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垃圾网页检测过程中轻微的不平衡分类问题,提出三种随机欠采样集成分类器算法,分别为一次不放回随机欠采样(RUS-once)、多次不放回随机欠采样(RUS-multiple)和有放回随机欠采样(RUS-replacement)算法。首先使用其中一种随机欠采样技术将训练样本集转换成平衡样本集,然后对每个平衡样本集使用分类回归树(CART)分类器算法进行分类,最后采用简单投票法构建集成分类器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实验表明,三种随机欠采样集成分类器均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其中RUS-multiple和RUS-replacement比RUS-once的分类效果更好。与CART及其Bagging和Adaboost集成分类器相比,在WEBSPAM UK-2006数据集上,RUS-multiple和RUS-replacement方法的AUC指标值提高了10%左右,在WEBSPAM UK-2007数据集上,提高了25%左右;与其他最优研究结果相比,RUS-multiple和RUS-replacement方法在AUC指标上能达到最优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采样的不平衡数据集算法(BSI)。通过引进“变异系数”找出样本的稀疏域和密集域,针对稀疏域中的少数类样本,提出了一种改进SMOTE算法的过采样方法(BSMOTE);对密集域中的多数类样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欠采样方法(IS)。通过在六种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取得了更高的G-mean值、F-value值、AUC值,有效改善了不平衡数据集的综合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许多领域产生的数据通常具有多个类别并且是不平衡的。在多类不平衡分类中,类重叠、噪声和多个少数类等问题降低了分类器的能力,而有效解决多类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近年来的多类不平衡分类方法的文献,从数据预处理和算法级分类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从优缺点和数据集等方面对所有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数据预处理方法中,介绍了过采样、欠采样、混合采样和特征选择方法,对使用相同数据集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从基分类器优化、集成学习和多类分解技术三个方面对算法级分类方法展开介绍和分析。最后对多类不平衡数据分类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4.
陆宇  赵凌云  白斌雯  姜震 《计算机应用》2022,42(12):3750-3755
不平衡分类的相关算法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的过采样通过重复抽取或者人工合成来增加少数类样本,以实现数据集的再平衡。然而当前的过采样方法大部分是基于原有的样本分布进行的,难以揭示更多的数据集分布特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聚类算法来挖掘数据的分布特征;其次,基于半监督聚类的结果,在属于少数类的簇中选择置信度高的无标签数据(伪标签样本)加入原始训练集,这样做除了实现数据集的再平衡外,还可以利用半监督聚类获得的分布特征来辅助不平衡分类;最后,融合半监督聚类和分类的结果来预测最终的类别标签,从而进一步提高算法的不平衡分类性能。选择G-mean和曲线下面积(AUC)作为评价指标,将所提算法与TU、CDSMOTE等7个基于过采样或欠采样的不平衡分类算法在10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TU、CDSMOTE相比,所提算法在AUC指标上分别平均提高了6.7%和3.9%,在G-mean指标上分别平均提高了7.6%和2.1%,且在两个评价指标上相较于所有对比算法都取得了最高的平均结果。可见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不平衡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5.
如今不平衡数据存在生活中各个领域,如何有效地对其分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过采样与欠采样方法虽然能保证数据的平衡性,但无法克服因数据分布和噪声对数据的分类造成的影响。为了降低数据分布与噪声在集值信息系统中对不平衡数据分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拟单层覆盖粗集的过采样与欠采样相结合的模型。通过拟单层覆盖粗集[DA0]与[DE0]下近似将数据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将属于下近似集的部分用BorderlineSMOTE进行过采样,将不属于下近似集的部分用ClusterCentroids进行欠采样,最终将二者合并即为最终数据集。拟单层覆盖粗集是适用于集值信息系统的高近似质量、快速计算的模型,高近似质量可以使其保留尽可能多的可靠数据来保证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混合处理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噪声数据对BorderlineSMOTE的影响,还能通过ClusterCentroids极大程度地保留被过滤数据的信息完整性。通过相关对比实验,采用ExtraTree、DecisionTree、FGCNN等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集成算法中嵌入代价敏感和重采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混合策略。针对现有混合方法中误分代价计算和欠采样过程较少考虑样本的类内与类间分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度峰值优化的球簇划分欠采样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DPBCPUSBoost。首先,利用密度峰值信息定义多数类样本的抽样权重,将存在“近邻簇”的多数类球簇划分为“易误分区域”和“难误分区域”,并提高“易误分区域”内样本的抽样权重;其次,在初次迭代过程中按照抽样权重对多数类样本进行欠采样,之后每轮迭代中按样本分布权重对多数类样本进行欠采样,并把欠采样后的多数类样本与少数类样本组成临时训练集并训练弱分类器;最后,结合样本的密度峰值信息与类别分布为所有样本定义不同的误分代价,并通过代价调整函数增加高误分代价样本的权重。在10个KEEL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自适应增强(AdaBoost)、代价敏感自适应增强(AdaCost)、随机欠采样增强(RUSBoost)和代价敏感欠采样自适应增强(USCBoost)等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相比,DPBCPUSBoost在准确率(Accuracy)、F1分数(F1-Score)、几何均值(G-mean)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指标上获得最高性能的数据集数量均多于对比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DPBCPUSBoost中样本误分代价和抽样权重定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类任务中的不平衡数据集造成的分类性能低下的问题,提出了类不平衡数据的EM聚类过采样算法,通过过采样提高少数类样本数量,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首先,算法采用聚类技术,通过欧式距离衡量样本间的相似度,选取每个聚类簇的中心点作为过采样点,一定程度解决了样本的重要程度不够的问题;其次,通过直接在少数类样本空间上进行采样,可较好解决SMOTE、Cluster-SMOTE等方法对聚类空间没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少数类样本数量的30%进行过采样,有效解决基于Cluster聚类的欠采样盲目追求两类样本数量平衡和SMOTE等算法没有明确采样率的问题。在公开的24个类不平衡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不平衡数据分析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分类问题已成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不平衡数据过采样策略中人工合成数据边缘化且需要降噪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和局部离群因子(local outlier factor,LOF)的过采样算法。首先对整个数据集进行[K]-means聚类,筛选出高可靠性样本进行改进SMOTE算法过采样,然后采用LOF算法删除误差大的人工合成样本。在4个UCI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平衡数据中少数类的分类能力更强,有效地克服了数据边缘化问题,将算法应用于磷酸生产中的不平衡数据,实现了该不平衡数据的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9.
李克文  杨磊  刘文英  刘璐  刘洪太 《计算机科学》2015,42(9):249-252, 267
不平衡数据的分类问题在多个应用领域中普遍存在,已成为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SBoost,以解决传统分类方法对于少数类识别率不高和分类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采用SMOTE方法对少数类进行过采样处理,然后对整个数据集进行随机欠采样处理,以改善整个数据集的不平衡性,再将其与Boosting算法相结合来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实验对比了5种方法在多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分类效果和分类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识别率和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结果偏向多数类的问题,重采样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传统过采样算法易合成无效样本,欠采样方法易剔除重要样本信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SVM的不平衡数据过采样方法SVMOM(Over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SVM)。SVMOM通过迭代合成样本。在迭代过程中,通过SVM得到分类超平面;根据每个少数类样本到分类超平面的距离赋予样本距离权重;同时考虑少数类样本的类内平衡,根据样本的分布计算样本的密度,赋予样本密度权重;依据样本的距离权重和密度权重计算每个少数类样本的选择权重,根据样本的选择权重选择样本运用SMOTE合成新样本,达到平衡数据集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类结果偏向多数类的问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Most research of class imbalance is focused on two class problem to date. A multi-class imbalance is so complicated that one has litt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multi-class unbalanced data and the ability of some adjusting methods, including resampling (random under-sampling, random over-sampling) and cost-sensitive learning. Then we empirically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ethods for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e which produces better overall classifier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Main works are as below. (1) Cost-sensitive learning is deduced with MetaCost that incorporates the misclassification costs into the learning algorithm for improving multi-class imbalance based on flow ratio. (2) A new resampling model is presented including under-sampling and over-sampling to make the multi-class training data more balanced. (3) The solution is presented to compare among three methods or to compare three methods with original cas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shown on sixteen datasets that flow g-mean and byte g-mean are statistically increased by 8.6 % and 3.7 %; 4.4 % and 2.8 %; 11.1 % and 8.2 % when three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original case. Cost-sensitive learning is as the first choice when the sample size is enough, but resampling is more practical in the rest.  相似文献   

12.
Classification in imbalanced domains is a recent challenge in data mining. We refer to imbalanced classification when data presents many examples from one class and few from the other class, and the less representative class is the one which has more intere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earning task. One of the most used techniques to tackle this problem consists in preprocessing the data previously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This preprocessing could be done through under-sampling; removing examples, mainly belonging to the majority class; and over-sampling, by means of replicating or generating new minority exampl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under-sampling procedure guided by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to perform a training set selection for enhancing the decision trees obtained by the C4.5 algorithm and the rule sets obtained by PART rule induction algorithm. The proposal has been compared with other under-sampling and over-sampling technique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w approach is very competitive in terms of accuracy when comparing with over-sampling and it outperforms standard under-sampling. Moreover, the obtained models are smaller in terms of number of leaves or rules generated and they can considered more interpretable. The results have been contrasted through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s over multiple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集成的非均衡数据分类主动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处理类别非均衡数据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预处理,将数据均衡化之后采取传统的方法加以训练.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过取样和欠取样,然而过取样和欠取样都有自己的不足,提出拆分提升主动学习算法SBAL( Split-Boost Active Learning),该算法将大类样本集根据非均衡比例分成多个子集,子集与小类样本集合并,对其采用AdaBoost算法训练子分类器,然后集成一个总分类器,并基于QBC( Query-by-committee)主动学习算法主动选取有效样本进行训练,基本避免了由于增加样本或者减少样本所带来的不足.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对于非均衡数据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聚类融合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平衡数据分类问题目前已成为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研究热点。文中提出一类基于聚类融合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分类方法对少数类的识别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引入“聚类一致性系数”找出处于少数类边界区域和处于多数类中心区域的样本,并分别使用改进的SMOTE过抽样方法和改进的随机欠抽样方法对训练集的少数类和多数类进行不同的处理,以改善不同类数据的平衡度,为分类算法提供更好的训练平台。通过实验对比8种方法在一些公共数据集上的分类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少数类和多数类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不均衡数据集学习中基于初分类的过抽样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慧  王路  温明  王文渊 《计算机应用》2006,26(8):1894-1897
为了有效地提高不均衡数据集中少数类的分类性能,提出了基于初分类的过抽样算法。首先,对测试集进行初分类,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多数类的有用信息;其次,对于被初分类预测为少数类的样本进行再次分类,以有效地提高少数类的分类性能。使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数据集将基于初分类的过抽样算法与合成少数类过抽样算法、欠抽样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初分类的过抽样算法的少数类与多数类的分类性能都优于其他两种算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单个分类器在不平衡数据上分类效果有限的问题,基于对抗生成网络(GAN)和集成学习方法,提出一种新的针对二类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方法——对抗生成网络-自适应增强-决策树(GAN-AdaBoost-DT)算法。首先,利用GAN训练得到生成模型,生成模型生成少数类样本,降低数据的不平衡性;其次,将生成的少数类样本代入自适应增强(AdaBoost)模型框架,更改权重,改进AdaBoost模型,提升以决策树(DT)为基分类器的AdaBoost模型的分类性能。使用受测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作为分类评价指标,在信用卡诈骗数据集上的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与合成少数类样本集成学习相比,准确率提高了4.5%,受测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提高了6.5%;对比改进的合成少数类样本集成学习,准确率提高了4.9%,AUC值提高了5.9%;对比随机欠采样集成学习,准确率提高了4.5%,受测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提高了5.4%。在UCI和KEEL的其他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平衡二分类问题上能提高总体的准确率,优化分类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本情绪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基本任务。然而,基于不平衡数据的学习使得传统文本情绪分类方法的分类性能降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CNN和EWC算法的不平衡文本情绪分类方法。首先,该方法使用随机欠采样方法得到多组平衡数据;其次,按顺序单独使用每一组平衡数据输入CNN训练,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引入EWC算法用以克服CNN中的灾难性遗忘;最后,把使用最后一组平衡数据输入CNN训练得到的模型作为最终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类性能上明显优于基于欠采样和多分类算法的集成学习框架,且该方法比基于多通道LSTM神经网络的不平衡情绪分类方法在Accuracy和G-mean上分别提高了1.9%和2.1%。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大量数据的产生,不平衡成为众多数据集的显著特点,如何使不平衡数据集得到更好的分类效果成为了机器学习的研究热点。基于此,对目前存在的不平衡数据集分类方法进行综述研究,从不平衡数据采样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改进算法以及组合方法三个层面对目前存在的方法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对各方面方法所解决的问题、算法思想、应用场景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欠采样的不均衡数据分类算法是一种随机数据优化算法,但它不能最好地反映中医临床原始数据的分布并解决数据的特征冗余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风险的最远病例不均衡装袋算法(PRFS-FPUSAB)。该算法中首先基于欠采样提出了改进的抽样方式尽可能地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然后结合集成学习、预测风险标准提高不均衡的分类性能并进行特征选择。在中医临床采集的经络电阻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曲线下面积并且选择的特征也符合中医学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