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曲美他嗪加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3组,每组30例。曲美他嗪组服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组服用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25~37.5mg,每日2次;曲美他嗪加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组服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25~37.5mg,每日2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观察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平板)参数:心率、血压、运动到达出现心绞痛的时间、运动到达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以及总作功进行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3组不同药物治疗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83.3%(25/30)和93%(28/30)。运动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分别延长15.6%、14.3%和19.2%,至ST段压低1mm时间分别延长18.1%、16.2%和25.6%。运动总作功(METS)分别提高29.7%、28.9%和50%。与治疗前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美他嗪为安全、有效、耐受良好的抗心绞痛药,与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联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它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无负性肌力作用。曲美他嗪为治疗心绞痛有效药物,也可以用于传统抗心绞痛药控制不满意患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曲美他嗪和关托洛尔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交叉设计,分别记录29对条件相近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平板心电图。结果曲关他嗪与美托洛尔同样减轻症状发作,提高运动耐量,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关托洛尔均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3.
彭茂生 《现代保健》2010,(8):107-108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素钠注射100IU/kg持续静滴,连用7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依诺肝素皮下注射1mg/kg,每12h注射一次,连用7d。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动态心电图与临床症状两项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sT段压低总次数、sT段压低总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诺肝素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1片/次,3次/d,疗程均为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和记录.结果 曲美他嗪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38±1.87)次/周和(145.38±37.8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2.11)次/周和(253.17±44.2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与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亓恒梁 《现代保健》2012,(16):22-23
目的 观察分析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把8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20 mg,3 次/d) 与辛伐他汀( 每晚睡前服用20 mg),连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调脂药物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鲁叶弘  付强 《现代保健》2011,(13):171-172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与丹红注射液,连用14天.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及硫氮卓酮,治疗组加用红花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以15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变化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0.2%,心电图有效率为92.7%,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下降导联数及ST段压低数值总和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和13受体阻滞剂,曲关他嗪组在服用以上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三次口服8周。结果曲美他嗪组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其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柏愚 《大众医学》2014,(11):73-73
曲美他嗪属于心血管系统药物。2011年4月,欧洲药物管理局开始对曲美他嗪风险、获益进行评价,结果认为:曲美他嗪仅适用于对一线抗心绞痛疗法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对症治疗.不再适用于以下4种人群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均治疗8周.监测心电图及肌酸激酶、心绞痛控制情况及硝酸甘油消耗量 治疗前后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梅蕊 《现代保健》2009,(33):25-2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选用曲美他嗪20mg,3次/d,疗程(6周)结束后观察心电图变化和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心电图ST—T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心力检测仪心音图中心脏储备指标在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10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根据CAG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阳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组,对3组平板运动试验前、后心脏储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组在行平板运动试验前静息状态下,心率、第一心音(S1)幅值与第二心音(S2)幅值的比值(S1/S2)、舒张期时限(D)与收缩期时限(S)的比值(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D/S、S1/S2(运动后-前)、心肌收缩能力储备指数(CCRI)及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心力检测仪心脏储备指标可作为平板运动试验的有效补充,联合检查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To examine the chronic effects of nicorandil, a new coronary vasodilator, on exercise tolerance, we gave this drug for ten days at 15 mg/day orally in three divided doses to 10 patients with stable effort angina. An increase in exercise capacity by more than 1 stage of modified Bruce's protocol was observed in 6 of 10 patients on the 5th and 10th day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The exercise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from 294 +/- 86 sec (mean +/- SD) before the administration to 363 +/- 106 sec and 405 +/- 139 sec on the 5th and 10th day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respectively. With nicorandil administration, the time to 0.1 mV of ST-segment depressio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elayed from 3.1 +/- 1.9 minutes to 4.5 +/- 2.6 minutes on the 10th day. On the other h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pressure rate product did not demonstrate any significant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ral nicorandil of 5 mg 3 times a day can chronically increase exercise tolerance without decreasing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effort angi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心功能(NYHA) 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曲美他嗪治疗组、乌拉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利尿剂等治疗.乌拉地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连续5d静脉泵人乌拉地尔100~300 μg/min.曲美他嗪治疗组持续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连续3个月.乌拉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除了静脉泵入乌拉地尔100~300 μg/min达5d外,还同时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连续3个月.对照组仅为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5d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实验(6-MWT)等方法观察4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同时检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结果 3个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指标、6-MWT距离均明显改善,BNP、CRP均降低,两药合用效果更佳.4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乌拉地尔及曲美他嗪均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BNP及CRP,两者合用效果更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板运动试验(TET)阳性在冠心病(C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分为有胸痛组38例和无胸痛组110例,男95例,女53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进行评估。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共85例(57.4%)。从有无胸痛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有典型胸痛者38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3例(86.8%);平板运动试验无典型胸痛者11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2例(47.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性别上分析,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男性患者9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66例(69.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女性患者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9例(35.8%);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有典型胸痛者比无典型胸痛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高,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牢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女性患者假阳性率高。因此,对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件患者冠心病诊断要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葛根素注射液300 mg加5%葡萄糖液500 ml静滴,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极化液静点。两组均连用10 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及ST段压低数值总和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收缩压(SBP)及心肌耗氧量(HR(SBP)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后组间心率(HR)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z)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O.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每次FiO: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0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m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2小时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与30天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7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尿激酶溶栓前及溶栓治疗后2小时分别记录心电图。同时对所有患者30天死亡率进行随访。结果根据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溶栓治疗前后ST段改变的类型,将所有患者分别四组,ST段进一步抬高、ST段部分回落(ST段回落≤50%)、ST段完全回落(ST段回落≥50%)、ST段压低。各组30天死亡率分别为12.0%、9.4%、5.6%、10.7%;ST段压低组死亡率明显高于ST段完全回落组(P0.01)。结论与ST段完全回落相比,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患者有更高的30天死亡率,提示此类患者可能需更积极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