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敏侠  尉淑琼  辛芳  刘晓峰  陈娅 《材料导报》2012,(Z1):284-286,302
采用Beckon coulter LS23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不同分散方式对苯基三呋咱氮氧化物(BTF)粒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散介质不仅影响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而且影响BTF的粒径和粒度分布,且不同浓度的分散剂对其分散效果不同。通过研究,改善了BTF的分散条件,提高了其粒度测试重复性和准确性。多次实验证明,以水为分散介质、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为分散剂时,BTF粒度测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在国民生产中应用广泛,其水分含量是一项重要质量指标。采用库仑法测定时,样品因素、实验测试环境、注射器材选择、仪器状态和密封性等因素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醚多元醇(PPO)中,并经端基环氧丙烷化和异构化反应,合成了不同结构的大分子齐聚物,并用于苯乙烯/丙烯腈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分散聚合,合成了聚合物多元醇(POP)。采用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大分子齐聚物的结构和异构化程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对POP中粒子的微观形貌、粒径(D(4,3))大小及其分布(PDI)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分子齐聚物中反式结构含量越高,所合成POP中粒子的D(4,3)及其PDI越小;随着大分子齐聚物用PPO官能度由2增加到6,支链分子量由1000增加到2000,POP中粒子的D(4,3)和PDI越小;随着D(4,3)和PDI的减小,POP体系的粘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熔融共混与低剪切应力场下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分散共混方法制备出聚丙烯/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与偏光显微镜(PFM)对试样的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填充粒子含量相同情况下,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可以较大提高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使晶体尺寸减小,而普通熔融共混制备的试样中,纳米粒子虽然也一定程度增加了聚合物的结晶温度,却并不改变晶体的尺寸。结果表明,当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时,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极大地影响聚合物基体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影响聚醚多元醇中间品羟值准确测定的因素,阐述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提高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粒度分布对Cu包覆SiC颗粒相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锐  高濂  虞玲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2002,17(6):1311-1314
利用歧化反应原理,在SiC颗粒表面包覆金属Cu.通过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粒度分布对Cu包覆SiC颗粒相分布均匀性的影响.SiC颗粒的粒度分布范围过宽,Cu倾向于包覆在大颗粒表面而无法分散到细小颗粒表面.减小粒度分布范围,纳米SiC颗粒同样能被Cu均匀包覆.应当控制纳米SiC颗粒在一个较小的分布范围,以保证理想的Cu包覆效果和两相分散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中性墨水的表观粘度、屈服应力与触变环面积等流变学参数是决定中性墨水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也事关所灌注中性笔的书写性能。考查了分散树脂种类、炭黑添加量及粒度分布对中性墨水流变参数的影响,并就分散树脂和炭黑添加量对中性墨水流变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数学拟合。结果表明,大分子量的分散树脂、高炭黑添加量所制备的中性墨水触变环面积、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均较大;中性墨水色浆中的大粒径颗粒的降低,也使中性墨水的触变环面积、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流变参数变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 FS-Ⅰ,T-100做分散剂,无水乙醇做连续相溶液建立分散体系,分別对超细磁性羰基 Fe 粉和激光制 SiC、Si_3N_4超细粉进行分散。在 TEM 下观察,羰基 Fe 粉分散度高于70%,SiC 粉高于80%,Si_3N_4粉高于95%。经照相记录和采用 CSR-4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粒度统计,得到三种粉的粒度对数正态分布。羰基 Fe 粉粒度分布12—70nm,SiC 粉粒度分布20—110nm,Si_3N_4粉粒度分布2.5—26nm。讨论了不同分散剂和分散测量方法对分散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聚氰胺和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得到液态多羟甲基三聚氰胺,并借助共起始剂引发其与环氧氯丙烷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得到三聚氰胺基结构阻燃聚醚多元醇(MNFRP)。FT-IR和1H NMR结果均证实MNFRP分子链段中含有三聚氰胺的特征三嗪环结构。进而将其作为基础树脂,制备出三聚氰胺基本征阻燃PU硬泡材料。SEM观察结果表明该泡沫具有致密的多边形泡孔结构。不使用阻燃剂其氧指数高达24.2%,较普通聚醚4110基PU硬泡(18.1%)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温度对硅铝酸盐、沸石、高分子、钛酸钡悬浮相电流变流体(ERF)抗剪强度及表观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的作用规律主要受外加电场强度和悬浮相数量的影响,与剪切速率的大小无明显关系。温度升高,在高的外加场强下,硅铝酸盐系ERF和沸石系ERF的抗剪强度有明显峰值出现;高分子材料悬浮相ERF也有峰值现象;BaTiO3悬浮相ERF的抗剪强度则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11.
颗粒统计平均粒径及其分布的表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讨论了颗粒形状和大小的表示、粒径测定、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表征等问题,用实例比较了3种粒径分布较典型的乳液样品的各种平均粒径差异;根据粒子数计算公式的含义分析和统计平均粒径的物理意义,认为用于计算粒子数的平均粒径应为体均粒径,提出有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CaCO3颗粒级配填充对PP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粒径分别为325mesh和1500mesh的Ca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级配混合,并以30%(质量)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发现通过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可以有效地降低PP填充体系的剪切粘度,并可使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得到提高。本文还利用XRD和DSC等手段了CaCO3颗粒级配填充对聚丙烯的结晶形态,结晶过程的影响,发现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可有效地促进PP的β晶的生成和结晶重排的发生,并运用最大密堆积等理论对上述实验结果逐一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用水做分散介质,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三个氧化锆催化剂粉末样品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比较了三个样品的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氧化锆2号样品粒度最小,粒度分布集中,1号样次之,3号样粒度最大,粒度分布最分散.  相似文献   

14.
X小角散射中的干涉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X小角散射中,多用Guinier近似法求粒度分布,一般都认为角度越小,则近似程度越高,但实际上这个近似是在忽略了粒子间干涉效应的前提下得到的,而角度越小则干涉效应就越大,因而不能认为角度越小越好。且随着测量技术的提高,可测的角度也越来越小,测得的干涉部分就越多,因而不能用最小角处的数据,而应用无干涉的稍大角区的测量信息,或设法将干涉部分去掉。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浓度对交联聚合线团尺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棱孔膜过滤法、动态光散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相同,对于届较低的聚合物,在低于临界交叠浓度(C^*)的较大范围内,随聚合物浓度降低,LPC不断减小。届较高的聚合物,聚合物浓度在C^*以下时,只有在聚合物浓度较高的窄范围内,LPC随聚合物浓度增高而增大。聚合物浓度较低时发生的是分子内交联,LPC尺寸接近,若再降低聚合物浓度,LPC不再减小。  相似文献   

16.
P(St-MMA-AA)多孔胶粒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元共聚乳液为种子,通过无皂种子乳液共聚合,制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P(St-MMA-AA)乳液。将稀释后的该乳液在90℃下依次用碱、酸各处理3h,首次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St-MMA-AA)乳胶粒。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碱、酸处理后胶粒体积增大了37%,平均每个胶粒上有8个微孔  相似文献   

17.
高吸水性树脂粒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高吸水性脂粒径与性能的关系及影响高吸水性树脂粒径分布的诸因素。结果表明,粒径为80-120目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液)率高,吸水(液)速度快,保水性好,与PVC共混性优良。在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分散剂和助分散剂用量分别为水相重的0.4%-0.6%和8%-12%,水/油为2.5-3.5的条件下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平均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树脂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SBS浓溶液流动行为与粘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诸因素对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1401)的环已烷浓溶液和甲苯浓溶液粘度的影响,上述溶液的质量百分数范围为2%-25%,温度范围为25℃-50℃。结果表明,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剪切力和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上;溶液的流动曲线符合幂律定律,并根据所测定的数据,利用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在一定温度下,描述本体系溶液粘度特性的两变量的半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9.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胶粒子流变特性及零切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描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胶粒子体系的流动特性及相应流变实验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聚物溶液/熔体流动特性与流变性质的对应关系,并依据这种对应关系确定了流体层间的零切粘度求值方法。同时依据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胶粒子体系的零切粘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