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纳米金刚石(ND)进行羧基化处理以提高其分散性,然后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羧基化ND负载Fe2O3的催化剂。利用XRD、TG、BET和TEM对该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DSC研究其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ND经过羧基化处理后,在水中的分散性大幅度提高。沉淀法制备了直径5 nm、长50 nm的Fe2O3包裹或附着于ND的负载型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对AP高温热分解的催化效果优于单一的Fe2O3或ND。当Fe2O3和ND的质量比为5∶1、在AP中添加质量分数2%的复合催化剂时,AP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约30 ℃,ND负载Fe2O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协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降低反射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所追求的。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直径为30~40μm,厚度为70~200 nm的Fe3O4纳米片,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结晶度良好。改变Fe3O4纳米片含量,喷涂制备的Fe3O4/MXene/WPU复合膜的反射值能低至4.3 dB,反射功率(R)从0.81降至0.63,透射功率(T)仅为10-3数量级。同样,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直径为180~200 nm、分散性良好的Fe3O4纳米微球。同等Fe3O4含量下纵向对比发现,含Fe3O4纳米片的复合膜电磁屏蔽性能稍高于含Fe3O4纳米球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Fe3O4的催化活性, 制备了磁性CeO2/Fe3O4复合纳米粒子, 构成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 催化降解水环境中的氧氟沙星抗生素。研究了CeO2含量、H2O2浓度、pH等因素对CeO2/Fe3O4非均相催化活性的影响, 并通过溶出铁离子测定、动力学拟合等方式对反应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 CeO2/Fe3O4较Fe3O4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 氧氟沙星的降解率随CeO2含量、H2O2浓度和溶液酸度的增加而提高, 当H2O2浓度为100 mmol/L 以及pH为3时, CeO2/Fe3O4(摩尔比=0.780)-H2O2体系催化降解氧氟沙星的效果最佳。CeO2/Fe3O4体系催化降解氧氟沙星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反应机理主要为催化剂表面的催化反应, 同时CeO2产生氧空位的电子转移对Fe3O4的催化反应起到协同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Fe3O4 纳米复合粒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酞菁镍(N iPc) 2Fe3O4 纳米复合粒子, 研究了其化学稳定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 iPc 在Fe3O4 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 并且它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化学键。N iPc 复合层可有效地保护Fe3O4 纳米粒子不被空气氧化, 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 并降低了其矫顽力。   相似文献   

5.
用水解沉淀法合成了纳米Fe3O4粒子,并在其悬浮液中原位包覆聚苯胺,制备出纳米Fe3O4/聚苯胺复合粒子。研究了两种纳米粒子在交变磁场下的发热性能,对它们在定向集热治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纳米Fe3O4粒子的粒径为10~30nm,表面包覆聚苯胺后,复合粒子的粒径为30~50nm。纳米Fe3O4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50.05Am2/kg,矫顽力为10.9kA/m;纳米Fe3O4/聚苯胺复合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6.34Am2/kg,矫顽力为0。在10mg/mL的生理盐水悬浮液中,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30min后,纳米Fe3O4粒子悬浮液的温度为63.6℃,纳米Fe3O4/聚苯胺悬浮液的温度为52.4℃,二者均达到了医学上定向集热治疗肿瘤用热籽的发热要求,是很有应用前景的医用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6.
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再通过离子强度调控法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Fe3O4/GO),最后用共沉淀法制得Fe3O4/GO/CeO2复合纳米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与Ce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GO上。研究了Fe3O4/GO/CeO2复合纳米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由于Fe3O4纳米颗粒有着磁性的性质,易回收分离,具有再生利用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e3O4/GO/CeO2复合纳米材料循环5次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仍在95%以上。因此,Fe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α-Fe2O3、β-Fe2O3和γ-Fe2O3为催化剂的类Fenton试剂溶液氧化吸收NO的过程,分析了3种Fe2O3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机理。脱硝性能测试结果表明:γ-Fe2O3的活性最好,在H2O2浓度为1.5 mol/L、催化剂浓度为20 mmol/L、pH值为5以及反应温度为55℃等条件下,γ-Fe2O3的脱硝率可达87.5%。机理研究表明:3种Fe2O3催化H2O2分解湿法脱除NO的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循环,H2O2催化分解的主要产物是·OH。活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Fe2O3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NO的脱除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γ-Fe2O3的活性最高是由于比表面积大、分散性高和表面的Fe2+含量更多,而β-Fe2O3的活性高于α-Fe2O3是由于表面的氧空位含量更多。  相似文献   

8.
Fe3O4/ 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Fe3O4 纳米粒子, 采用乙醇对Fe3O4 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处理, 使其表面有机化, 然后通过乳液原位复合制备Fe3O4 / 聚吡咯复合材料。利用TEM, XPS, 四探针测试仪和震荡磁力计对其进行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 经醇处理的Fe3O4 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 Fe3O4 纳米粒子被包覆在聚吡咯层内, 包覆层厚度为10 nm 左右, 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磁性能, 电导率e= 7. 69 s/ cm~13. 6 s/ cm, 饱和磁强度Ms= 12. 06 emu/ g~24. 38 emu/ g, 矫顽力Hc= 11 Oe~41 Oe。其环境稳定性明显优于纯聚吡咯。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2WO6催化剂,并以Fe2O3对Bi2WO6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复合光催化剂Fe2O3/Bi2WO6。采用XRD、DRS等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氙气灯为光源(λ>420m),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光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与Bi2WO6相比,Fe2O3/Bi2WO6的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其中,Fe2O3含量为0.5%的Fe2O3/Bi2WO6的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条件下,以共沉淀法合成Fe3O4,再以正硅酸乙酯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制备出Fe3O4复合材料(Fe3O4-SiO2-NH2)。采用FT-IR、VSM和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T=55℃、t=60 min、Cd2+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1、Fe3O4-SiO2-NH2的添加量为0.1 g时,该材料对Cd2+的吸附容量为71.4 mg·g-1。其吸附动力学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热力学更适合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Fe3O4-SiO2-NH2吸附Cd2+后洗脱再生,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其对Cd2+的去除率仍然大于70%。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球磨分散法和熔融共混法制得纳米Sb2O3/溴化环氧树脂-聚丙烯(BEO-PP)阻燃复合材料试样。采用XRD、DSC、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纳米Sb2O3/BEO-PP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球磨法改性后的纳米Sb2O3颗粒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和黏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纳米Sb2O3颗粒的加入可改善PP基复合材料的强韧性;随着纳米Sb2O3质量分数的升高,纳米Sb2O3/BEO-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PP基体的结晶度逐渐增高;当纳米Sb2O3颗粒添加量为2wt%时,纳米Sb2O3/BEO-PP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Fe3O4-rGO/GCE)电极,用于多巴胺(DA)的检测。采用SEM、TEM和循环伏安对纳米Fe3O4-rGO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DA在纳米Fe3O4-rGO/GC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较裸GC电极和rGO修饰(rGO/GC)电极,由于纳米Fe3O4与rGO的协同作用,纳米Fe3O4-rGO/GC显著增大了Fe3O4-rGO/GC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氧化峰电流强度ipa。DA的浓度在6.0×10-8~2.0×10-6 mol/L和2.0×10-6~8.0×10-5 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强度ip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4.0×10-9 mol/L(信噪比S/N=3)。抗坏血酸和尿酸共存物几乎不干扰DA的测定,选择性高。Fe3O4-rGO/GC修饰电极用于盐酸DA注射液中的DA含量测定,获得结果较好,回收率为97.1%~103.9%。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聚合与热亚胺化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纳米Al_2O_3粒子质量分数的纳米Al_2O_3/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通过SEM、TEM、XRD、FTIR、LCR数字电桥、高压电源及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纳米Al_2O_3/PI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l_2O_3粒子在均匀地分散在PI基体中;当纳米Al_2O_3粒子质量分数为8%时,纳米Al_2O_3/PI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和拉伸强度均达到了最大值;纳米Al_2O_3/PI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随纳米Al_2O_3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将纳米ZnO粉末和Al粉球磨后冷压成Al-ZnO预制块,然后将其加到Al-Zn-Cu熔体中进行Al-ZnO原位反应,制备出纳米Al2O3颗粒增强Al-Zn-Cu基复合材料。能谱面扫描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纳米Al2O3颗粒和Al2Cu析出相两种颗粒/析出相组成。纳米Al2O3颗粒通过异质形核和晶界钉扎,细化了Al-Zn-Cu合金晶粒组织和Al2Cu析出相。原位纳米Al2O3颗粒的生成提高了基体合金的拉伸性能,轧制+热处理使Al2O3/Al-Zn-Cu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相同处理的基体合金提高约100%,总伸长率提高约98%。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聚苯乙烯(PS)胶晶球模板法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3DOM)α-Fe2O3薄膜骨架, 再利用磁控溅射将Al沉积到3DOM α-Fe2O3骨架上得到核/壳结构的Fe2O3/Al纳米铝热复合薄膜。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 纳米Al均匀地附着在α-Fe2O3骨架表面, 骨架孔结构由原先的近圆形转变为Al沉积后的类菱形, 孔壁的厚度从32 nm增加到100 nm; 采用X射线能谱(EDS)对Fe2O3/Al纳米铝热薄膜的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显示铝热薄膜在490℃开始反应, 经历固-固和固-液两个反应阶段, 总放热量达到1374.7 J/g; 使用激光点火器对铝热薄膜进行点火, 薄膜飞溅出火花并伴有明亮刺眼的亮光, 整个发火时间达2.6 ms, 显示其能被点火并发生自蔓延反应, 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点火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叠层模压法制备了纳米Al2O3-碳纤维织物多尺度增强聚酰胺基(nano Al2O3-CFF/PA6)复合材料层压板。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同步热分析仪(TGA/DSC)和FTIR,研究了模压温度、压力和纳米Al2O3加入量等因素对nano Al2O3-CF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模压温度为230℃、模压压力为3 MPa和保压时间为15 min时,CFF/PA6层压板的弯曲强度为250.3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87.6 MPa,平行层厚方向的冲击强度为41.2 MPa,垂直层厚方向为9.6 MPa。当基体中的Al2O3含量达到6wt%时,nano Al2O3-CFF/PA6层压板的弯曲强度为387.6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35.7 MPa,平行和垂直层厚方向的冲击强度分别为80.3 MPa和25.6 MPa。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分散和热压烧结制备了短切碳纤维(CFs)/Fe3Al-Al2O3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电化学镀Cu和化学气相沉积SiC对CFs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Cu镀层和SiC涂层对CFs/Fe3Al-Al2O3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相组成、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修饰的CFs在Fe3Al-Al2O3基体中受到严重侵蚀,CFs/Fe3Al-Al2O3复合材料致密度低,抗弯强度仅为239.0 MPa,与Fe3Al-Al2O3强度相当;表面镀Cu可有效保护CFs不被侵蚀,同时提高了CFs/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性和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但断裂过程中纤维拔出较短;CFs表面沉积SiC的CFs/Fe3Al-Al2O3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致密,表面涂层完整,且与纤维及基体之间结合力相当,断裂过程中,涂层既可随纤维一起拔出基体,也可与CFs分离而留在基体之中,SiC涂层与纤维及基体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纤维脱黏和拔出,从而促进CFs/Fe3Al-Al2O3复合材料韧化所需的渐进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实现口腔修复体的美学修复效果,采用掺杂不同含量Fe2O3(0.01wt%~0.09wt%)和Al2O3(0.1wt%)的3 mol% Y2O3稳定的ZrO2(3Y-TZP)粉体为原料,经过铺粉、压制、烧结等工艺制得色度渐变的多层陶瓷结构Al2O3-Fe2O3/3Y-TZP梯度复合陶瓷。对该梯度复合陶瓷的色度分布、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了Fe2O3和Al2O3的掺杂对3Y-TZP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Al2O3-Fe2O3/3Y-TZP梯度复合陶瓷色度由红黄向白色沿成分变化方向呈梯度变化,与天然牙齿色度分布规律一致;力学性能呈梯度变化并从无色端到有色端逐渐降低,但仍满足牙科使用需求(≥ 800 MPa);在无色瓷层中掺杂微量Al2O3(0.1wt%)可以改善Al2O3-Fe2O3/3Y-TZP梯度复合陶瓷的烧结性能,避免在预烧结过程中发生开裂。微量Fe2O3和Al2O3的掺杂会促进其在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及晶粒长大;微量Fe2O3(0.01wt%)和Al2O3(0.1wt%)的掺杂有助于提高3Y-TZP陶瓷的挠曲强度,然而随着Fe2O3掺杂量的继续增多(≤ 0.09wt%)挠曲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Fe3O4-MWCNTs(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粒子,加入环氧树脂(EP)中,在0.6 T的弱定磁场下固化成型。采用TEM研究其定向程度及分散性,并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差热分析和导热率测试。结果表明,MWCNTs表面包覆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Fe3O4-MWCNTs复合物按照首尾衔接的方式沿着磁场方向定向排列。Fe3O4-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于Fe3O4-MWCNTs轴向导热率低于平行方向的导热率,Fe3O4-MWCNTs的加入对于平行方向的导热率影响不大。Fe3O4-MWCNTs的加入使环氧树脂的储能模量变小,损耗模量变大,损耗因子均大于纯环氧树脂,表现出良好的阻尼性能。当Fe3O4-MWCNTs与EP质量比为0.3%时,损耗因子在20 ℃的温域内大于0.7,最高值达到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