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污水污泥生产生物炭并应用于土壤改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固定重金属、增加土壤生物量等效果。为了深入评估污水污泥基生物炭在土壤应用中的可行性,论述了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与性质,探讨了污泥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污泥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危险,并对污泥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对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土壤修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污泥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同时也含有重金属成分,对于污泥中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的含量情况,汇总并分析了国内90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质数据后,得出结论:总体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质是适合土地利用的,重金属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Hg、Ni、Cd、Zn、Cu、Cr、Pb、As、B;建议在开展污泥土地利用工作的同时,应探索创新排水管理模式、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技术,以及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是解决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污染风险以及有机污染风险3方面综述城市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城市污泥利用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污泥施用年限的长短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高低关系不明显,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污泥施用量和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在正常...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来源、危害及处置进行讨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Zn、Pb、Cr、Hg含量均符合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泥农用控制标准,Cd、Cu含量略高于该标准;依据重金属元素在污泥中的主要存在形态,讨论了污泥排放对环境的潜在风险;提出固定或沥滤处理可用于污泥处置,固定处理法相对经济,操作简便,更易推广。  相似文献   

5.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吸附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为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与处置和“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水厂的污泥的最佳活化温度不同,昆明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泥最佳活化温度为300℃,第三、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泥为400℃;对于污水厂污泥制备的生物炭对镉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模型拟和结果表明Freundllch模型在大部分温度下均具有比Iangrmuir模型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沥滤污泥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Hakanson指数法对沥滤前后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菌)对Cu、Cd的脱毒作用优于氧化硫硫杆菌(A.thiooxidans菌)。沥滤后污泥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能下降91.0%以上,且A.ferrooxidans菌沥后污泥的潜在生物毒性最弱,其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84.75,是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重金属工程应用的适合菌种。  相似文献   

7.
施用污泥堆肥对滩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堆肥中富含有机质营养成分,可改良土壤,同时要防止重金属和病原菌等可能引起的污染。为评价污泥堆肥作为土壤改良基质的可能性,本试验系统进行了上海曲阳水质净化厂污泥堆肥/滩涂土混配土的理化性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与滩涂土混配后,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指标得到改善;营养得到补充,肥力提高明显;混配土中未见病原菌污染问题,污泥堆肥施加比例控制在30%(干重计)以内时,也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混配土可以满足农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贵港柑桔产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As、Hg、Cd、Cr、Cu、Sc、Pb、Zn 8种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基于农用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GB15618-2018),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该产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r、Ni、Cu、Zn、As、Hg、Pb 7种元素含量均值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元素含量均值(1. 22mg/kg)高于风险筛选值(0. 3mg/kg)。Pb、Zn元素与Hg、Ni元素各自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Cd元素含量有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Cd元素处于较强的风险水平,很强与极强级别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17. 5%和45%。Hg元素中度、强风险级别占比分别为39. 5%、29. 5%,说明该研究区土壤中Cd、Hg元素污染较严重。综合潜在风险指数RI均值为342. 4,属于强生态风险,主要受Cd、Hg元素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某大型污泥填埋场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污泥经重金属稳定化后进行强度改良,而后资源化利用为路基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稳定剂添加量高于1.1%时,所有金属的浸出检出值均低于各自标准限值,实现了重金属稳定化的目标;当按照污泥、素土、生石灰的掺杂比例为10:10:3时,改良后污泥的压实度、最小承载比、有机质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对原油处理系统及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油田污泥中植物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重金属含量较低,低于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通过对其特性的系统分析,发现油田污泥的一些共性,为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重庆玉滩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情况,监测了玉滩湖表层沉积物中Cr、Cd、Pb、Cu和Zn的相对含量,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滩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Cd、Pb、Cu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41mg/kg、0.75mg/kg、46.04mg/kg、66.98mg/kg、131.55mg/kg,Pb和Cu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u(轻度)Pb(轻微)Cd(轻微)Zn(轻微)Cr(无污染);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Pb、Cd含量显著正相关,是玉滩湖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因子;玉滩湖总体的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Cd(中等)Cu(轻微)Pb(轻微)Zn(轻微)Cr(轻微),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泸州市蔬菜地土壤中的p H值、有机质以及重金属(Cd、Hg、As、Pb、Cr、Cu)含量,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Cd、Hg、As、Pb、Cr、Cu的平均含量水平未超过四川土壤背景值土壤。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中土壤污染元素的浓度限值进行评价,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均未超标。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污染或无污染以及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小英  李玉林 《环境技术》2006,24(2):18-20,26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现状及动电技术去除重金属的基本原理,分析动电技术处理土壤中重金属的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动电技术处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泥的资源化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污水污泥的几种处理和再利用的方法.指出污水污泥的再利用即资源化是污泥处理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漆燕  成应向  刘湛  肖亚琼 《四川环境》2011,30(6):104-107
通过对湘江株洲段6个监测断面左右两岸共32个底泥样品重金属Pb,Zn,Cd,As,Hg和Cr质量比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霞湾断面是重金属富集最严重的断面;Cd,Hg和As的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三级标准和长沙-湘潭-株洲3市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含量大部分分布特征为右岸高于左岸;从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看,湘江株洲段各监测断面潜在生态风险都很高;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g〉Cd〉As〉Pb〉Zn〉Cr。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锰矿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壤的影响,选取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矿区土壤p H值、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研究了矿区土壤环境特征;利用单因子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评价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运用Hakanson法评估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分析获得重金属含量与有机质、p H间的相关性。监测分析了该区域土壤中Mn、Cr、Cd、Cu、Zn、Pb金属的含量,整体呈现Cd、Mn污染,污染程度均达到5级;潜在生态风险RI值为1077.79,等级为很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H值与C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柴窝堡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表层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Pb、Cd含量均超出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除湖心区外,Cd在5个监测区域中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中等;其它重金属在5个采样点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各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Cu,Pb与Cd、Cu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4种元素污染源可能相同。柴窝堡湖表层底泥受到Cu、Zn、Pb、Cd污染,需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重金属由底泥进入水相。  相似文献   

18.
对宝鸡千河河道11个监测点底泥的OM(总有机质)、TN(总氮)、TP(总磷)和重金属(Pb、Zn、Cu、Cr、Cd)含量进行了监测,评价了该河道底泥营养盐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底泥中OM浓度为1.25~8.48g/kg,TN浓度为0.14~1.92g/kg,TP浓度为0.41~1.02g/kg;营养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底泥有机指数总体上处于清洁水平,但部分监测点有机氮污染相对严重,应注意对外源氮的控制;重金属Pb浓度为15.1~49.1mg/kg,Zn浓度为51.1~171.9 mg/kg,Cr浓度为7.86~43.5 mg/kg,Cd浓度为0.09~0.88 mg/kg,Cu浓度为3.64~19.5mg/kg;底泥中Pb、Zn、Cd的平均含量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底泥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46.1,存在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底泥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高,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研究进展与去除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十一五"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我国污泥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国际上的经验表明土地利用是污泥最终处置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属成为其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重金属的环境危害不仅仅取决于其总量,更取决于重金属存在形态。目前,Tessier分步提取法作为主流的污泥重金属划分方法,取得了广泛应用,该法将污泥中的重金属分成5种形态,分别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本文以此为基础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污泥重金属稳定和去除方法的原理及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重金属稳定及去除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杜波 《四川环境》2020,39(5):113-118
通过对钒钛磁铁矿尾矿库周边农用土壤的采样调查,测定了6种重金属(Cr、Ni、Pb、Cd、Hg、As)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探讨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但Cr、Ni、Cd、Hg等重金属平均值高于四川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评价显示土壤中各采样点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各监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水平;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来看,尾矿库周边农用地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强弱顺序为Hg>Cd>As>Ni>Pb>Cr,研究区整体处于中等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