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植物群落学的样方调查与统计 ,运用植物所在群落层片中的重要值和确定群落各层的优势种或优势种组的方法 ,把桃源洞风景区的植被分 4个植被型、10个群系 ,最后对植物群落的组成、成份、结构作了分析 ,并对该风景区植被的改造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景观照明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针对城市公园景观照明,结合人的视觉特点、心理感受,研究人在这类场景中的视觉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对视觉场景进行主观评价实验,确定城市公园景观照明主景与背景的亮度比以及光色对主背景亮度的影响,为以后有关景观照明的设计研究工作提供定量化建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现有山地城市公园的夜间照明系统存在建成年代久远更新不够,注重其美观性而忽略了对犯罪预防功能要求的考虑等问题。文章以重庆市城市公园犯罪案件为基础,以景观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学理论(CPTED)中"领域感"要素为调研内容,总结城市公园环境与犯罪案件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以犯罪预防为目的,结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半柱面照度理论,探讨适用于中国山地城市公园夜间犯罪预防的照明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公园的特点,从供配电系统、接地保护、景观照明、信息系统、电气外线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公园的电气设计要点。提出要结合城市公园实际项目,进行城市公园的具体电气设计,以期为类似城市公园项目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激光雷达在电力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现阶段采取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方式的超高压电力线路测量,仍存在无法穿透植被覆盖地区直接获得地面高程,也不能准确测量植被高度的问题。激光雷达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激光雷达能够穿透植被覆盖层,而且有的激光系统集成GPS、IMU等设备,可以快速获取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植被高度数据,是工程测绘的全新手段。中南电力设计院于2006年5月在罗平至百色二回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工程中,运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了生产实验,并且同常规勘测设计模式进行比较,实践结果表明激光雷达系统的精度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由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电能,运用单片机原理,对植物生长的光强进行控制,并根据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优效益,可以调节出不同比例的红蓝光,使植物生长进行最大效益的光合作用。该设计可改善植物的生长周期,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沙棘植物对水流表面流速横向分布影响的PIV野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渠中植被可以增大水流阻力、雍高水位并改变水流的横纵向流速分布.应用先进的PIV技术,在野外大型试验场,开展了沙棘柔性植物对水流特性影响的野外试验.根据实验数据,本文分析与讨论了沙棘柔性植物对水流表面流速沿横向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恒定非淹没流作用下,无沙棘植物的对比段表面流速横向分布符合对数型顺"流舌"的光滑型态,沙棘柔性植物丛内的表面流速沿横向则呈现出反"流舌"型态,并沿整个断面的分布并不光滑,表现出沙棘植物对水流明显的阻力效应.在流出柔性植物后的对比段中,流速沿程增大,沿横向分布也开始逐渐恢复到无植物时的状态.这些对于研究河道植被阻力及滞流拦沙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实践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州温泉公园植物照明现状的分析,提出其现存问题,并总结所采用的植物景观照明手法,丰富园林植物照明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生态型服务的产生背景,分析了现阶段开展生态型服务可能遇到的困境,并从服务环境、服务内容和服务队伍几方面出发,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型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有关植被的水力学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对于淹没植被,现有的研究一般认为植被表层水流仍满足对数分布.但在浅水情况下,表层水流流速明显偏离对数规律.本文首先通过改变表层水深、植被杆径和密度,开展了淹没植被浅水明渠流多工况水槽实验,并运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垂线流速分布进行了测量;然后结合Prandtl...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三角形网格,耦合二维浅水控制方程、泥沙输移方程、河床变形方程建立平面二维溃坝波数学模型。水动力和连续方程均采用浑水方程,考虑了植被对水流、泥沙输移及床面冲淤变化的影响。水动力模型应用二阶精度的Roe格式近似Riemann解计算网格界面的通量,能够精确模拟干湿界面的动边界问题,将静水压力项和植物拖曳力项作为源项反映在动量方程中。应用模型对4个算例进行模拟,并结合实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平面二维溃坝水动力、泥沙耦合数学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复杂计算域的溃坝水流演进及床面变形问题。通过对有植被算例的模拟分析发现,滩地种植植物能减少植被区的流速和溃坝波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同时也会降低有植被区河道的泄洪能力,导致洪水在上游区水位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弯道对含植被群河道水流结构的影响,本文在180°U型弯道水槽中进行试验,采用圆形竹筷模拟低密度植被群,圆柱体模拟高密度植被群,运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量三维流速,不同密度植被群放置于水槽相同位置,对比分析弯道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植被群上游调整长度及其稳定尾流区长度受弯道影响发生了明显调整,植被群密度的影响仅作用于植被群尾流结构,包括其中垂向湍动能的差异。植被群后出现植被群直径尺度的涡,使纵向湍动能分布出现波峰,峰值大小受弯道影响;植被群在弯道中所处位置越后,峰值越小。湍流谱分析中验证了此现象,并发现弯道作用使得植被群后小尺度涡增多,从而使得植被群后较小湍动能峰值的大小不随植被群放置位置改变。  相似文献   

13.
《照明设计》2006,(5):16-16
在北二环的南侧,从雍和宫到旧鼓楼大街的北口,刚刚完成了北二环城市公园(东城区段)的建设。这是一个约长2km,宽30m的带状绿化公园。用连绵的植物来唤起对旧时城墙的回忆是景观设计的目标。照明力图将景观设计的构思在夜晚得以延续,同时创造出一个更舒适、更多层次、必要时给人更多兴奋感受的视觉环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相似文献   

14.
植物工厂设施装备智能化是提高种植质量的重要途经,针对病虫害防治及现场管理也是推广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本文探讨了LED光照智能系统的病虫害防治装置设计要素,如图像采集、紫外杀菌、激光切割、灯光诱虫等技术综合运用,为植物工厂病虫害的智能防治拓展提供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强盛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植物景观照明设计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但是,植物景观照明设计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因为灯光设计不合理而产生能源浪费问题、光污染问题,以及植物选配不合理,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植物景观照明光构成设计中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设计流程。为此,文章在研究分析植物景观照明光构成设计与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之间关系基础上,探讨植物景观照明光构成在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中的方法和程序,为今后的植物景观照明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岸坡的护理、湿地的设计与管理及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植被水力学的研究成果呈指数性增长。目前的研究侧重于植被对水流的影响,而有关植被对泥沙运动影响的成果很缺乏。文章结合作者近期的工作,对在水力学与泥沙研究中有关植被对水流特征长度、床面粗糙度、流速分布、泥沙起动、推移质输沙率及悬沙浓度等的影响进行讨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流流经二维淹没植被主要阶段可分为:上游调整阶段、初始调整阶段、混合层发展阶段、边界层发展阶段和出流区阶段。当植被长度有限,远小于水流充分发展所需的植被长度时,植被对水动力特性影响的重点区域转移到植被下游。因此有必要对有限长淹没植被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本文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有限长淹没植被对流速、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的影响,利用植被层平均流速发展模型对植被出流流速进行了估算,同时利用剪切层线性发展理论对植被下游流速恢复长度LR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相同长度时,较密植被对应的流速恢复长度较小,下游雷诺应力和紊动能的最大值较大。最大雷诺应力位置Lm与流速恢复长度LR基本相等。相同密度时,较长植被对应的流速恢复长度较小,下游紊动能和雷诺应力最大值较大。最后,利用有限长淹没植被的水动力学特性研究成果对防护林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岸坡的护理、湿地的设计与管理及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植被水力学的研究成果呈指数性增长。目前的研究侧重于植被对水流的影响,而有关植被对泥沙运动影响的成果很缺乏。文章结合作者近期的工作,对在水力学与泥沙研究中有关植被对水流特征长度、床面粗糙度、流速分布、泥沙起动、推移质输沙率及悬沙浓度等的影响进行讨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弃渣集中堆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工程结束后需要对渣场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本文根据我国水电建设集中的黄河上游地区两个分别完成5年和10年的渣场植被恢复情况,结合渣场地貌特征的变化,通过植被调查并与天然植被相比较,分析了渣场生态修复对植被分布以及种群演替过程的影响,并评价了人工抚育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位于沟壑区的渣场形成了能够拦蓄坡面径流的平坦台地,改善了植物生长的水肥条件;修复区内乔木和灌木生长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及生长状况均明显优于附近天然坡面.同时,水肥条件的改善增加了能够支持的总生物量,使得修复区能够快速建立灌木及草本植物的优势种群.人工抚育措施(灌溉和围栏)对于修复区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围栏对于减少牲畜对植被的啃食、加快地面有机物的积累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研究认为,对于渣场的生态修复措施不仅能够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形成优于当地自然坡地的生境.  相似文献   

20.
陈小伟 《浙江电力》2000,19(4):61-62
丽水处于四面群山环抱中的低山丘陵盆地 ,属于亚热带气候区 ,森林植被十分丰富 ,目前绝大部分已成为天然次森林和人工林 ,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丽水地区送电线路所经地区大部分位于山区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塔基开挖 ,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维护道路的修建等 ,都将产生弃渣。在无适当的防治措施下 ,将弃渣随意倾倒 ,在山地将产生“滚坡”问题 ,导致一定程度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影响周边的植物生长 ,造成附近河道的淤积。为了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树木植被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