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混合属性离群点检测问题,提出基于邻域近似精度的混合属性离群点检测方法。首先,定义异构邻域关系度量来表示混合数据之间的近邻性。然后,定义一种特定的邻域近似精度来构建邻域粒离群度。进而,定义基于邻域近似精度的离群因子及提出基于邻域近似精度的离群点检测(Nighborhood approximation accuracy-based outlier detection,NAAOD)。最后,用UCI数据集对NAAOD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均表明,NAAOD算法对混合属性离群点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局部异常检测算法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度,提出基于Hadoop的分布式局部异常检测算法MRDINFLO。该算法在INFLuenced Outlierness(INFLO)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MapReduce计算框架,将数据点的k近邻、k距离、反向k近邻、局部离群因子的计算并行化处理,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算法在计算各个数据对象之间的距离时采用加权距离,通过引入信息熵来判断离群属性,给离群属性以较大的权重,从而提高了异常检测的准确度。实验在3节点Hadoop集群上进行,输入数据为KDD-CUP 99。当输入数据集大小为500万条时,所提出的MR-DINFLO算法检测准确度为0. 94,检测时间为2 589 s。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高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KNN算法是在基于距离的离群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在大数据集下进行离群点挖掘的算法,然而KNN算法只以最近的第k个邻居的距离作为判断是否是离群点的标准有时也失准确性.给出了一种在大数据集下基于KNN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即在传统KNN方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数据点增加了权重,权重值为与最近的k个邻居的平均距离,离群点为那些与第k个邻居的距离最大且相同条件下权重最大的点.算法能提高离群点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与传统KNN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密度的局部离群因子算法(LOF),需要计算距离矩阵来进行[k]近邻查寻,算法时间复杂度高,不适合大规模数据集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网格查询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算法利用距离目标网格中的数据点最近的[k]个其他数据点,一定在该目标网格或在该目标网格的最近邻接网格中这一特性,来改进LOF算法的邻域查询操作,以此减少LOF算法在邻域查询时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LOGD算法在与原LOF算法具有基本相同的检测准确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降低离群点检测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离群点检测和分析离群模式隐含的特征是离群点挖掘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离群点检测算法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根据离群度检测离群点,难以确定离群点的数量;忽略了与离群点邻接的聚类信息,不能提供解析离群模式的有效证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反K近邻的离群点检测算法,首先定义了一种对密度和维数变化不敏感的共享反K近邻相似度,然后应用聚类方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聚类簇和包含离群点的离群簇,从而获取数据集中的离群点及解析离群点的聚类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反K近邻算法比现有方法更能精确地检测数据集中的局部离群点,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加权KNN的大数据集下离群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茜  杨正宽 《计算机科学》2011,38(10):177-180
传统KNN算法是在基于距离的离群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在大数据集下进行离群点挖掘的算法, 然而KNN算法只以最近的第k个部居的距离作为判断是否是离群点的标准有时也失准确性。给出了一种在大数据 集下基于KNN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即在传统KNN方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数据点增加了权重,权重值为与最近的k个 邻居的平均距离,离群点为那些与第k个部居的距离最大且相同条件下权重最大的点。算法能提高离群点检测的准 确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与传统KNN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邹云峰  张昕  宋世渊  倪巍伟 《计算机应用》2017,37(10):2932-2937
已有的密度离群点检测算法LOF不能适应数据分布异常情况离群点检测,INFLO算法虽引入反向k近邻点集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分布异常情况的离群点检测问题,但存在需要对所有数据点不加区分地分析其k近邻和反向k近邻点集导致的效率降低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局部密度离群点检测算法--LDBO,引入强k近邻点和弱k近邻点概念,通过分析邻近数据点的离群相关性,对数据点区别对待;并提出数据点离群性预判断策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向k近邻分析,有效提高数据分布异常情况离群点检测算法的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LDBO算法效率优于INFLO,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离群检测方法多数源于单个数据集或多数据源融合后的单一数据集,其检测结果忽略了多源数据之间的关联知识和单数据源中的关键信息。为了检测多源数据之间的离群关联知识,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子空间的多源离群检测算法RSMOD。结合[k]近邻集和反向近邻集的双向影响,给出面向多源数据的对象影响空间,提高了离群对象度量的准确性;在影响空间基础上,提出面向多源数据的稀疏因子及稀疏差异因子,有效地刻画了数据对象在多源数据中的稀疏程度,重新定义了相关子空间的度量,使其能适用于多源数据集,并给出基于相关子空间的离群检测算法;采用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集,实验验证了RSMOD算法的性能并分析了源于多数据集的离群关联知识。  相似文献   

9.
胡云  潘祝山  施珺 《计算机工程》2011,37(21):38-39,42
针对传统离群点检测过程中属性多、维度大等问题,结合粗糙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近邻关系的离群约简搜索算法。利用属性约简技术解决对象不相容的问题,并有效缩减离群搜索的属性空间。计算任意点与其他所有点间的距离和,通过计算基于近邻的加权离群因子来判定离群点,并在通用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离群检测算法的搜索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古凌岚  彭利民 《计算机科学》2016,43(12):213-217
针对传统的基于欧氏距离的相似性度量不能完全反映复杂结构的数据分布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密度和流形上k近邻的聚类算法。基于能描述全局一致性信息的流形距离,及可体现局部相似性和紧密度的k近邻概念,通过流形上k近邻相似度度量数据对象间的相似性,采用k近邻的相对紧密度发现不同密度下的类簇,设计近邻点对约束规则搜寻k近邻点对构成的近邻链,归类数据对象及识别离群点。与标准k-means算法、流形距离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处理复杂结构的数据聚类问题,且聚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