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诱发电位是一种不受受试者主观意识和行为影响的客观测听法,其结果客观、可靠,在外伤性聋尤其是非器质性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我科1999~2000年10月接诊的112例外伤所致主观“听力损失”为感音神经性聋的病例,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AERP)检查,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主诉为外伤后听力障碍的112例122耳中,他伤87例92耳,车祸伤18例21耳,工伤6例7耳,枪击伤1例2耳;男81例,女31例;单耳102例,双耳10例;年龄1…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听觉功能个体差异的ECochG和AB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老年人听觉功能个体差异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本文以耳蜗电图和听性脑干反应同时记录的方法,对102名(204耳)健康老年人(45~81岁)进行了测试。我们发现老年前期老年聋组较老年前期听力正常组Ⅲ~Ⅴ间期显著延长(P<001),耳蜗电图AP(N1)潜伏期无显著改变(P>005);老年期老年聋的中重度聋组较轻度聋组Ⅰ~Ⅲ、Ⅰ~Ⅴ间期显著延长(P<005),而AP(N1)潜伏期无显著改变(P>005)。结果提示老年人听觉功能的个体差异无论从老年聋是否发生,还是从耳聋程度的差异来看,主要是由于听觉中枢退化程度的不同所致。因此,预防和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影响的一些老年性疾病,将对预防和延缓老年聋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表现为突聋的听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为突聋的听神经瘤殷团芳综述卢永德审校听神经瘤(AN)最常见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听力下降,但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HL)也是AN的一种表现形式,近来AN引起SHL的病例报告越来越多。由于ABR、CT和MRI的应用,特别是借助于礼增强MRI(Gadoli...  相似文献   

4.
有眩晕及无眩晕突聋的纯音听力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病程2周内的特发性突聋109例的有眩晕及无眩晕两组病人的听力损失类型及预后。发现;女性合并眩晕多于男性,有眩晕病人平均年龄高于无眩晕病人。109例中深度耳聋型占41例,平坦听力损失型31例,高频听力损失型25例,低频听力损失型9例,中应听力损失碟型3例。109例中突聋有眩晕者占45%。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发病二周以内收治的突聋,其中全频程听力损失85分贝以上的聋型突聋64例,以年龄、有无眩晕及其听力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疗效判定采用厚生省制订的标准。治疗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几乎均使用了类固醇、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等。结果:发病以30~39岁为高峰。伴眩晕者36例(56.3%),无眩晕者28例。64例中46例听力有改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突聋     
突聋可分为原发性与外伤性两类(Goodhill,1979),约占感音神经性聋的1%。美国每年有新病例4,000例(Jaffe,1973);Von Dishoeck等(1957)曾报告全世界一年发病115,000例;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加多倾向(Byl,1978)。双耳发病率占4~17%(Sheehy,1960;Jaffe,1967)。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螺旋器,特别是血管纹和盖膜(Shuknecht等,1973)。耳聋突发,70%有耳鸣,10%有眩晕(Mattox等,1977)。本病预后与治疗开始早晚有关。Simmons(1968)报告耳聋二天开始治疗半数可恢复正常,如三周后开始治疗仅5%恢复听力,但也有认为自然恢复者达50%(Graham,1978)或65%(Mattox等,1977)。糖尿病患者的突聋仅13%听力改善,而无糖尿病者听力改善的达53%(Shaia等,1976)。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突聋     
临床存在的问题:突聋病例常见的问题是诊断的延迟。证据提示治疗延迟可能会导致永久的听力损失,所以耳鼻咽喉科医师能迅速考虑和做出突聋的诊断是重要的。诊断:突聋患者常伴随强烈  相似文献   

8.
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突发性聋患者,将其分为单耳组(440例)和双耳组(40例),对2组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单耳突发性聋比较,双耳突发性聋更多见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并且年龄越大,发生双耳突发性聋的可能性越大。在双耳组中28耳治疗有效,有效率为35%;单耳组中228耳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耳突发性聋和单耳突发性聋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预后,从临床上认识两者间的异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10.
突聋的发病机理尚不明了 ,其诱因多样而复杂。拔牙后同侧耳突发性聋未见报道 ,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 ,男性 ,34岁。因反复右下智齿发炎、疼痛 1年余来诊 ,在我院门诊口腔科诊断为右下智齿冠周炎 ,于 1997年 5月 5日在局麻下行右下智齿拔除术。术后翌日晨起感拔牙侧耳听力减退 ,伴耳鸣。患者既往无耳部症状及耳外伤史 ,无噪声、耳毒性药物接触史 ,无心血管、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近期亦无感冒史。耳镜检查无异常发现 ,纯音测听检查示患耳呈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 ,12 5、2 5 0、5 0 0、10 0 0、2 0 0 0、40 0 0、80 0 0Hz…  相似文献   

11.
513例聋儿ABR及40HzAERP测试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513例聋儿ABR及40HzAERP测试结果比较侯秋来1王爱云1王云花11993年5月~1995年8月,我们对513例聋儿作了ABR及40HzAERP测试,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13例(1026耳)中,男296例,女217例,年龄最小者11...  相似文献   

13.
401例聋儿的ABR及40HzAERP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ABR和40HzAERP测试的相关性以及聋儿听力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对6岁以下401例聋儿进行ABR和40HzAERP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ABR测试无反应者为589耳(73.4%),40HzAERP测试无反应者为311耳(19.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两种测试中有残听力的耳数随阈值的升高检出率亦升高。结论:由于ABR测试的局限性,无反应率高,必须和40HzAERP测试同时进行,以防止聋儿失去听力康复的机会,同时因聋儿多为重度和极重度聋,更应及早选配助听器。  相似文献   

14.
83例聋(哑)病人ABR检查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聋哑病人的残余听力情况,对83例(166耳)进行了ABR检查,结果发现20例(39耳)各波形分化良好:19耳反应阈值20dB,提示了听力属正常范围,估计应为智力发育迟缓或语言发言障碍:3例(3耳)畸形者,健耳正常范围,患耳反应阈值80dB,提示仍有残余听力存在。80耳各波未引出。至于后天性的聋哑儿童,多有氨基糖甙类药物中毒史,应高度引起重视。对婴幼儿应早期发现和确定有无听力损失.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听觉障碍造成的智力发育障碍和残疾。  相似文献   

15.
以突聋为首发表现的颅内肿瘤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描述以突聋为表现的颅内肿瘤病例临床特征,探讨听力学、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鉴别诊断,早期确定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4例以突聋为首发表现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等,归纳总结该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特点.结果 4例患者中有3名男性,1名女性,均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性听力下降.其中2例伴有持续高调耳鸣,1例伴有耳鸣及眩晕,1例无耳鸣及眩晕表现.听力学检查结果显示:4例患者颅内占位侧听力均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镫骨肌声反射均不能引出;3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高低刺激和耳声发射均未引出,声发射均未引出;1例仅见Ⅰ波,耳声发射部分引出反应.前庭功能检查示:1例右侧水平半规管功能低下,1例正常,2例未查.核磁共振检查发现:1例为左侧后颅窝良性肿瘤性病变,表皮样囊肿可能性大;1例为右侧颞叶囊肿;2例为右侧听神经鞘瘤.经系统的耳内科保守治疗后,1例听力基本恢复正常,眩晕症状消失,耳鸣缓解;1例耳鸣缓解;2例无效.结论 在接诊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时,要考虑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ABR、声反射检查、言语识别率和前庭功能检查均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对于微小听神经瘤,早期可以通过耳内科治疗缓解症状.颅内占位病变的确诊还要依赖CT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双讯道同时记录法,在记录鼓膜电极的CM波时,也描记了前额正中的电位变化,证明前额正中亦可记录到CM波,且CM波的存在,可以影响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波形态及潜及期,其中1kHz CM波易误为ABR波形。经60例(120耳)聋哑人检测证明,将1kHZ滤波短声引起的CM波误认为ABR波形可能是国内聋哑人残余听力检出率报告相差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突聋患者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突聋患者的心理因素卢洁贞1赖荷1突发性聋是指听力急剧明显下降,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尽管不少学者对其病因进行着一系列的探讨,但仍不够明确。本文就我科从1994年1月~1996年5月间诊断的21例22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及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胀感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与突聋的关系。方法收集单侧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35例,不伴耳闷胀感患者32例,进行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对伴耳闷胀感患者进行耳闷胀感的VAS量表评分及主观分级。比较两组患者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改变;观察耳闷胀感预后,分析耳闷胀感与突聋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间耳声发射及脑干诱发电位结果无显著差异(χ2=1.486,1.029;P>0.05)。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胀感主观分级与听力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344,P<0.05)。伴耳闷胀感组经治疗后听力恢复总有效率32/35(91.4%)略高于不伴耳闷胀感组总有效率27/32(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05)。耳闷胀感恢复总有效率为31/35(88.6%),耳闷改善情况与听力下降改善情况存在相关性(χ2=9.891,P<0.05),pearson列联相关系数r=0.469,P<0.05。结论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程度与听力下降程度相关,听力损失越严重,耳闷胀感的主观分级越重;耳闷胀感预后较好,与听力恢复情况相关;伴耳闷胀感患者听力恢复效果可能略好于不伴耳闷胀感患者,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突聋40例临床观察洪凤美1戴鸣娜1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突聋的机理是改善微循环,对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有兴奋作用,促使神经的恢复。据此我科将其用于临床治疗突聋并进行了疗效观察。将我科目1993年以来对诊断明确60例突聋...  相似文献   

20.
108例突聋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08例突聋预后多因素分析谢南屏,陈平雁突聋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此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108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多元逐步判别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84年元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