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能充分利用特征间的内在联系,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可分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训练深度网络模型对大量标记样本的需求限制了此类方法的应用.将迁移学习思想引入遥感影像分类以减少对标记样本数量的需求.具体研究目标图像中每类只有一个标记样本的情况.通过对目标图像分割得到的同质区扩增目标域的训练样本数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深度孪生卷积神经网络减少源域图像与目标域图像的分布差异,实现对目标高光谱图像的最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同质区和孪生卷积网络的结合可提高半监督迁移学习分类的效果,较好地解决跨区域的高光谱图像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仅利用少量标记点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图像分割获得的同质区增加训练样本数目;借助这些增加的样本训练初始分类器并预测所有未知点的初始类别;将每一初始类别聚集为适当的类簇,以类簇号作为伪标签对深度卷积网进行预训练;最后利用经过同质区增加的训练样本精调预训练深度卷积网。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可以在仅用少量实际标记样本的情况下成功地训练深度卷积网,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经典迁移学习算法,迁移成分分析(TCA)已在多种不同的领域得以应用。然而,由于涉及大的矩阵运算,TCA尚无法直接用于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该研究利用影像同质区信息对传统的迁移成分分析思想进行改进,以随机选取的一点代表一个目标域同质区斑块实现一次迁移成分分析及分类,用同一斑块中像素多次分类结果的众数作为目标域同质区斑块的共同类别。对两组高光谱图像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深度贝叶斯主动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标记样本获取费时费力,无标记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以及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结合难等问题,结合贝叶斯深度学习与主动学习的最新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贝叶斯的主动学习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利用少量标记样本训练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与贝叶斯方法结合的主动学习采样策略从无标记样本中选择模型分类最不确定性的样本,选取的样本经人工标记后加入到训练集重新训练模型,减小模型不确定性,提高模型分类精度。通过PaviaU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少量的标记样本下,提出的方法比传统的方法分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光谱图像空间信息利用不足、标记样本数量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网络和堆栈稀疏自编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基于迁移学习的思想,利用预训练好的全卷积网络FCN-8s,挖掘图像潜在的多尺度几何结构特征;选取其特征的像素邻域信息,采用拼接融合的方法与原光谱信息进行融合;利用堆栈稀疏自编码网络完成最终的多尺度空谱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样本空间特征利用不足的问题。将深层残差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运用到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利用深层残差网络更深的网络结构,挖掘样本邻域空间中的深层特征,实验证明此特征具有更好的可分性。同时,针对深层卷积网络有监督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有标签样本不足导致的过拟合现象,提出基于深度迁移学习方法的训练策略,通过迁移网络在另一相关数据集中训练得到的网络浅层卷积核参数,再使用目标数据集对深层卷积核参数进行微调,提高了残差网络在少量有标签样本情况下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任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通常要求大量人工标记数据,模型训练成本很高.因此,领域自适应等小样本学习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常,域适应方法利用源域的经验知识也仅能一定程度降低对目标域标记数据的依赖,因此可以引入主动学习方法对样本价值进行评估并做筛选,从而进一步降低标记成本.本文将典型样本价值估计模型引入域适应学习,结合特征迁移思路,提出了双主动域适应学习算法D_Ac T(Dual active domain adaptation).该算法同时对源域与目标域数据进行价值度量,并挑选最具训练价值的样本,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了模型对标签数据的需求.具体而言,首先利用极大极小熵和核心集采样方法,用主动学习价值评估模型挑选目标域样本,得到单主动域适应算法S_Ac T (Single active domain adaptation).随后利用损失预测策略,将价值评估策略适配至源域,进一步提升迁移学习知识复用有效性,降低模型训练成本.本文在常用的四个图像迁移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将所提两个算法和传统主动迁移学习及半监督迁移学习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双主动域适应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计算机辅助诊断是临床诊断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然而在多机型超声影像的应用现状中,单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面临难以从不同数据源中提取样本特征的问题,导致模型在区分多源数据方面性能欠佳。为提升单一深度模型在多源数据的泛化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无监督域自适应网络。方法 将深度对抗域适应方法应用于多源甲状腺超声影像分类任务,通过生成对抗思想提取源域图像与目标域图像的域不变特征,提出一种多级对抗域自适应网络(multi-level adversarial domain adaptation network, MADAN)。将元优化(meta-optimized)策略引入对抗域适应的学习中,将域对齐目标和样本分类目标以协调的方式联合优化,提升了模型对无标记目标域数据的分类性能。结果 在包含4种域的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集上实验,与7种经典域自适应方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ADAN在全部迁移任务中取得90.141%的目标域样本平均分类准确率,优于残差分类网络和多种经典域自适应分类网络。融合元优化训练策略后的MADAN在目标域的测试平均准确率提升约1.67%。结论 本文提出的元优化多级对抗域适应网络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9.
针对服装图像分类过程中图像数量过少、需大量人工标注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服装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直接从原始像素中自动学习图像的有效表征,有效减少人工标注的成本,同时,微调预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参数,二次训练数据。实验表明,图像分类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平均分类准确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更为准确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图像诊断,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或活检手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常规超声成像和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征结合方法,提高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类准确率。首先,卷积网络模型在大规模自然图像数据集上完成预训练,并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将特征参数迁移到超声图像域用以生成深度特征并处理小样本。然后,结合常规超声成像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深度特征图形成混合特征空间。最后,在混合特征空间上完成分类任务,实现了一个端到端的卷积网络模型。在1156幅图像上进行实验,所提方法的准确率为0.924,高于其他单一数据源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浅层卷积共享图像的边缘纹理特征,高层卷积的抽象特征与具体的分类任务相关,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解决数据样本不足的问题;同时,弹性超声影像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病灶硬度进行客观的量化,结合常规超声的纹理轮廓特征,二者融合的混合特征可以更全面地描述不同病灶之间的差异。所提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良恶性分类,减轻患者痛苦,给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辅助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