输送带表面破损检测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靠人眼在空载时频繁启停条件下进行,但仅能测量承载面,检测质量和效率低。为实时快速提取表面破损信息,采用边缘保真去噪与多项式拟合法相结合,准确检测图像中输送带边界;与投影法相结合,快速识别表面破损。依线阵摄像机所采集图像的同列所感受光强的一致性,建立能抑制行向不均匀噪声的分割模型,实时性强,分割效果好,为后续的图像处理与识别奠定了基础,为线阵摄像机的其他应用场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途径。对输送带承载面、非承载面的表面破损进行全面测量,若出现严重破损,及时报警,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降低机械磨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神经网络计算方法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确定煤与瓦斯突出是对矿井安全生产十分有益的事。由于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很多,用传统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准确预测。神经网络技术是一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且在近年迅速发展的前沿交叉学科。它是以模拟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计算的,比较善于处理多因素问题,因此用神经网络技术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预测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井下有毒气体对工作人员具有多种危害,有毒气体的实时监测对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描述基于片上可编程单片机PSoC的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的设计,采用多个NDIR传感器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给出了有毒气体含量的标定方法。该监测终端设计简单,工作可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