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参数,该水位的现有确定方法是建立在河床冲淤变化不大条件下的水文资料统计方法。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非平衡变化过程中,河床冲淤幅度较大或水库下泄流量过程因调度规则的差异而不同时,已有方法不再具备适用条件。本文将原有平衡河流通航设计水位的概念延伸至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河床冲淤变化过程中,分析了三峡水库不同蓄水时段影响设计水位的主要因素、影响过程及其程度,以水库调度计算和下游河床冲淤一维数学模型计算为基础,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沿程各站不同时期的设计水位,又为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渡江龙塘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化环境下世界众多河流水位流量关系均发生显著变化,分析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对准确预测水旱灾害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南渡江下游龙塘站水文资料,研究河段冲淤变化、断面形状变化、河流流速变化等,运用综合落差法消除各种影响因素,获得单值化流量并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模型,通过分析水位流量单值化图,发现近年来龙塘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现逐年抬高趋势,导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修建水库堤坝、森林砍伐以及河流采砂。  相似文献   

3.
桥梁墩台对河道防洪影响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桥梁是公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横跨河流、侵占河道行洪面积、壅高水位、改变局部流态,对沿河两岸堤防造成影响。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桥梁在建设时,需进行防洪影响评价,而对桥梁壅高水位及引起的冲淤变化计算是防洪影响评价计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结合东莞市莞深高速公路附城至石碣段工程东江南支流特大桥建设,利用有限元法,对桥梁建成后河流的局部水位壅高和流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江城陵矶——汉口河段的冲淤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在平滩及枯水河槽的多年淤一,以及河段冲淤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河段冲淤对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研究,探讨了河段冲淤对长江中游干流洪水水位抬高的影响程度,为弄清长江1998年洪水水位偏高的原因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分洪水位     
在河道上采取分洪措施时的分洪起始水位。分洪水位是根据分洪口以下原河道安全泄量确定的。河道冲淤变化不大的河流,其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在分洪口处,相应分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在平滩及枯水河槽的多年淤积量,以及河段冲淤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河段冲淤对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研究,探讨了河段冲淤对长江中游干流洪水水位抬高的影响程度,为弄清长江1998 年洪水水位偏高的原因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高洪流量测验是指洪水涨落急剧、流速大、漂浮物多、断面冲淤变化显著等困难条件下的流量测验。河北多山区河流,其降雨特性和河流特征决定了汛期洪水突发性强、暴涨暴落,所测得的与某一水位对应的瞬时流量,多因水位涨落变化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长江中城陵矶至汉口哨河段冲淤变化析分析,得出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在平滩及枯水河槽的多年淤积量,以及河段冲淤2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河段冲淤对长江中游干流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研究,探讨了河段冲淤对长江中游干流洪水水位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高洪流量测验是指洪水涨落急剧、流速大、漂浮物多、断面冲淤变化显著等困难条件下的流量测验.河北多山区河流,其降雨特性和河流特征决定了汛期洪水突发性强、暴涨暴落,所测得的与某一水位对应的瞬时流量,多因水位涨落变化急剧而导致误差较大.因此,对于河北的山溪性河流,高洪测流方案尤为重要,是控制高水测验误差、保证流量成果精度必要的前期工作.本文仅就流速仪法高洪流量测验方案的优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7年10月,渭河下游出现了一次近年来较大的秋淋洪水过程,这次洪水具有水位较高、洪峰流量沿程增加、流速较慢传播时间较长的特性,文章从洪水特性和河道冲淤、河势变化方面分析了本次洪水对河道的影响,阐述了多泥沙冲淤性河流"小水座湾"特性,提出了当多泥沙冲淤性河流的弯道发展到一定阶段,弯道对水流顺畅下泄产生的负面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合适的小流量洪水也能对水流走向的改变起到较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郑州黄河不同来源区的洪水有着不同的特点,洪水在运行过程中与河床交互作用,水流与河床、滩地与主槽俱发生泥沙交换;生产堤的存在改变了洪水正常的演进规律;洪水的传播时间和水位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高含沙洪水对防洪工程威胁大,有其突出的特点;洪水预测是一项深入、细致、复杂的工作,黄河水文资料应该向流域内外专家学者开放。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与防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金池 《泥沙研究》2001,31(4):7-11
河道的形态是在一定边界条件下来水来沙过程长期塑造的结果,通过定性分析探讨了河道滩槽结构形成的机理,证明了天然河流中滩槽稳定结构是洪水与枯水长期作用的动态平衡结果,来水来沙条件的趋势性改变将导致滩槽结构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出现无明显主槽的局面,一些季节性河流的例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推论,从黄河下游这些年河床变化的特征分析,如不能有效改变长期断流和主槽泥沙淤积状况,大堤约束较小的河南河段也有向无明显主槽的完全游荡性河流变化的趋势,顺堤行洪,大堤偎水的频率将大大增加,从防洪减灾角度出发,提出了黄河下游今后河道治理可能主要在于来水来源的合理调度,河道河势控制工程的管理和滩区防洪减灾软环境的建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桥梁建设防洪方面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家瑞 《人民黄河》2006,28(10):1-2,5
根据黄河上非防洪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审查经验,分析总结了黄河上桥梁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防洪技术问题,包括:桥梁的密度、桥梁的跨度、主河槽宽度、桥孔跨度、河道的冲刷与淤积、壅水高度和影响长度,桥梁下弦高程等。提出了黄河上不同河段的浮桥建设应掌握的原则,旨在确保不同河段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4.
Floods cause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influence on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historic flood frequency at a confluenc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China. A non‐parametric, multivariat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atrix model, which consists of tim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flood discharge at different gauge stations and flood events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flood frequency. The model addr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luent floods such as frequency and the probability in multiple tributary rivers.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is often coupled with studies of hydrological routing processes that reduce the flood capacity of the rivers. Flood routing to the confluence were simulated using kinematic wave theory. Results of this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flooding frequency has intensified in the past 500 yea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Flooding in streams above the confluence was more frequent than in streams below the confluence. Over the last 2000 years, concurrent flooding in multiple tributary rivers accounted for 67.5% of the total flooding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Simulation of flood routing processes shows that the decreased flooding capacity and elevated river bed of the shrunken main channel leads to an increased flood wave propagation time (24–52.3 h) in the study area after 1995.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constructions of the Sanmenxia Dam, have changed flood routing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d flood frequency at the confluenc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黄河冲积性河道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黄河三个冲积性河段近 5 0年河道冲淤、水位、河势等情况的分析研究 ,综合阐述由于黄河流域不同时期水沙及边界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冲积性河道的调整特点 ,并指出现状河道普遍存在淤积萎缩、河道过洪能力下降、洪水位升高等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黄河下游及主要干支流、美国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含沙洪水和高含沙洪水的输沙与冲淤特性。研究表明,河道沿程比降虽然变缓,但河宽变窄,流速沿程增加,是造成冲积河流保持洪水输沙平衡的边界条件。底沙的运动比洪水波传播得慢,是造成洪水在河道中长距离冲刷的根本原因,而与河道的比降陡缓关系不大。河道输沙特性呈现"多来多排",是形成河床沿程冲刷的水流动力条件。通过黄河下游河道双岸整治,河道形成窄深、归顺、稳定的河槽,使洪水造床和输沙作用增强,从而对河道冲刷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片)防洪减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黄河是一条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的河流,其洪水威胁依然是我国的心腹之患,西北内陆河防洪设施还很薄弱,为指导黄河流域(片)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根据水利部“关于组织开展防洪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全国防洪规划任务书》的有关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编制工作。该项目是水利部下达的重大前期工作项目,是人民治黄以来首次开展的全流域及西北内陆河防洪规划,是全国防洪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包括黄河干支流和西北内陆河重点防洪河段、16座重要城市和116座大中型病险库。主要规划目标是:至2020年,初步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其他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设计标准。与以往规划相比,本次防洪规划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反映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体现了水利部部关于“新资料、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大洪水期行洪滞洪沉沙是黄河下游宽滩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近十几年来,随着黄河水沙的变化和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对宽滩区运用方式的争论更为激烈,却一直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为此,黄科院利用小浪底至陶城铺河道实体模型,采用2013年汛前地形,开展了黄河下游宽滩区是否修建防护堤两种不同运用方式下,大洪水期的洪水演进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运用方式下的下游河道在冲淤演变、洪水位变化和滩区防洪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大洪水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滩区的安全形势,以期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措施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宽滩区修建防护堤后,中常高含沙洪水条件下主槽淤积量小于不修防护堤方案,大洪水条件下主槽冲刷量大于不修防护堤方案,说明主槽过流能力和输沙能力均有所增大。但是,修建防护堤后的嫩滩淤积量,两种洪水条件下均呈现出明显大于不修防护堤方案,河道的横断面形态和"二级悬河"形势均有所恶化。同时,由于目前地形条件下夹河滩以上河段主河槽过流能力达到了6 000m3/s,洪水向下游的演进速度和水量明显增加,导致高村以下的洪水位比不修防护堤时显著提升,增大了高村以下河段的防洪压力,滩区的防洪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黄河河道萎缩及其对洪水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相明  许珂艳 《人民黄河》1997,19(7):1-6,22
由于近几年黄河来水来沙偏少,下游河道连年断流、高含沙洪滴水频繁发生,造成黄河干、支流下游河槽连年淤积,断面主槽缩窄,滩槽高差减小,过洪能力降低,漫滩流量减小,同流量水位偏高。河道萎缩使漫滩机遇增多,洪峰削减率大,洪水传播时间延长,威胁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过渡型河段漫滩洪水演进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黄河下游高村至孙口河段漫滩洪水观测资料 ,分析了过渡型河段漫滩洪水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过渡型河段河槽弯曲 ,滩地多、面积大、连通性差 ,在险工、护滩控导工程控制下 ,主槽相对稳定 ,河道横向淤积分布不均 ,主槽冲淤变化大 ,滩地低洼、蓄滞洪能力大 .滩地蓄滞洪能力、主槽排洪能力与不同量级不同类型洪水的不同组合 ,是造成漫滩洪水洪峰流量削减、洪峰形状变形、传播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