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低压湿式储气罐的特点,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储气罐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安全评价,找出事故主要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与高温熔体打交道的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熔体喷溅,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本文通过列举的两个事例,了解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一些涉及安全内容的规程、规定是怎样说的.发生事故的现场又有哪些地方与规程、规定的内容不相符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化工火灾通常会发生爆炸、泄漏,火灾发展影响因素多且快,火灾发生发展机理复杂且因为爆炸、泄漏的发生导致取证困难。在化工火灾事故调查中,又往往会以“爆炸”与“燃烧”发生的顺序来界定事故性质、区分事故调查主体单位。文章通过分析一起化工火灾事故案件办理过程,简要分析火灾调查工作在此类案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油库的危险特性,对油库火灾爆炸评价法进行了概述,根据具体实例,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油库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预先性的安全评价,对防治油库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化学工业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迹象,然而危化工业企业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却屡见不鲜。如何降低化工企业事故数量,提高其安全性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理论对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爆炸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原因。根据研究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管理职员及一线操作人员缺少安全操作知识、安全意识不高、没有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根本原因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欠缺,根源来自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企业安全文化的欠缺。为此,从监管部门、企业、媒体和个人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推动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国财 《建筑安全》2000,15(8):30-32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为什么接连发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中 ,“同类事故” (如煤矿生产中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冒顶、片帮事故 ;建筑施工中的高空坠落事故 ,坍塌事故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等等 ) ,为什么长期重复发生?这难道是不可避免、不可改变的吗?回答是坚定的 :不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 :在人类社会中除在特殊情况下 ,新发生的、不可预见的意外事故 ,是不可避免的之外 ,绝大多数事故 ,均是可以避免的。这是因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同样 ,人类社会中的安全与事故 ,以及怎样预…  相似文献   

7.
闫高峰 《门窗》2013,(6):337+343
本文主要对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这类事故的产生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这些研究结果对减少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析项目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海春 《建筑安全》2007,22(3):59-60
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电气安全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火灾、机械事故等等,其中施工机械安全事故常见多发,因此其安全管理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管理内容之一。我公司通过多年现场施工经验的积累,总结了一些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借此和广大同仁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9.
安全管理工作,涵盖面很广,涉及到许多领域的许多知识,也包含方方面面得人和事物。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安全管理的范畴内,每一事情都涉及安全,所以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从目前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看,有些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徘徊于传统的事后管理阶段,平时主要任务搞检查,事故发生后搞追查。安全管理工作随着事故的变化而变化,受事故影响较大,呈波浪状发展。安全管理工作也一紧一松,跟在事故的后面,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已发生的事故来教育群众,不知道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来指导人们对尚未发生的事故从本质上做到超前有效预防和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事前警示。据估算,每次事故造成的损失都在数十万或百万元以上,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对某化工仓储企业丁烷罐区进行安全评价,得出了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火灾爆炸指数(F&EI)、危险等级、暴露半径、暴露面积、暴露体积等数据。计算分析表明,在安全措施补偿前火灾F&EI高达168,危险等级为“非常大”,暴露区域半径达到43m;经过安全措施补偿后,F&EI为92,危险等级降为“较轻”,暴露半径降为23.6m。这充分说明采取的安全措施是适用的,它有效降低了丁烷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概率。最后采用荷兰应用科研院[TNO(1979)]数学模型R=C5(NVHc)^1/3,对该罐区可能发生蒸气云爆炸事故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泄漏量下的各损害等级的损害半径,为化工企业的事故风险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燃油供应企业终端的安全生产经营,加油站事故的分析和管理已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从加油站经营流程出发,通过全面分析加油站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常见事故的风险和措施,借助故障树重点分析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总结出其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管理的薄弱环节是油气泄漏和火花的产生,这也是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方向和重心。从人、物、环境和管理因素出发,结合Bowtie模型总结成直观、明晰的加油站事故Bowtie图,为全面了解加油站事故发展,加强风险管理,为减轻事故后果、避免事故发生、定量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便于加油站终端的风险交流和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在正常生产储运中和事故情况下 ,因排放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或蒸气可能带来的火灾爆炸危险 ,本文阐述了在工艺上和设计上安全排放应采取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客车事故频频发生,由此导致的火灾起数和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们在乘坐客车遇到突发性事故时,应掌握以下规则,以确保自身安全:1、遇到事故,车门是乘客首选的逃生通道。若车门无法打开或车厢内过于拥挤  相似文献   

14.
砖瓦窑炉属于热工设备,危险源多,进入夏季,天气炎热,雷雨增多,发生火灾、崩塌、中暑等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大。调查发现,砖瓦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制度不落实、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和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夏季刚到,国内安全生产事故就不断发生。5月31日下午,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共有80个储粮货位表层过火,火灾共造成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量转移理论、多米诺效应理论等相关理论对地铁火灾二次事故概念进行界定;将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分为孕灾环境的不稳定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三个子系统,并建立地铁火灾二次事故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思想的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对地铁火灾二次事故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事故致因理论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宝林 《建筑安全》1999,14(9):36-39
事故致因理论是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从而由此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和对策的理论,可以说这是指导企业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们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如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论、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论。本文主要对海因里希事故连锁论和博德事故连锁论进行对比研究,希能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假定某地铁站到站列车发生火灾,利用Pathfinder软件研究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将人员疏散必需时间与《地铁设计规范》中的站台层事故疏散时间和假定列车火灾不同工况下的人员疏散可利用时间进行对比,发现人员能够在规范规定的6min内离开事故层,满足规范要求。对比假定火灾工况,当机械排烟系统失效时,人员无法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均有效的情况下,人员虽然能够在可利用时间内完成疏散,但安全裕量较小。建议防排烟设计考虑消防设备失效时烟气对人员疏散的影响;适当增大排烟量并保证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肖方 《中国消防》2022,(1):14-15
<正>日前,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刻吸取有关事故教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民众抵御火灾的能力,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10起典型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9.
城市燃气是优质燃料.它在保护环境.减轻污染.方便生活.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诸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燃气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燃气管网敷设范围的不断拓宽和燃气供气压力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燃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燃气管网运行安全越来越受到燃气管理企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纵观国内外各起燃气事故.除了人为因素以外.其他事故原因不外乎管道腐蚀穿孔.管道受外力破坏发生燃气事故和违章占压燃气管道无法进行正常的维修保养从而发生燃气事故三类。现针对以上三种管网运行威胁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正一 《建筑安全》2020,35(5):29-31
文章介绍了4起施工现场典型触电事故案例,笔者从建设单位角度介绍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各参建方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督促工程项目各参建方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人员触电事故及电气设备事故发生,确保工程项目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