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5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00—2009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ADR性别与年龄分布、既往过敏史、ADR出现时间、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ADR中,男、女患者分别占58.18%和41.82%,儿童和青壮年发生比例相对较高(63.63%),ADR大多发生在用药30min内,主要以全身性损害(61.82%)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36%)为主。过敏性休克发生例次较多。结论:临床应当严格对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重视过敏性休克反应。  相似文献   

2.
163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对1995—2008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63例阿奇霉素所致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奇霉素所致ADR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以变态反应为主,占51.53%;ADR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结论:应重视阿奇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反应,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58例阿昔洛韦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ACV)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对1995—2005年7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58例ACV所致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30例(51.7%),其中急性。肾损害23例,变态反应11例(19.0%),神经系统8例(13.9%),消化系统6例(10.3%),心血管系统3例(5.2%)。结论:应注意ACV不良反应中急性肾损害,加强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抗感染药不良反应,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2003~2007年度收集的572例抗感染药所引起的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分析。结果:涉及ADR的抗感染药共有54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18种(33%),180例(31.47%);喹诺酮类11种(20.37%),164例(28.67%);其他类25种。抗感染药合并应用21例(3.67%)。引起ADR的给药途径,96%是静脉给药。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是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局部反应、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等。重度ADR26例(4.55%),其中3例死亡。结论: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
杨涛  彭启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36-2137
目的:分析我院用药人群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13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45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57.8%;心血管系统药物次之,占11.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8.1%。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占34.1%;严重ADR有3例,均表现过敏性休克。ADR报告人以医生呈报的例数最多,占47.4%,护士呈报最少,占2.2%。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全方位做好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ADR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中双硫仑样反应45例,占60.00%;过敏性休克11例,占14.67%),其次为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ADR,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165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艳 《安徽医药》2009,13(12):1598-1599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淮北市ADR监测中心2005年1月~2009年7月上报的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165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1.21%)、胃肠系统损害(19.39%)、全身性损害(11.52%)。结论应加强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监测,注意过敏性休克,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6年某市26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探讨发生ADR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方描述法,分别对269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单位分布、住院与门诊、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9例ADR中,男女比为1.24:1,男性多于女性;20~29岁发生ADR(25.65%)多于其他年龄段;医院上报ADR265例(98.52%);住院者207例(76.95%);静脉给药者241例,占总例数的87.01%;抗微生物药139例(44.27%);中药制剂83例(26.43%);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反应为多(44.98%);皮肤及附件损害次之(36.80%)。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报告系统,下载2002—2009年我院ADR报告586例,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有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结果:ADR发生的男、女比例为1.37:1;586例ADR报告中,349例由抗感染药引起(59.56%);其次是中药60例(10.24%)。513例(87.54%)ADR由注射剂所致。严重的ADR5例。结论:临床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的使用指征:严格控制中药制剂的使用及溶媒的搭配;严格控制静脉滴注频率及其品种数.  相似文献   

10.
我院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符壮  麦子青 《中国药业》2010,19(16):48-50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06年至2009年应用黄芪注射液所致ADR病例68例,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黄芪注射液所致ADR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过敏反应30例(44.12%),过敏性休克5例(7.35%),药物热17例(25.00%),消化系统反应3例(4.41%),呼吸系统反应6例(8.82%),神经系统反应3例(4.41%),循环系统反应2例(2.94%),其他反应2例(2.94%)。结论黄芪注射液导致ADR的原因较多,建议临床使用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并分析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国内近12年78例黄芪注射液ADR报道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ADR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55岁以上为多发人群;用药30min内出现ADR的占55.1%;ADR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性反应(35.9%)和过敏性休克(25.6%)。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询问患者过敏史,注意给药剂量和疗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头孢曲松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头孢曲松的不良反应(ADR)及影响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全面收集1991年至2007年有关头孢曲松ADR的文献资料,将文献分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个案或典型病例报告2类,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结果:同期对照临床研究文献93篇纳入统计,其中使用头孢曲松总人数6496例,发生ADR205例,ADR发生率为3.16%,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44.88%(92/205)和过敏反应33.17%(68/205);个案或典型病例报告文献有130篇,发生ADR248例,主要为过敏反应55.65%(138/248)、血液系统反应16.53%(41/248)。结论:头孢曲松主要ADR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头孢曲松ADR文献可利用率不高,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漯河市中医院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增长趋势,发掘警戒信号,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至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1例新的/严重的ADR病例,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0岁患者ADR发生率较高(57例,占62.64%);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6例,占72.53%);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29例,31.87%);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例次,占总计131例次的41.98%);新的ADR为87例(占95.60%),严重的ADR为4例(占4.40%),主要出现在内科。结论:要加强引发新的/严重的ADR药物品种的监测工作,重视其信号作用;在使用相关药品时,做到密切巡视观察,及时处理应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近年来抗胆碱类药眼用制剂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资料。方法:检索1995~2009年国内医药学期刊,获得相关ADR的文献报道,按患者性别、年龄,ADR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相关文献35篇,ADR59例。其中阿托品滴眼液引起的31例(52.5%),阿托品眼膏引起的3例(5.1%),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引起的25例(42.4%)。结论:阿托品滴眼液的所致ADR比率例数最大,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次之。ADR的发生与使用方法、药物剂型,个体差异等均有关系。建议用药时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发ADR最多(87.05%);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常见(89.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40.29%)、其次是胃肠道反应(17.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51%)等。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ADR报告与监测意识,进一步做好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1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内蒙古中蒙医院2001-2005年间收集到的12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占53.9%);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5%);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唐颖  林雪梅 《海峡药学》2014,(12):261-262
对科室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中药注射液发生26例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共使用9种中药注射液,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用药30min内出现ADR的占88.5%;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性反应(53.85%),最严重ADR为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东  方世平 《中国药业》2000,9(9):19-20
研究了近9年246名病人应用注射用双黄连发生的290例次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现双黄连ADR的发生率在年龄上呈梯形分布,以儿童为最高。儿童皮肤反应发生率占观察人群的1.67%,占该人群ADR发生率的66.10%。性别上无选择性。ADR发生率以变态反应最高,占64.48%,其中皮肤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药物热分别为45.86%、5.17%、4.14%、3.79%和5.52%,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3.80%、3.79%和4.48%。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避免ADR和降低ADR发生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汤秋华  林燕  胡文虹 《海峡药学》2005,17(6):189-191
查阅近几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中文医药期刊,对有关灯盏细辛注射液所致ADR进行分类。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所致ADR类型有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胃肠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徐小芳  吕嬿 《中国药师》2014,(5):839-841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77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帆结果:277例ADR中,男与女比例为1:1.57,50岁以上的人群占59.93%。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为主,分别为240例(86.64%)和32例(11.87%)。抗菌药发生例数最多,有167例(60.29%),其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头霉素类药分别为54例(32.34%)、47例(28.14%)、32例(19.1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分别为42例(15.16%)和18例(6.5%)。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为162例(58.48%)、62例(22.38%)。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