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顺利实现我县"十二五"环保目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我县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对我县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完成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任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是黄河和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流域、区域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水环境安全,同时,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天水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②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③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④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3.
前言     
<正>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之际,国家提出了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中长期规划目标。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是我国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了科学和高效  相似文献   

4.
从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强化水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凉州区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具体措施,对目标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巩固提升治理成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持续推进流域后续治理工作、综合施策解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流域生态建设投入、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公众环境意识急剧上升为一种热切关注、积极参与的环保热情。在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广泛发动公众参与,有益于真正发挥环评"环保第一关"的作用。通过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江西段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意见的调查,客观地反映了沿线群众的意愿及其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对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当前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贡献大小评价、合成综合得分评估,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比较研究,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等级,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振洲 《科技资讯》2010,(16):162-162
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主要出现在规划审批、工程招投标、项目预决算等环节上。建设领域是职务犯罪的"重灾区"。在建设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健全防止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保障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起源于管理学理论,后来逐渐被引入到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领域,用以探讨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如何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本文在简要概述利益相关者及生态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前提下,对管理者、经营者、当地社区和环境保护者四大利益相关者进行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9.
周晔 《科技资讯》2010,(22):135-135
本文通过对磐安县城文溪及水质的现状、陆游在磐安的古踪和磐安"生态富县"战略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实情,以及磐安在环卫创建工作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拟人化的方式提出了治理文溪、美化文溪是擦亮县城的"眼",塑好城雕是修好县城的"眉"、搞好环境卫生创建是洗好县城的"脸",对磐安县城的景观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颖的规划理念和改进措施,为美化、净化磐安县城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毅 《科技信息》2011,(22):I0302-I0302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景区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自然资源型的景区环境保护规划为例,明确了旅游景区开发中环境保护的原则,探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规划方法和规划理念,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以期为同类型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晔 《科技资讯》2010,(20):238-238
本文通过磐安县新农村建设中农房改造的成功实践,对村庄规划中"经济产业"、"全拆全建"、"古村保护"、"搬迁合并"四种类型组成的"规划套餐"进行举例分析,特别在农房改造实施过程中各种规划类型的操作进行了具体阐述,说明了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多类型的村庄规划模式,在农房改造特色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英国自称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但是,其伦敦"硅谷"的知识产权治理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已透露出落后的一面,成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不毛之地。伦敦城公司治理模式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美国硅谷研究会称其是知识产权密集产业"最有吸引力"的社会治理模式,并呼吁美国硅谷各自治体积极引进这种传统治理模式。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法人权利的全面宪法化,逐步振兴企业商会的分散式、契约式知识产权治理,将是一个伟大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杨建军 《科技信息》2009,(32):71-72
从5月份我市正式启动"小金库"治理工作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周密组织、积极行动,经过"动员布署"、"自查自纠"、自查自纠"回头看"和"重点检查"几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小金库"治理的初步胜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小金库"问题,透过问题表象揭示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定措施、整改落实的关键,也是强化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的要求。对此本文通过剖析各种形式"小金库"的形成手段,分析其成因,以图提出防治"小金库"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任淇 《科技资讯》2012,(9):50-50
为了执行国家关于能源开发的方针和政策,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积极倡导"在城市积极推广集中供热"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需编制好城市供热工程设施规划。集中供热就是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力网向城市、或城镇其中某些区域需热用户供热。这就把我们供热工程中的规划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城市供热工程中怎样合理的规划与如何使供热现行状相互协调这两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使两者达到完美平衡,让供热工程满足需求的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要让我们的供热工程规划对现状分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划必须具有相当高的前瞻性。本文着重探讨供热工程中规划与现状分析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环保意识不强.城镇建设规划滞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源众多等问题,解决农村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中一顶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从科学规划.宣传教育、发展生态农业,筹措专项资金,严格环境执法、集中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等6个方面着手,破解株洲农村环保难题,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制定的"立足国内,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成就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立足国内"的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然而多年来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拉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开发质量与"基地"地位严重不符,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能源开发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我国的能源形势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特征,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开发造成水土流失的共同特点,探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提出了治理对策.(1)调查研究,搞好水土流失的治理规划和监测;(2)强化水保方案编报审批和实施;(3)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的推广;(4)提高认识,依法行使职权,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7.
陈霖 《厦门科技》2002,(5):20-21
30多年来,我国环保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民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从治理工业污染发展到倡导生态保护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公众参与显得尤其重要,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自觉性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但从实际看,目前在我国,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的公众参与仅限于少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限于一些对已发生污染问题的信访上,被动参与为主,在政策规划制定和项目建设前的主动参与还刚刚起步,公众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指针对一个城市地区进行以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区划、预测为主的环境规划工作。它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城市居民与自然达到和谐,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达到统一而采取的主动行为。本文以贵州遵义市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为例,在进行充分调研、考证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鲍奎芳 《科技信息》2012,(23):418-418,457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后,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陆续实施,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付立明 《科技信息》2011,(13):773-773
环境保护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控制阀",在实施"转方式、调结构"战略中,既面临着机遇,又面对着挑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