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家喻户晓的词汇出发,对现有的现象通过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根据现有现象分析动因,主要从行政决策、行政监督和行政执行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这种现象已具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性,通过提高行政决策过程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行政监督机制和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执行的法律制度这三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公共政策的目标的实现依靠公共权威部门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更有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象”现象,正是政蓑执行不力的典型,它的存在使得政策的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对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造带来极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3.
吴道珍 《领导科学》2004,(13):14-15
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更有赖于政策执行者的有效执行。然而,就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这不但严重阻碍了政策的正确贯彻和有效实施,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形式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替换性执行 —是指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可能制定出与政策目标表面上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政策的正确实施。近几年,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获得了社会普遍赞誉。但有两条新闻则让人充满了忧虑:一条新闻说西安一家国企用车补贴每月5300元,为该市最低工资的5倍;另一条新闻说,官员歪招避罚,专车落户下属机构,被查就称借用。公车改革触动了享受  相似文献   

5.
段鹏 《领导科学》2012,(21):29-30
一般说来,偷懒的二把手大多不愿意触及深层次矛盾,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应有的工作热情,不求有所作为,但求平平稳稳;不求开拓创新,但求循规蹈矩;不求主动出击,但求守株待兔。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二把手自身的觉悟和素质自然是分不开的,但每个人都是希望干些事情的,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的二把手又岂能不想干事情?笔者认为,在现行体制下,二把手不想干事情或干不了事情,作为一把手难辞其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把手过正,即矫枉过正。首先,表现在一把手揽权而不放权。不少一把手认为自己是正职,理所当然地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相似文献   

6.
正"架空"原指建筑学上房屋凌空的构架形态,引申到政界,"架空"隐喻为表面推崇其人,实则暗中排挤,使其失去实权。单位副职扮演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角色,遇到强势的正职、同级、部属,如拿捏不准、处置不当,很容易被"架空"。副职要想不被"架空",就得处理好与正职、同级、部属的关系,做到在正职心目中有位置,在同级心目中有分量,在部属心目中有威信。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党的作风是党的外在形象。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行为、做派,最终都是通过作风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积弊已久,是一些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顽症痼疾,是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背道而驰的歪风邪气。"四风"盛行,必将败坏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侵蚀党的基业。因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重点,出台了"八项规定""六条禁令"。从  相似文献   

8.
<正>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毋庸讳言,落马贪官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大都怀有远大的理想,在单位是业务骨干,有的还是劳动模范、生产标兵,他们曾经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是他们,没有经受住"四个考验",最后倒在了腐败的枪下,锒铛入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这些人从"好同志"变成"阶下囚",不是偶然的,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受一定的环境影响;既有个人思想蜕变、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这一规定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预留了"快车道"。然而,这一好的制度在一些地方被人假借"破格"提拔之名,行"出格"提拔之实。因此,如何制定"破格"变"出格"的规避策略,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破格不是破规矩,破格重资历但不唯资历,看文凭但不唯文凭,体现  相似文献   

10.
冉玲历  王容 《科学咨询》2010,(14):43-43
语文课上,笔者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说说笑笑,更多的同学知道学习任务而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上级一把手能不能为下级一把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上级一把手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下级一把手能否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上级一把手领导意图……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都说,被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很难相处,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不行就不行了。其实,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尤其是那些只注重埋头工作、不善于语言表达而又不喜欢迎合领导的下级,就更难讨得领导的欢心,上下级关系就更难调适了。我就属于这样的人。正是我性格上的原因,我在从政的道路上有许多难以言表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有得有失,有喜有忧,有苦有甜。我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就像天气一样,有阴有晴,有时是毛毛细雨,有时也是大风大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的“仕途”。尽管有些领导不喜欢我,我仍能坐稳自己的位子;尽管我受了许多委屈,但是领导最终…  相似文献   

13.
黄培忠 《领导科学》2001,(13):15-15
现在什么工作都强调抓一把手,一把手抓,一把手负总责;工作没有做好,拿一把手是问,要求一把手引咎辞职……这些做法有其一定道理,是符合现代管理的能级管理原则的。但是,作为下级一把手如果离开了上级领导……  相似文献   

14.
李建涛 《领导科学》2002,(18):24-25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推荐,是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一条重要措施.运用好民主测评和推荐,不仅能真正体现群众公认原则,切实选拔出能够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人才,还能够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但是,在近几年的干部考核选拔中,个别人往往在民主测评和推荐中做手脚,笼络群众,谋求选票,以求得所谓的"群众公认",从而达到个人目的,人为地造成了"公论不公".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楚庄王准备攻伐陈国,派人了解陈国的情况,不少人回来说:陈国城高沟深,屯集良多,还是不打为好.只有大臣宁国说:陈国是个小国,城高沟深,国民必然疲惫;屯集良多,赋敛必然沉重.国民疲惫则军力必然衰弱,赋敛沉重则百姓必然哀怨,不如出兵.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攻下了陈国.  相似文献   

16.
决策正确,成事之始;决策失误,败事之源。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既要有科学、民主决策的领导理念,又要具备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素质,同时,还要有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一、要树立科学、民主决策的领导理念树立科学、民主决策的领导理念,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前提。领导者在履行领导职责时,要摒弃一切与时代发展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相适应的旧观念。第一,坚持群众观点。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  相似文献   

17.
正如一句很流行的俏皮话"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时期,村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广大村民民主参政意识逐日增强的今天,在村"两委"换届中当选的村干部都称得上是本村的精英,他们赢得了村民和广大党员的信任,走上了一个展示自我、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政治舞台.那么新任农村干部如何谋事创业?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既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决定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短期内还难以清除,更对各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当前,部分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之间不团结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书记与乡镇长两个人身上,其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矛盾,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乡镇党政班子之间不团结,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乡镇党政领导不团结的主  相似文献   

20.
廖明荣 《领导科学》2004,(23):36-37
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各地先后开展了乡镇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竞争上岗等综合配套改革。多轮的改革精简了机构、分流了人员、压缩了开支,给乡镇干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鉴于此,乡镇干部必须正视改革的考验,积极应对,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迅速轻装上阵,确保改革的成效。一、工作人员减少了,人均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怎么开展?在税费改革前,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分设,内设机构和七站八所多达20多个,每个乡镇吃财政饭的行政干部少则百余人、多则几百人。税改后,乡镇只设立党委、人大、政府等机构,不再设立政协机构,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