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的影响。方法:取经确诊的急性白血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统一的化疗方案,化疗后进入骨髓抑制期均采用统一的西医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扶正培本法为主的中药益髓汤,观察两组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感染率、出血率。结果:治疗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108例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结束出院后,给予全面的院外护理指导,病人均能够顺利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按时接受再次化疗,提高了恶性血液病病人的缓解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扶正益髓方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专家组总结之扶正益髓方联合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CEF方案,全部病例符合Ⅲ度骨髓抑制诊断标准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 G-CSF)。比较2组患者的证候评分,记录血常规分析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恢复时间、抑制的程度,比较发生的不良反应(出血、感染情况),比较2组rh G-CSF的使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过程中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骨髓抑制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抑制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h G-CSF平均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扶正益髓方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过程中,明显延缓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加快骨髓抑制缓解的进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应用格拉司琼引起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血液科病区住院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仅根据相应血液病予标准化疗方案化疗和便秘常规护理指导与治疗;观察组在相应化疗和便秘常规护理指导与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率为18例(45.0%)低于对照组的27例(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的减轻恶性血液病化疗应用格拉司琼引起的腹胀便秘,降低腹胀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恶性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行化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化疗护理,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化疗期消化道不良反应程度、配合性、情绪状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反应、身体虚弱程度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腹泻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化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配合性良好、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恶性妇科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化疗期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治疗配合性,降低化疗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情况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中医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14 d后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化疗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放化疗期,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榆生白片在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中对骨髓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90例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以规律口服地榆升白片的为预防组,未口服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化疗完成时间,骨髓抑制程度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量。结果:预防组4周期化疗的平均时间为(100.0±0.59)d,对照组平均时间为(118.3±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用量预防组平均(3.04±0.15)支,对照组平均(6.03±0.29)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周期化疗中,预防组中发生Ⅱ度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1.3%,对照组为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期化疗中,预防组中发生Ⅱ度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4.1%,对照组为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生白片能够缩短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4周期化疗的完成时间,减少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量,降低Ⅱ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在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起到了重要的骨髓保护作用,降低化疗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儿童恶性实体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儿童恶性实体瘤化疗前后辅助治疗作用。方法:2005年9月—2011年5月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185例(男118例,女67例)。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101例,晚期肝母细胞瘤(hephatoblastoma,Hb)35例,以及IV期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49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103例以及对照组(常规化疗组)82例。分析化疗期间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以及疗效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101例RB: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41例。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恢复中位时间为(10.1±1.5)d,对照组为(13.4±2.3)d,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意义(X2=4.56,P=0.032);(2)35例HP:35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6±0.05)×109/L、(15±2.2)d。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34±0.12)×109/L、(18±1.5)d。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9例NB:49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4例。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45±0.1)×109/L、(14±1.6)d;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2±0.4)×109/L、(17±0.4)d。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缓解恶性实体瘤患儿化疗期间的骨髓抑制以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扶正辅助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方法:将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予以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予以系统且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易并发口腔溃疡.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约75%的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常给患者带来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通过护理干预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一旦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口腔溃疡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49例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性血液病(白血病)化疗患者98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予对照组化疗后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中药益髓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骨髓恢复增生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明显上升,优于对照组(P 0. 05);同时治疗组骨髓恢复增生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西药联合中药益髓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造血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乔丽莉 《新中医》2018,50(1):101-104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饮防治乳腺癌术后围化疗期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术后围化疗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饮治疗,治疗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记录骨髓抑制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分析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监测化疗后血清白细胞数量(WBC)、血小板计数(BPC)、血红蛋白(Hb)含量水平。结果: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13.8%,对照组5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而骨髓抑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WBC、BPC、Hb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化疗后的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饮防治乳腺癌术后围化疗期骨髓抑制效果突出,能明显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延缓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降低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12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指导,在骨髓抑制期减少了肛周感染的发生,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4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出现骨髓抑制的护理:做好严密的保护隔离措施,尽量安排层流病房,加强无菌观念,并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及时遵医嘱输成分/全血,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使用敏感抗生素。结果 42例患者均安全渡过骨髓抑制难关,顺利完成化疗而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减少患者院内感染,促进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复方阿胶浆对肺癌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主要由阿胶、红参、熟地、党参、山楂等中药组成)对中药联合顺铂类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骨髓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化疗 复方阿胶浆)和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两组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卡氏评分分级、瘤体的变化情况、骨髓毒性分级情况以及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症状缓解情况、卡氏评分分级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出现III、IV期骨髓抑制,I、II期骨髓抑制也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阿胶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缩短骨髓恢复时间,有利于化疗按时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效果。方法:4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林波 《中医康复》2020,(9):79-8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均实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主观护理体验。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的(P<0.05),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开展价值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主观护理体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导致重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化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系统综合化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感染及皮肤皲裂、溃疡、牙龈出血发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化疗后导致的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采取全面、规范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化疗治疗完成,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康复效果极佳,患者临床疗效更好,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循证护理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与3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时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出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护理干预那明显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