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Aurora激酶抑制剂ENMD-2076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ENMD-2076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24 h、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ENMD-2076能显著抑制AML细胞株THP-1和Kasumi-1的生长(P <0.001),24 h时对THP-1和Kasumi-1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是9.32μmol/L和7.23 μmol/L.Hoechst荧光染色证实ENMD-2076能使THP-1细胞发生染色质浓缩等凋亡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NMD-2076能激活Caspase-3、Caspase-9、Caspase-8和PARP,上调促凋亡蛋白Bak、Bax、Bad和Bim,下调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结论:Aurora激酶抑制剂ENMD-2076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株THP-1和Kasumi-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抑制剂SAHA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的协同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AHA和IM分别或联合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Bcr-Abl及其下游信号途径蛋白的表达、Caspase途径活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SAHA和IM单独作用K562细胞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SAHA:F=433.8,P<0.001;IM:F =54.14,P<0.001);两药联合对细胞的生长有协同杀伤作用,联合指数CI<1.FACS分析和Hoechst荧光染色证实,SAHA和IM两药联合能加速K562细胞的凋亡,激活Caspase-3、Caspase-8和PARP,下调抗凋亡蛋白Mcl-1表达.此外,SAHA和IM联用能抑制Bcr-Abl及其磷酸化水平,下调JAK2和磷酸化STAT5表达.结论:HDAC抑制剂SAHA联合IM能协同杀伤CML细胞、加速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两药联用协同抑制了Bcr-Abl及其磷酸化水平,抑制JAK2/STAT5信号途径和下调下游靶基因Mcl-1.  相似文献   

3.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34+CD38-CD96+的KG-1细胞数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KG-1和Kasumi-1细胞CD34+CD38-CD96+分别为69%和26.7%,U937细胞不表达CD96。HHT能显著抑制KG-1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r2=0.9971,P<0.05)。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9 ng/ml。HHT作用KG-1细胞后,CD34+CD38-CD96+细胞的比例从63.6%下降到17.1%。HHT能显著激活Caspase-3、Caspase-9和PARP,抑制磷酸化Akt和Bcl-2的表达。结论:HHT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KG-1的增殖,减少CD34+CD38-CD96+白血病干细胞数量;对Akt活性和Bcl-2的调控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嵌合型溶瘤腺病毒(CRAd)SG235的抗白血病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原代白血病细胞CD46的表达和SG235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感染率,MTT法研究SG235对Kasumi-1细胞的生长抑制,Annexin-V/PI染色和TUNEL法观察SG235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RAd对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表达CD46.用50病毒感染复数(MOI)的SG235-EGFP感染Mutz-1、Kasumi-1、K562、HL60、Molt-4、RPMI8226、L428、Jurkat细胞,感染率分别为45.1%、35.7%、54.2%、37.0%、30.1%、67.1%、17.2%、33.1%.SG235对Kasumi-1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作用24 h和48 h IC50值分别为79.0 MOI、38.4 MOI.SG235能诱导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凋亡,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并能抑制Kasumi-1细胞磷酸化Akt活性.结论: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235能有效地感染白血病细胞,并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Molt-4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PHI对Molt-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观察PHI作用细胞后组蛋白H3(H3K9,H3K14)、H4(H4K5,H4K8,H4K12,H4K16)乙酰化状态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9、Caspase-8、Caspase-3、凋亡底物PARP表达的变化.结果 PHI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PHI可使线粒体膜蛋白Bcl-2,Caspase-9及下游Caspase-3,凋亡底物PARP表达下降,呈时效及量效关系;而Caspase-8未见明显变化.PHI可增加组蛋白H3,H4乙酰化表达.结论 PHI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影响其表观遗传学,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PA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细胞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VPA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P<0.01),VPA处理K562细胞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34±0.14)mmol/L;3mmol/L VPA处理K562细胞72h后,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VPA可通过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TSA处理肺腺癌细胞株A549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2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TSA作用48及96h后,A549细胞凋亡、G0/G1期及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S期细胞显著下降(P<0.05).p2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HDAC抑制剂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p21蛋白的表达,阻断ERK通路的活化,从而引起细胞周期的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Sun JR  Zhang XH  He ZW  Gu Y  Yu YZ  Fang YM  Lü QH  Dong QH  Xu R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2):2246-2251
目的 研究新型p210 bcr/abl抑制剂小檗胺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子的机制.方法 培养表达内源性p210 bcr/abl蛋白的Ph+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用小檗胺按指定时间和剂量干预细胞.应用膜联蛋白荧光素(Annexin-V-Fluos)/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凋亡细胞百分比;用cytoperm/cytofix和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McAb-PE定量检测含活化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细胞百分比;以免疫共沉淀技术(c-abl抗体)和Western印迹[p-Tyr(pY99)抗体]定量分析p210 bcr/abl蛋白磷酸化;p210 bcr/abl蛋白总量直接用Western印迹(c-abl抗体)检测;Hsp90和Hsp70等分子伴侣蛋白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Hsp90和Hsp70抗体).结果 48 h IC50浓度小檗胺(8μg/ml)作用48 h后,45.69% K562白血病细胞表达活化的Caspase-3凋亡分子和48.43%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低剂量小檗胺可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内p210 bcr/abl磷酸化:8μg/ml浓度小檗胺处理6 h后,白血病细胞磷酸化p210 bcr/abl蛋白含量仅为对照组的8.41%,而p210 bcr/abl蛋白总量并无变化.小檗胺还能直接下调p210 bcr/abl分子伴侣Hsp90蛋白水平:白血病细胞经8μg/ml浓度小檗胺处理24h时的Hsp90水平只有对照组的18.37%,而且对能诱导白血病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Hsp70蛋白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 (1)小檗胺是一种新型p210 bcr/abl蛋白磷酸化抑制剂,能通过抑制p210 bcr/abl蛋白磷酸化和诱导Caspase-3通路介导的Ph+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2)与已知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A)不同,小檗胺能直接下调Hsp90蛋白水平,而对与肿瘤细胞凋亡抵抗有关的Hsp70蛋白表达影响不大,这提示小檗胺可能还是一种新型蛋白分子伴侣Hsp90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硫氰酸苯己酯(PHI)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观察PHI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TUNEL方法检测PHI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9、Caspase-3、Mcl-1、Cyt-C、XIAP及组蛋白乙酰化H3、H4,组蛋白甲基化H3K9、H3K4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PHI能抑制PC3细胞增殖,IC50为20 μmol/L;②PHI通过下调PC3细胞Bcl-2,Caspase-9、Caspase-3、Mcl-1、Cyt-C、XIAP表达,诱导PC3细胞凋亡;③PHI使PC3细胞组蛋白乙酰化H3、H4表达增加,组蛋白甲基化H3K4水平增高,H3K9水平降低.结论 PHI可使组蛋白H3、H4高乙酰化,并调控组蛋白H3K4、H3K9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PHI是一种潜在抗前列腺癌的新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制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1基因对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空载慢病毒pGIPZ和NPM干扰慢病毒shNPM分别感染携带NPM1突变的OCI/AML3白血病细胞株以及对照白血病细胞株HL60。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shNPM组以及Mock和pGIPZ组细胞及NPM1 A型突变(NPM1-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瑞氏染色法观察OCI/AML3的shNPM组以及Mock和pGIPZ组细胞凋亡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CI/AML3的shNPM组以及Mock和pGIPZ组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p-ERK信号分子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处理后OCI/AML3的shNPM组以及Mock和pGIPZ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干扰NPM1明显抑制OCI/AML3细胞株NPM1-mA的mRNA水平(F=20.078;P=0.000,PMock vs. shNPM=0.001,PpGIPZ vs. shNPM=0.003,PMock vs. pGIPZ=0.333)和蛋白水平,伴有胞质NPM突变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干扰NPM1能明显上调OCI/AML3细胞凋亡率 (F=25.236,P=0.000,PMock vs. shNPM=0.001,PpGIPZ vs. shNPM=0.001,PMock vs. pGIPZ=0.729),同时光镜下观察到干扰组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特征。此外,干扰NPM1可上调OCI/AML3细胞中促凋亡分子Bax的蛋白和mRNA表达(F=7.649,P=0.000;PMock vs. shNPM=0.015,PpGIPZ vs. shNPM=0.015,PMock vs. pGIPZ=0.984)、下调抗凋亡分子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F=5.190,P=0.000;PMock vs. shNPM=0.034,PpGIPZ vs. shNPM=0.029,PMock vs. pGIPZ=0.909);干扰NPM1能明显下调p-ERK的表达,PD98059抑制剂阻断MAPK通路可促进OCI/AML3细胞凋亡(F=25.643,P=0.007)。结论:NPM1突变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抗凋亡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ERK信号分子及Bax/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BRD4抑制剂JQ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Kasumi-1、Mv4-11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MTS法测HHT、JQ1单药及两药联合对AML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药联合对AML细胞株凋亡的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两药联合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Parp)的作用。结果与HHT、JQ1单药比较,两药联合的抗白血病效应明显增强,能明显抑制AML细胞株Kasumi-1、Mv4-11的增殖;可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并明显抑制Bcl-2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3,促进Parp的裂解。结论HHT联合JQ1可以增强抗AML细胞株的作用,促进AML细胞株的凋亡,是有效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和厚朴酚(HNK)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65377;【方法】 将U937细胞和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与HNK共培养,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HNK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7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性;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Caspase-3&#65380;Caspase-7 mRNA水平变化&#65377;【结果】 HNK对U937的体外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8 μg/mL,而对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的IC50为40.3 μg/mL,Annexin V/PI双标染色显示,细胞凋亡与和厚朴酚呈浓度和时间依赖相关&#65377;HNK明显降低U93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3/7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但对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不明显&#65377;【结论】 HNK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7抑制U937细胞增殖&#65380;诱导U937细胞凋亡&#6537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cl-2基因过表达导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对柔红霉素耐药的机制.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质粒pcDNA3.1(+)/bcl-2,将其转染人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分正常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组,与柔红霉素培养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从而比较转染bcl-2基因前后,U937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质粒pcDNA3.1(+)/bcl-2,转染入U937细胞,PCR证实其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U937/ bcl-2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bcl-2基因过表达降低caspase-3片段的裂解活化,降低U937细胞对柔红霉素的敏感性.结论 bcl-2过表达抑制caspase-3激活、抑制柔红霉素杀伤U937细胞,导致细胞对柔红霉素耐药.bcl-2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Fu YB  Sun QX  Meng FY  Xie J  Zhou G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413-2416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Hoechst33342染色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证实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Caspase-9、Caspase-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结果 硼替佐米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30nmol/L的硼替佐米作用24h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6%,形态学观察可见明显的胞核凝聚、固缩及碎裂;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62.6%;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Bcl-2表达下降,Caspase-9、Caspase-3、PARP蛋白均裂解激活。结论 硼替佐米能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其机制与Bcl-2蛋白的抑制及Caspase凋亡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人死亡受体5(DR5)单克隆功能抗体(mDRA-6)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诱导凋亡的外源性机制。方法:用显微镜观察mDRA-6作用后的Jurkat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技术对Jurkat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的Caspase 10、Caspase 9、Caspase8、Caspase 7、Caspase 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mDRA-6在5 mg/L浓度作用Jurkat细胞30min时就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Jurkat细胞在30 min、60min1、20 min的凋亡率分别为30.20%、69.03%、79.55%。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显示Caspase 9、Caspase 8、Caspase7、Caspase 3均呈现活化片断的表达,而Caspase 10无变化。结论:mDRA-6可通过细胞膜表面死亡受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Jurkat细胞的凋亡,本研究为mDRA-6的人源化改造及后续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5,7-二甲氧基黄酮诱导白细胞U937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7-二甲氧基黄酮(5,7-dimethoxyflavone,DMF)诱导人前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U937细胞,PI染色FCM分析Sub-G1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组蛋白/DNA碎片、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结果:DMF增高U937细胞Sub-G1百分率(P<0.05),呈浓度依赖性。DMF以浓度依赖方式刺激U937细胞组蛋白/DNA碎片渗漏(P<0.05)。DMF能有效诱导U937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结论:DMF诱导U937细胞凋亡作用与其激活线粒体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8-硝基白杨素( NOC)诱导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作用是否涉及调控蛋白激酶D2( PKD2)活性。方法体外培养U937细胞系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定细胞DNA梯形条带图谱。 Western blot分析PDK2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NOC(2.5、5.0、10.0μmol/L)增高U937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 P <0.05)。 NOC(5.0和10.0μmol/L)处理24 h,U937细胞呈现典型DNA梯形条带图谱。同时,NOC有效下调磷酸化PDK2蛋白表达;并与PKD2特异性抑制剂Goe6976协同增高U937细胞凋亡率。结论 NOC诱导U937细胞凋亡作用与其抑制PKD2激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