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酿造废水的水质特点,初步探讨了该废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方法,并采用了臭氧氧化法和臭氧+紫外线法对该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的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制气废水成分复杂,水量、水质波动性大,硫化物、NH3-N浓度高,碳氮质量比较低的特点,废水处理站采用预处理-两级A/O-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回用水站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及回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指标,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臭氧技术联用处理对硝基苯胺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臭氧、单频超声协同臭氧处理、双频超声强化臭氧氧化处理对硝基苯胺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臭氧通入量、超声波频率及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与臭氧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降解对硝基苯胺废水,且以双频超声强化臭氧氧化效果最佳,其优化处理条件:pH为11,臭氧的产生速率为30 mg.min-1,双频功率搭配为110 W-50 W,反应时间为50 min。此时COD、对硝基苯胺和硝基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6.4%、99.8%和98.8%,经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散装化学品作业种类多,产生的洗舱废水水质复杂,采用"粗粒化隔油-芬顿氧化-UASB-好氧-臭氧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满足园区接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日用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接触氧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日用化工废水.废水中CODCr从进水5000 mg/L降到出水<80 mg/L,BOD5从进水1100 mg/L降到出水<20 mg/L,处理效率>98%,排放水质达到广州市污水排放一级标准(DB 4437-1990).废水处理站的长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高效的厌氧处理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针对唐钢综合废水的水质,采用混凝沉降-多介质过滤器-臭氧活性炭过滤器等预处理工艺对该水进行反渗透预处理.通过静、动态试验,调整混凝剂PAC,助凝剂PAM,其他助剂HCl、NaClO以及臭氧的投加量,最大限度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金属离子等导致反渗透膜污染的物质,使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反渗透膜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印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外排水作为水源,采用臭氧-生物碳池、臭氧-生物碳池-双膜法处理工艺,生产不同品质的回用水,保证了回用水质及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降低了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实际运行说明,该工艺用于印染行业的废水回收利用是合理、经济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臭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氧化工艺对屠宰废水进行深化处理的试验表明,臭氧的处理效果与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水溶解装置有关,在臭氧质量浓度为20mg/L时,处理15min,即可去除废水中98%的氨氮,对COD、BOD5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处理后的水质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山梨酸生产废水的水质。采用混凝-汽提-臭氧氧化方法对山梨酸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山梨酸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9.3%。该预处理工艺在有效治理废水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回收,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0):2735-2738
采用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与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臭氧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89.6%。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时,最佳反应条件是:高铁酸钾投加量为0.8 g/L,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98.6%。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比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浮-臭氧高级氧化处理油罐清洗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气浮工艺和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油罐清洗废水处理。通过试验对运行工况及处理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气浮-臭氧高级氧化含油废水工艺。该工艺可实现气浮除油、臭氧氧化和消毒的同步处理,去除COD等有机污染物同时,有明显的消毒效果,出水水质满足国标排放要求,适当处理可以作为中水回收使用。分级气浮效果稳定,废水中油品可回收利用。臭氧氧化及其产物分离同步实现,设备小型化、一体化设计,其结构有利于实现移动式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对电路板废水二级出水水质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并考察了该工艺工艺参数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臭氧的加入量为15 mg/L,水力负荷为0.25 m3/(m3·h)时,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54.9%,和91.4%,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三标准的要求,且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有机废水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极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对环境危害大。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混凝法、芬顿氧化法、膜生物反应法和臭氧氧化法。臭氧催化氧化法主要通过在臭氧氧化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可促进臭氧在水中的自分解,增加水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浓度,从而提高臭氧氧化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和效率。该方法由于条件可控,成本低廉,处置效率高等优点在有机废水处置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系统阐述了多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技术方法以及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概况,并且着重介绍了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该研究为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置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臭氧氧化处理炼油废水的生化处理出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经三级生化处理后生化性很差的炼油废水,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处理废水较佳的反应条件和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160mg/L时,经臭氧氧化处理后,废水的COD降低40%以上,BOD5与COD的质量比从0.13提高到0.3以上,废水满足进入生化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沈拥军  苏平  欧昌进 《广东化工》2011,38(11):81-83
文章采用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甲基红印染废水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甲基红废水的pH、活性炭投加量、温度和臭氧流量等参数对印染废水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降解甲基红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3.5,温度为25℃,活性炭投加量为120 mg/L,臭氧流量为0.83 L/min,初始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降解10 min,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甲基红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7.4%,CODCr去除率达到85.2%。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Cr,使出水水质达到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工业园区废水水质变化大,含有浮油和难降解成分、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现状,通过优化二级处理、对废水进行"臭氧+生物滤池"深度处理,使废水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曝气内电解-臭氧法预处理皂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黄姜皂素废水的水质特性,采用曝气内电解预处理技术与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的联合工艺处理该废水,初步探讨了处理机理,通过实验与对比,得到新预处理体系的条件参数,CODCr去除率48.6%、脱色率80%.废水中有机物负荷降低,可生化性加强,使得后续生化-絮凝处理技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臭氧技术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研究了废水初始pH值、通气流量、臭氧发生器电流、反应时间、废水中初始镍的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臭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探索了臭氧-离子交换树脂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地降低化学镀镍废水中镍的质量浓度;在臭氧投加量为2.17 g/L的条件下,镍的去除率可达99.5%;采用臭氧-离子交换树脂组合工艺处理化学镀镍废水,出水中残余镍的质量浓度低于0.1 mg/L,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质分析,揭示了碎煤加压气化废水中存在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和含量,以及COD_(Cr)构成和处理难度;结合废水中的污染物和COD_(Cr)构成,提出了调节-隔油-气浮-厌氧-A/O-加药气浮-臭氧-BAF-过滤吸附的废水处理工艺;根据废水中含盐量、无机离子组成,提出了软化除硬-过滤-超滤-反渗透的回用水处理工艺。探讨了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废水可生化性能、消除硝化反硝化毒性抑制、实现废水达标和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炼油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对炼油废水生化出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 H对臭氧催化氧化单元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单元最佳臭氧投加量和最适宜pH,同时考察了pH对曝气生物滤池单元COD和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系统控制进水COD/O_3比=2∶1,pH在7~8,COD在150~250 mg/L,NH_3-N在21.6~59.9 mg/L的水质条件下,该系统不但能够稳定去除COD,且能够高效地去除NH_3-N,COD平均出水浓度为44.1 mg/L,NH_3-N平均出水浓度为2.07 mg/L,出水水质指标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