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导管技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作用。方法:62例临床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分别将导管头端选择性置入病侧旋股内、外动脉,经导管灌注血管解痉药、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其中17例1次介入治疗、45例重复治疗。本组全部病例分别经介入术后1~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62例共84只股骨头经介入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79.04%、明显缓解12.9%、部分缓解6.45%、未缓解1.61%。全部病例经X线平片、CT或MRI复查显示不同程度骨质修复,45例重复治疗者DSA检查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增粗,可见新生侧支小血管增多,股骨头较前染色变浓,以Ⅰ~Ⅲ期为著。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质修复,是一种安全、微创、可重复且疗效显著的新疗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义林 《吉林医学》2010,31(22):3657-3658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在介入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消失,缓解率达到89.8%,X线、CT复查,65.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它的特征是股骨头缺血及不同程度骨坏死,而骨的坏死与修复又同时进行。真正的病因尚未阐明,通常认为是继发于股骨上端周围软组织病变,导致股骨头部分或全部的血供中断,发生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而血供状况则成为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确切指标。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髋关节解剖学特点、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等。本文就其相关病因与介入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59例96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血管扩张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64只股骨头症状明显改善(占66.7%),32只股骨头症状略有缓解(占33.3%)。结论使用正确的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中坚 《广西医学》2003,25(2):295-29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复杂 ,疗效差 ,至今仍是医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 ,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 ,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 ,取得较好的疗效 ,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2例 ,经介入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现谈谈其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2例 ,男性 1 1例 ,女性1例 ,年龄 2 6~ 65岁 ,平均年龄 42岁 ,其中 8例是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4例是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例有长期服用激素病史 (时间 2年 ) ,1 0例病人有饮白酒史 6年以上 ,每天饮酒 3~ 5两 ,1例女性患者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 5 9例 96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血管扩张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6 4只股骨头症状明显改善 (占 6 6 .7% ) ,32只股骨头症状略有缓解 (占 33.3% )。结论 使用正确的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采用此方法治疗的15例患者资料。用Cobar导管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中,注入罂粟碱、尿激酶、丹参等药物,对临床疗效及X线疗效分别评价。结果总的优良率达73.3%,有效率达93.3%。MRI是评价股骨头缺血坏死最佳影像学方法;介入疗法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有满意的疗效,可减轻晚期病例的病痛症状,减缓病理进程达到延缓髋关节置换时间的作用。本方法相对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是非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善荣  袁华军 《广西医学》1999,21(6):1178-1180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Perthes病),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小孩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疾患,好发在3~8岁的学龄期,男多于女,至今为止对其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明了(1)。本病的早期病状不明显,中后期出现疼痛跛行的临床表现,X线显示股骨头骨骺坏死,出现塌陷和吸收,头压缩变扁平增大,股骨颈短缩变粗,部分由于头的增大使臼对头的包容不全而形成半脱位。病理变化不仅是骨坏死,并有再生与修复存在于病变的各个时期(2),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与头骺破坏的程度及关节活动不成比例的一种特殊症候。目前在治疗上方法颇多,主要是围绕头的血供改善和有利于促…  相似文献   

9.
于洪梅  刘冬梅 《吉林医学》1996,17(3):188-18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于洪梅,吕鹏启(柳河县医院放射科135300)刘冬梅(吉林省肿瘤医院130019)我院自1993年10月引进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3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0.
黄少华  杨玉群 《华夏医学》2003,16(5):634-635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是骨关节病中的难治之症 ,其发生与长期饮酒、长期超量使用激素、骨关节炎等原因有关。 ANFH介入治疗机理是针对 ANFH的病理机制 ,局部高浓度注射溶栓、解痉扩血管药物解除血管痉挛 ,使栓子溶解 ,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坏死股骨头的新生骨形成和坏死部分的修复。 2 0 0 0年元月至 2 0 0 3年 5月我院应用介入治疗 ANFH患者共 2 6例 ,注重术前宣教、皮肤准备、术后病情观察 ,通过护理干预帮助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经随访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1.
宫树芝  高力  王兢  魏勤 《当代医学》2010,16(23):491-49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护理。方法 35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病人均进行介入治疗术,对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和介入特殊护理。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经严密观察和护理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合理的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军  张志远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6):502-504,F0003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ungerford分期,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68髋),采用超选择灌注扩血管溶栓术,将导管插入患髋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注入扩管溶栓药物。治疗前后6个月分别进行患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0-Ⅱ期有42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Ⅲ-Ⅳ期有26髋,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后,41例(83%)髂外动脉造影显示旋股内、外动脉的分支血管轮廓不同程度增粗且分支数目增加;44例(占91%)患者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不适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CT、MRI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髂外动脉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能有效增加股骨头和关节的供血。介入治疗对0-Ⅱ期患者,能够延缓病变的发展,避免或延迟行髋关节置换术。对Ⅲ期、Ⅳ期患者,只能作为姑息疗法,缓解髋关节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经动脉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动脉给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观察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的变化。方法对60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尿激酶,川芎嗪等组方介入治疗,经1~5年的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和股骨头坏死区的影像变化。结果应用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关节活动及行走有明显的改善,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供血动脉分支增多、增粗,部分血管溶通 股骨头骨质破坏区边缘由模糊变清晰、硬化,破坏区内出现不规则的硬化至整个坏死区硬化,再出现骨质吸收,骨小梁塑型,呈现应力近正常骨纹理。结论药物灌注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快,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带肌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总结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案。方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51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瓣并松质骨髓植入术。结果:45例患者经过1.5-6年的随访,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的疗效标准(百分法)评价治疗效果,优18髋、良23髋、可5髋、差5髋,优良率80.4%,总有效率90.2%。结论:带肌蒂骨瓣并松质骨髓移植,彻底清除死骨和减压,可恢复股骨头血运及股骨头外形,适宜于FicatⅠ~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脉介入溶栓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动脉介入溶栓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按制订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与护理,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1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经动脉融通术药物介入治疗前后的股骨头血供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的疗效。结果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后3、6个月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侧股骨头分支小血管增粗增多,股骨头血供改善、染色较治疗前部分显著增强。结论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病患坏死股骨头血供、缓解疼痛症状,特别对于早期患者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脑血管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对96例患者行DSA检查和其中53例行支架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96例患者顺利行DSA检查,53例成功行球囊成形术和64枚支架介入治疗,动脉平均狭窄从(83±6)%降低到(21±5)%,其中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15例,高灌注综合征2例,1例颈总动脉形成夹层致血栓形成,出现一侧肢体轻度偏瘫。术后随访45例(84.91%)神经功能改善明显,7例(13.21%),1例一侧肢体轻度偏瘫(1.89%)。结论 DSA检查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4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MRI和CT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分析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MRI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63个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或经治疗后复查追踪证实为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影像学资料,将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6例63个股骨头,CT表现2例股骨头局限性轻微骨质疏松,5例广泛性骨质疏松,偶见单个小囊变,股骨头形态轮廓正常,无塌陷,9例股骨头内可见多个小囊变区和硬化灶,股骨头稍下陷,关节间隙略微增宽.30例无异常表现.MRI全部病例或显示"线样征"和/或程度不同的股骨头和股骨颈弥漫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T2脂肪抑制股骨头内可见弥漫性斑片状高信号,关节腔内积液征.结果 MRI和CT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而MRI则能更早、更佳地显示其异常征象,更生动、直观且准确地反映缺血坏死的部位和范围,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100%,是一种最佳的早期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40-145
目的探讨多学科医护合作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成立脑卒中多学科医护合作团队,进行联合查房和会诊,制定最佳的诊疗护理方案,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CT检查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动脉置鞘时间、血管再通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卒中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应用多学科医护合作方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CT检查时间[(20.3±3.2) vs (30.9±3.4)min]、静脉溶栓时间[(48.7±7.7) vs (67.7±8.0)min]、动脉置鞘时间[(90.5±17.5) vs (126.6±14.7)min]、血管再通时间[(161.3±32.9) vs (220.8±33.7)min]均明显缩短(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管再通率(76.7%vs 58.3%)、吞咽功能评价率(100.0%vs 78.3%)明显提高,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6.7%vs20.0%)显著减少,住院天数[(20.9±0.2) vs (27.4±2.1)d]缩短,患者的满意度(100.0%vs 88.3%)提高,患者3个月内再入院率(3.3%vs 13.3%)明显下降(P均0.05)。干预组NIHSS评分[(8.1±2.5)分]较对照组的(10.1±3.3)分明显降低,干预组Barthrel指数[(80.1±6.3)分]较对照组的(66.3±8.8)分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多学科医护合作方案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观察带血运骨瓣移植术与带血运骨瓣与骨膜生发层细胞复合移植术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之间是否有差别。探讨血供重建与骨重建相结合的可能性。方法 22只哈白兔分为3组。均将股骨头截下后埋于胸部皮下,制成股骨头坏死模型。3周后,A组对照组6只,无处置;B组8只,将带血运肋骨瓣植入已坏死的股骨头内,C组8只,将带血运肋骨瓣与骨膜生发层细胞复合植入已坏死的股骨头内,12周后,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股骨头的软骨及骨小梁的结构。结果 A组出现典型骨坏死而无修复,B组出现成骨细胞及红细胞,修复反应出现,C组出现修复反应,且修复效果优于B组。结论 应用哈白兔将股骨头截古后埋藏于皮下,可以制作出 血运肋骨诱发了骨重建,从而加快坏死骨修复,实验性血供重建与骨重建复合移植组对骨坏死的修复优于单纯血供重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