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池莉 《中外书摘》2007,(3):66-67
数九寒冬,要去哈尔滨。哈尔滨今年冷,常有零下三十多度,可以把眼睫毛冻成小冰棍。冻成了小冰棍的眼睛一眨巴。就会发出一种玲珑剔透的响:有了一只挂在身体上的风铃,灵魂便很活泼了。冷也是一种童话,我想。人是应该冻透一次的,我想:热透一次,冷透一次,爱透一次,恨透一次,苦透一次,甜透一次,梦透一次,醒透一次,笑透一次,哭透一次,于是乎,人生也就不那么平庸了,  相似文献   

2.
高贵的哑巴     
小时候,我们村住着一个哑巴。一天,隔壁的王婆当街大骂,原来,她家西瓜地里少了一只最大的西瓜。那个哑巴听到了,他从家里抱来一只西瓜,放在王婆的脚下,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走了。王婆,沉默了。她不再骂了。  相似文献   

3.
以前的人,认识没多久就结婚了,然后心也就定了。像烧一壶开水,也许没有马上沸腾,但可以持续地维持一种常温。而现代人。一认识就马上把水烧开,沸腾,爱得死去活来,没一会儿就烧干了。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双方过于强调追求自我的空间,心想,结不结婚是迟早的事情,这一拖,水凉透了,再也升不了温了。  相似文献   

4.
张军霞 《老年世界》2014,(21):27-27
这天,又轮到外婆来我家住了。她迈着细碎的步子,背着蓝格子包袱,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她依旧住在母亲准备好的卧室,一张小床,干净的被褥。午饭时,母亲特意做了韭菜馅饺子,外婆胃口还行,吃了一碗。然后,她拿出大大小小的药片,服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生活畅想     
梁启超十岁那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进了客厅。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底,云南当地的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在昆明市城区的一栋居民楼里,有一位老人死了5年,居然没有被人发现,当大家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  相似文献   

7.
2012年,皮鞋很忙!谁也不曾想到,一只破皮鞋竟然一步步挑动舆论的神经,先是打破了老酸奶的传说,紧接着又踢了果冻一脚,最后跑到胶囊里,在医药行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毒胶囊丑闻,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8.
锐词     
《职业》2010,(10):11-11
职场蜜糖女 你的身边也许有这样一群职业女性,在美丽的外衣下,她博得了别人的信任、好感,解除了一般人对陌生人的设防,轻松地攻占了一座又一座的堡垒,直到得到她心目中的凯旋门。但日子越久,你会发现她没有真心、没有灵魂,锁紧心扉只为自保,她是一颗包裹严密的蜜糖,又仿佛一粒不宜靠近的砒霜。如果遇到了这样一种同事,“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9.
院中的柿子树,叶子落了一年又一年;果子结了一年又一年。院中的主人——我的父母,已默默养育了我16年,整整16年,好漫长的日子,真的好长。  相似文献   

10.
神奇的梦     
智鸥 《华夏少年》2007,(9):54-54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拿着一个遥控器,上面写着“春”“夏”“秋”“冬”。我一摁“春”,花就开了,青蛙也来了;我一摁“夏”,天就阴了,要下雨了;我一摁“秋”,秋天来了,果子熟了:我一摁“冬”,雪花就飘落下来。可有意思了!我真想拥有一只可以控制四季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11.
    
记得曾在什么地方听过一个笑话:一个人善忘,一天,他到野外去出恭,任务完成后,却找不到自己的腰带了。出了一身汗,好歹找到了,大喜过望,说道:“今天运气真不错,平白无故地捡了一务腰带!”一转身,不小心,脚踩到了自己刚才拉出来的屎堆上。于是勃然大怒:“这是哪一条混账狗在这里拉了一泡屎?”  相似文献   

12.
阳刚 《老人世界》2014,(3):21-21
小区边上新建了一个小公园,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傍晚,总有许多人来这里散步、唱歌、跳舞、打拳。有时,还有乐队为歌者伴奏,引得不少人跃跃欲试。也有人登台演唱,水平参差不齐,但热情可嘉。有一次,禁不住众人撺掇,一时技痒,我也登台献丑,引吭高歌,一首《草原之夜》、一首《再见了,大别山》唱罢,众人热烈鼓掌叫好,说听我唱歌是一种享受,一看就是受过专业培训登过台的。众人的话激起了我脑海中记忆的浪花,五十多年前,我头一次登台演出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彭国梁 《老年人》2008,(1):30-31
前不久,打开单位的信箱,发现有一封未封口的厚厚的信件,内装一叠打印稿,还附有一信,寄信人叫唐异常。他说我发表在《老年人》杂志和《长沙晚报》上的文章,他几乎都看过,因此萌发了想与我交友的想法。我翻了翻他的那些打印稿,得知他是长沙县双溪镇人,1955年到成都的气象学校读了一年书,然后就去了新疆。  相似文献   

14.
丹崖 《当代老年》2006,(6):19-19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住着这样一位农夫,他辛苦奋斗了半辈子,终于积攒了一笔钱,他用这笔钱廉价地买下了一片农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但是,尽管他与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由于他买地心切,以致于他对这块农场并不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5.
美好燕儿窝     
屋檐下吊一只甚至几只燕儿窝,在农村再寻常不过了。 乍暖还寒,忽然,听到久违的唧唧喳喳燕子的声音,放眼看去,两只俏丽精灵的燕儿停在屋檐下的电线上正歪着脑瓜望着我。燕儿回家了!心头最后一缕还没有抹去的寒意,倾刻间就无影无踪了,浑身暖洋洋的。春天来了!檐下有一只旧燕窝,那是燕儿去年才安的家,燕儿们好像不满足,晚上在旧窝里稍事休息,清晨天刚一放亮,就开始忙碌了,  相似文献   

16.
一位做律师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事务所接待了一名年轻女子,是来咨询离婚的。女子愤慨地说:“他妈妈就是我们的第三者,洗澡要儿子搓背,睡觉不允许我们关门,高兴的时候要和我们挤一张床,不高兴的时候随时进我们房间乱翻一气,没有空间没有自由,更别说什么隐私了,这样的日子,没法继续了!”  相似文献   

17.
爱的礼服     
《金色年华》2009,(8):53-53
那年夏天,我在一间男士礼服店打工。 “叮咚”一声,挂在门上的风铃提醒我来顾客了。我折好书角,向门外看去。只见一位老先生推着轮椅走了进来,轮椅上坐着年纪和他相仿的老太太,两人都是那种很精神的北欧老人。老先生戴了一顶渔夫帽,帽子上还别了一根羽毛,有点老顽童调皮的味道。轮椅上的老太太满头的银发梳理得很整齐。  相似文献   

18.
近日里,街道妇联向我推荐了《金字塔思维》一书,初初翻了一下,我就爱不释手。全书共有四大部分八个章节,由浅入深,向读者提供了一种健康的思维方法。作者将深奥的哲学理论,用轻松自然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恰如其分的比喻,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理,这是一本宝贵的指导人生的教科书,“知天命”的我读了感到亲切,受到感染,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地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师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相似文献   

20.
作昕 《当代老年》2013,(12):36-36
一天清晨,车停下,上来一位老年人,他六十左右的年龄,慈眉善目的模样儿,站在车门的台阶上,边投币边大声说:“今天太好了,刚出门不用等,就坐上了公交车。跟坐出租一样!”看他表情,仿佛一出门就能遇到公交车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车上的人都侧目,微笑着看他神采奕奕的脸,是啊,一出门不用等就来了公交车,等同于乘坐出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