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浆胰岛素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关系 ,以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4 7例DN患者分为两组 :正常血压组 2 1例 ,高血压组 2 6例。测定空腹及餐后 2h血糖、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 2h血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空腹及餐后 2h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 (IR)值则有极显著差异 ,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1)。结论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无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组74例、老年对照组54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对比。结果:空腹血糖测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无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组74例、老年对照组54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对比。结果:空腹血糖测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肽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DPN将152例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DPN组(DPN组,91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61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糖负荷2 h C肽、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2 h胰岛素(2 hINS),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糖负荷2 h C肽及胰岛素水平、BMI均显著低于T2DM组,而病程、HbA1c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发生DPN与糖负荷2 h C肽水平呈负相关(P=0.000).结论 糖负荷2 h C肽水平与T2DM发生DPN密切相关,而病程与T2DM发生DPN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急血浆胰岛素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关系,以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方法:47例DN患分为两组:正常血压组21例,高血压组26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与正常血压组无显差异(P>0.05),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计。  相似文献   

6.
C肽与血糖比值对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肽与血糖比值 (C/GR)对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 19例 1型糖尿病和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和糖负荷后 30 ,6 0 ,12 0 ,180min的血糖和血浆C肽测定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个亚组 (非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 )。动态观察各组糖尿病患者空腹和糖负荷后各时点的C/GR。结果 :1型糖尿病组空腹和糖负荷后各时点的C/GR均显著低于 2型糖尿病组 (P <0 .0 1) ,其比值的变化趋势不同于 2型糖尿病组。 2型糖尿病两亚组C/GR的变化趋势相同 ,但胰岛素治疗组各时点的比值均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治疗组(P <0 .0 1)。结论 :C肽与血糖比值可作为评定胰岛功能指标 ,并且对糖尿病的分型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对该值较低的 2型糖尿病患者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 测定16例单纯脂肪肝患者、14名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及19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C肽及服糖后1 h、2 h、3 h C肽和血糖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和单纯脂肪肝患者空腹及服75 g葡萄糖后1 h、2 h C肽值均高于2型糖尿病不合并脂肪肝患者和对照组(P<0.05~P<0.01),血糖浓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存在显著高C肽血症,提示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络活喜、心痛定、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 ( 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 97例 EH患者随机分为 3组分别用络活喜、心痛定、卡托普利治疗 ,在治疗前、治疗后 2周、4周、6周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胰岛素、糖负荷试验 60 min、1 2 0 min血糖、血胰岛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痛定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胰岛素及糖负荷试验后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络活喜组治疗 4周、6周后糖负荷试验后 60 min、 1 2 0 min血糖水平下降 ( P<0 .0 5 ,P<0 .0 1 ) ,空腹胰岛素、糖负荷试验后 60 min、1 2 0 min胰岛素水平下降 ( P<0 .0 1 ) ;卡托普利组治疗 4周、6周后 ,空腹胰岛素、糖负荷试验 60 min、1 2 0 min胰岛素水平下降明显 ( P<0 .0 5~ 0 .0 0 1 ) ,4周、6周后糖负荷试验 60 min、1 2 0 min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 ( P<0 .0 1 )。结论 :卡托普利、络活喜在降压的同时 ,降低 EH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而心痛定则对 EH患者的代谢紊乱无明显正、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与肥胖、血糖、血脂紊乱、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餐后 2 h血糖 (PBG)、血脂、空腹胰岛素和 C肽、餐后 2 h胰岛素和 C肽等 ,以 2型糖尿病无脂肪肝患者作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比较 ,BMI、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B、胰岛素和 C肽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 A1 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超重、脂代谢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胰岛素浓度与血脂关系。方法:选择25例高血压患者与20例健康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合并肥胖组。进行空腹、糖负荷后血糖、血胰岛素及空腹血脂和载体脂蛋白测定。结果:高血压合并肥胖空腹及糖负荷后2h血胰岛素明显高于高血压级(P<0.01);高血压合并肥胖空腹及糖负荷后2h血胰岛素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01);高血压合并肥胖TC、TG、LDL-ch及apoB高于单纯性肥胖(P<0.05);单纯性肥胖空腹及糖负荷后2h血胰岛素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肥胖者均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将肥胖型IGT(体重指数>25)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空腹胰岛素和C肽值,OGTT试验测定餐后2h血糖,DSS糖化血红蛋白仪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MAU组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NAU组(P<0.01)。结论: 糖耐量减低且肥胖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存在与高胰岛素血症和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GT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的血脂变化情况,探讨糖负荷后血脂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自我院IGT患者100例.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HbAlc、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给与75 g葡萄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糖负荷后60分、120分和180分的血浆葡萄糖、胰岛素、TC、TG、LDL-C、H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负荷后血脂曲线下面积(Y-AUC).结果糖负荷后60 min、120 min、180 min的TG、HDL-C、LDL-C和TC浓度明显低于空腹各血脂浓度.Homa-IR与TG(三个时段)呈正相关,Homa-IR与HDL-C(三个时段)呈负相关,此外,Homa-IR与其它血脂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GT患者糖负荷血脂浓度较空腹时低,但Homa-IR与TG(三个时段)关系密切.提示合理应用调脂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不但有利于血糖控制,也有利于血脂代谢的改善,从而延缓心血管疾病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降低高尿酸水平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控制、降压、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对比研究2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月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达标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降尿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 (H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钙拮抗剂非洛地平治疗老年HT患者 ,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测血糖 (SG)及血胰岛素 (IS)浓度 ,求出两者曲线下面积 (AUC) ,并计算IS敏感性。结果 :HT患者无论有无糖耐量异常 ,均可见IS敏感性降低和糖负荷高IS血症 ,糖耐量减低组更为明显 ,服用非洛地平后 ,随着血压降至正常 ,症状消失 ,糖耐量减低组空腹及糖负荷后IS和SG水平以及两者AUC均较治疗前降低 ,IS敏感性增加 ,糖耐量改善。糖耐量正常组除糖负荷后 1h、2h血IS水平较前降低外 ,糖耐量及IS敏感性无显著变化。结论 :非洛地平可改善伴糖耐量减低的HT患者的糖耐量及IS抵抗 ,增强其IS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处方饮食与单一处方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实行个体化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结果 营养干预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处方饮食可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观察高糖摄入对正常Sprague-Dawley(SD)大鼠血压、糖及胰岛素代谢的影响。②方法将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饮水中添加蔗糖(120g/L)喂养42d,对照组给以正常饮水,每7d 定时测量体质量(BW)、收缩压(SBP)及心率(HR),实验最后1d 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和血清胰岛素(INS)等。③结果 自第8 天起,实验组SBP及HR即高于对照组,并持续至实验结束(t= 2.18~5.60,P均< 0.05,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BG水平升高(t= 2.75,P< 0.05);两组空腹血清INS水平虽然无显著性差别(t= 0.77,P>0.05),但是经协方差分析纠正体质量因素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高胰岛素血症(F= 7.33,P< 0.05);直线相关分析提示,实验组INS水平与BW 及SBP呈高度正相关,对照组中INS水平亦与BW 呈高度正相关(r= 0.756~0.915,P均< 0.05,0.01)。④结论 高糖摄入可显著升高正常SD大鼠的血压及FBG,而胰岛素代谢紊乱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Five hundred and seve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1 year, 371 for 2 years and 270 for 3 years i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which they received either placebo or 25-50 mg hydrochlorothiazide and 50-100 mg of triamterene daily. One third of the active treatment group also received 250 mg to 2 g methyldopa daily. After 1 year the active treatment group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in fasting blood sugar of 2.5 mg/dl compared with an average fall of 1.4 mg/dl in the placebo group (P = 0.01). The increase in blood sugar 1 hour and 2 hours after 50 g oral glucose tended to be greater in the actively treated group but these increases did not achie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effects of diuretic treatment were established after one year and did not increase further over the next 2 years. Overall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fasting blood sugar of 5 mg/dl in the active treatment group which occurred mainly in the first year. The hyperglycaemic effect of diuretics appeared to be partly or wholly related to potassium loss since, in both groups, impairment of glucose tolerance was most marked in those in whom serum potassium decreased. The measures of blood sugar were also positively related to systolic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胡映玉 《广西医学》2003,25(12):2389-239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已确诊 1型和 2型糖尿病的 378例患者测定血清 TT3、TT4、空腹血糖 (FBG)、餐后两小时血糖 (PBG)、空腹 C肽 (FC-肽 )、餐后两小时 C肽 (PC-肽 )、血脂 ,并与同期体检的 342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 TT3、TT4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0 1 ) ,TT3、TT4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与餐后两小时 C肽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群低下 ,在糖尿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中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体脂分布与血压及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青少年体脂分布与血压及纱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27例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及10例非肥胖健康人空腹及口服75g糖后1h、2h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RISI),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患者基础及县75g糖后1h、、hy胰岛素值均6高于对照组(P〈0.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RISI)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