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郑板桥有幅题画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毫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诗反映出画家在艺术上攀登的艰苦历程。其中由“生”到“熟”,人们易于理解,而由“熟”再到“生”的飞跃,则不太好理解。笔者通过不断改进备课的经过,感到钻研任何一门学问同钻研画竹的艺术一样,都有相通的地方。有一次听一堂语文课教学,授课老师讲的是《祝福》。他板书课文的纲领,只写六个字:所见、所忆、所想,就简明地把文章的脉络理清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有幅题画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毫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诗反映出画家在艺术上攀登的艰苦历程。其中由“生”到“熟”,人们易于理解,而由“熟”再到“生”的飞跃,则不太好理解。笔者通过不断改进备课的经过,感到钻研任何一门学问同钻研画竹的艺术一样,都有相通的地方。有一次听一堂语文课教学,授课老师讲的是《祝福》。他板书课文的纲领,只写六个字:所见、所忆、所想,就简明地把文章的脉络理清  相似文献   

3.
上个星期,我到江苏省兴化市参加了一个语文教学的研讨活动,会后去郑板桥纪念馆看了看。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吸引了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由这首诗,我联想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虽然郑板桥讲的是绘画艺术,然而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和课程改革还是有某些相通之处的。记不得是什么人说的了,要“崇拜思考”。的确,做什么事都要经常反思。郑板桥之所以在画画上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善思恐怕是一个重要因素吧!你看“,日间挥写夜间思”,他不是盲目地画,而是在艺术实践中不停地探索,不停地追求…  相似文献   

4.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人们耳熟能详的这首《画竹》,是郑板桥对自己四十年绘画生涯的生动概括和艺术总结。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执著的探索,深刻的反思,独特的艺术境界,创新的欢欣与喜悦。尤其是"画到生时是熟时",思想深邃,哲意迭出,耐人寻味。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与父亲去山里拉柴禾。半道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和父  相似文献   

5.
备课略谈     
要上好一堂课,必先认真备好课,新教师如此,老教师也是如此。郑板桥有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天挥写夜间思,削尽冗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教学同样有个生、熟、生的过程,新教师要做到“生书熟讲”,老教师要做到“熟书生备”,都需要在备课上面下大功夫。备课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画竹大师郑板桥,曾为自己的一幅墨竹题过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诗不仅表现了郑板桥画竹的甘苦,也道出了他画竹成功的经验。诗中的“生”,是新的意思。郑板桥画了四十年竹子,把不断在笔下生出新意看作是真正的成熟。无怪乎他画的竹子千姿百态,神韵各异了。郑板桥这种“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创作经验,也适用于教学。我们有些同志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了,有的甚至比郑板桥画竹的时间还要长,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当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开发,在教学中不能只强调教师“教”的设计,更应关注学生“学”的设计。那么,如何将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文本的规范语言(包括形式和内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包括观念与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艺术又一境——画到生时是熟时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相似文献   

9.
偶读郑板桥的《题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细细揣摩,豁然开朗,解开了我近年来的困惑:一面是新课改背景下教改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一面是教师普遍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语文味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0.
绘图讲述,其中的“图”是指幼儿自己创作画出的图,“讲述”的内容也就不是围绕——个主题,而是“各讲各的”。其过程为幼儿根据一主题构思情节——幼儿创作绘画——幼儿将自己作品的内容讲述出来。 在以往的美术主题意愿画教学中,教师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进行创作,画面画满了,课也就结束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不能满足幼儿的表现欲。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绘图讲述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潘莉萍 《江苏教育》2013,(16):25-27
<正>郑板桥晚年时画《竹石图》,题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作画如此,教学何尝不如此?回顾自己站上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讲台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十有余年。想着当初师范毕业时怀着"不误人子弟"的自警走进校园,在经历了初为人师的紧张和兴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在知不足的苦闷、思无果的彷徨、遇良师的欣喜、获成果的幸福中循环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12.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国外教育见闻:教师指导了画苹果的方法后,便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讲评作业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摔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到地上摔烂了。”老师听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时,对于“从玉米粒到玉米花”这一活动,我们是这样设计并展开教学的:师:能用什么方法将生玉米粒变熟呢?  相似文献   

14.
如果今天有人问:“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程翔先生会明确回答:“其中一个目标——为了心中的语文!”那么,他心中的语文是什么样的呢? 教了22年的语文,他深刻体会到语文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从语文的角度为学生奠定一个文化的底子。基于此,学生的语文学习一  相似文献   

15.
板桥画竹,凡四十年,“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在艺术上善于概括、提炼、创新,永不满足,日臻佳境,诚所谓“才见萧萧只几笔,满堂风雨不胜寒”。板桥画竹,唯在求活,不蹈袭前人,又不断超越自己,正如他在一幅《竹石图》上所题:“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唯在活而已矣。”板桥的画竹经验,归结为一点,便是:熟能返生,“画到生时是熟时”。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自然不无启迪。教学无疑也是艺术创造活动,同样也有个生熟问题。初登讲台者,教艺生不能熟。这生自是未入法门的真生。就这一点来说,热是生的进步。可是,一俟艺有所成,则有必要由熟返生。这所谓生,经过了一个相对熟的阶段,若愚,若拙,若无法门;但倘能坚  相似文献   

16.
一 寻找言语感觉 1.关注四次感叹. 师:作者刘成章先生在文中发出的四次感叹是—— 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这四句话. (生读书圈画) 师:谁把这四次感叹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乍一听,这四句话有点重复哕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生:不是. 师:四句话,四个“好”字,现在哪位同学把写“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理念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为广大语文教师发挥潜能、展示才华,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新契机。但把生本教育引进中专语文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经过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从课堂改革、激励措施,以及优化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解决生本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将生本教育引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兔子有红色的吗?”“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没见过的就没有吗?”“那就不是兔子了。”“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画家没话说了。婷婷画了一匹马。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马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马有翅膀吗?”“马没有翅膀。”“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那就不是马了。”“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画家又没话说了。婷…  相似文献   

19.
他需要启发     
“老师,我不想画。”又来了,佳佳每次上绘画课都这样,不是不想画,就是画得乱七八糟。每次批评他都没用,手把手地教他也没用。是他对绘画没有兴趣,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用煮玉米、烤玉米以观察玉米从生到熟的变化。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却发现——课堂上生玉米根本煮不熟(事实上大约需要35分钟才能把生玉米煮熟),怎么办*由于煮是食物从生到熟最常用的方法,而且煮的过程比较容易观察和描述,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活动。我想,能否通过改进实验材料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呢*我在多次实践后,终于找到了较理想的实验材料——鸡蛋。操作过程如下:1.上课之前,把鸡蛋打开后搅拌均匀,舀二汤匙放入碗中,配一个汤匙;在烧杯里放入二汤匙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