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较详细地研究了无规取向、无吸收椭球体粒子的T-矩阵收敛问题。首先,简要概括了nmax的3种收敛方案和它们的基本特性。然后,应用1993年提出的数学收敛方法(M-方法)和1998年提出和物理收敛方法(P-方法)研究收敛问题。结果表明椭球粒子收敛精度对粒子的尺度参数,纵横比以及椭球体的种类(例如,长/扁椭球)有很强的依赖性。当粒子的尺度参数不太大时,甚至在极端纵横比的条件下,P-收敛方案优于M-收敛方案。  相似文献   

2.
关于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建议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简述了建议的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给出了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常数值,以及椭球面及其外部的正常重力公式。  相似文献   

3.
地球数字产品的空间数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当前地球数字产品空间数学基础局限性的基础上,将地图投影概念由传统的曲面到平面的变换扩展为曲面到曲面的变换,提出一套适合于大型GIS和地球数字产品的“地图投影”模型的实用模型,该模型的视图采用等距离切圆柱投影,度量空间是椭球面几何系统,符合计算机环境下GIS视图与度量空间分离的特性。鉴于全球多分辨率连续可视化,精密可视化量算,三维、多维地球数据统一,标准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只有在统一的空间系统内全球资源、生态环境数据才能进行精确的地理分析等四个方面的需要,从地图投影进到本模型将是方向和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目前,德清县国土部门与城建规划部门采用的测绘成果及坐标系统均未实现统一标准,甚至国土部门内部也采用两套系统的成果,地籍管理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数据成果(城建规划部门也一直采用该系统成果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数据成果(土地农转用报批及卫片执法均采用该系统成果数据)。在进行土地确权发证和建设用地项目竣工验收等方面的测绘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测绘成果的坐标系转换问题。常用的转换方法主要有四参数转换和七参数转换两种。  相似文献   

5.
地图投影是GIS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GIS软件都会涉及到该部分知识。Map GIS软件中的投影变换相比国外以及其他的软件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中国的国情。该文以"用户文件投影变换"功能的具体操作为例,介绍其在地质线路图、柱状图中的应用,辅助该功能在投影图及地形地质图中大量钻孔的投入示意图,讲解Map GIS软件在地质基础图件中的应用,就如何利用Map GIS软件增加工作精度节省工作时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岩溶不整合的内涵和研究意义,系统总结了古岩溶不整合的鉴别依据,把组成岩溶体系的改造形态(体)和建造作为主要标志:认为岩溶改造形态(体)有古个体形态标志和组合形态(体)──地形地貌标志,这些形态(体)应有岩溶建造充填或覆盖才有鉴定意义;还认为岩溶建造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主要依据,与建造同时形成的生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是直接的关键证据:岩溶建造底部建造层中的溶积钙砾岩和溶积钙屑灰岩,两岩石系列中的岩石成因类型、结构构造、层面构造是确定古岩溶不整合面产状、古岩溶水流向的决定性标志;此外,古构造对岩溶和岩溶建造都有一定控制作用,有建造充填、覆盖,也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RTKGPS测量技术在中国已广泛应用 ,但其测量成果属于WGS - 84坐标系 ,只有将其转换到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中才能使用 ,所以不同坐标系统间转换参数的正确求解是RTKGPS技术应用的关键。介绍了几种RTKGPS测量中坐标转换参数求解的方法及其数学模型 ,并对高程转换的几种数值拟合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讨论关于回转椭球静态场求解的一般方法,借助回转椭圆坐标系,静态场问题的一般解可以用实宗量和虚宗量勒让德函数以及余弦函数形式表出,使得结果更为简明和系统化。所得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椭球导体电场、尖端效应、介质椭球极化以至双极化雷达测量降水问题等,具有相当具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 (GIS)经 4 0余年的发展 ,它的定义众多 ,但其核心含义只有 4种 ,本文回顾了 GIS的 4种含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同时说明“技术”和“市场”对 GIS含义演变的影响。通过从英文文献中选取 7个基于不同含义、方式的 GIS定义进行语义分析 ,确定“GIS”这个概念在各种定义中的确切内涵 ,解释 GIS各种含义的相互关系 ,探讨 GIS(Geographical Informa tion Science)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和内容体系。然后提出表达 GIS4种不同含义的规范概念。  相似文献   

10.
可定位视频是包含位置信息的视频,它的地理空间表达是集成视频与GIS的关键问题。针对视频添加位置标签空间语义单一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可定位视频的地理空间表达框架。该框架包括视频帧与视频片段2个层次,在扩展OGC空间数据库几何要素标准基础上,分别定义了3类共7种对象描述可定位视频的空间信息。(1)视频位置(点),描述视频帧及视频片段拍摄位置及相机姿态;(2)视频轨迹(线),描述视频片段拍摄轨迹;(3)视频平面视域(面)与立体视域(体),分别描述视频帧及视频片段拍摄场景二维与三维空间范围。该框架包含了主要空间对象类型,空间表达范围较为完备,同时支持视频帧、视频片段等不同层次数据,在不改变现有数据结构基础上,实现视频数据与GIS松散耦合与有机集成。本文讨论了视频对象空间数据获取方法,定义了逻辑模型,并以可视化与检索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扩展了现有空间数据标准,易于实现,在地理可视化、视频检索及分析挖掘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电子政务流程化的特点探讨了电子政务GIS的权限管理.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GIS权限分为非流程权限和流程权限。提出了角色、业务及动态流转中都可具有GIS的功能和数据权限。重点分析了基于业务流程的GIS访问控制,通过角色设定业务功能模块,业务实例化形成动态的业务,通过实例化业务规则确定GIS权限,通过业务流转指定动态权限继承的权限模型框架。采用分层权限管理模式以及权限包进行GIS权限的“访问验证”和“访问控制”,实现了权限按需、按流程分配,而权限的分配与回收由系统动态实现。  相似文献   

12.
HNCOOR软件是湖南省测绘坐标转换专用软件,其"湖南大地坐标转换"工具只能接收TXT文件中的坐标数值进行转换,输出仍然为TXT文件,不能直接转换矢量数据。本文以Map GIS 10软件二次开发编程为例介绍一种方法,能提高湖南区域矢量文件的坐标系统转换精度和效率。开发的工具能从矢量文件中自动提取HNCOOR软件能接受的源坐标文本文件,进入HNCOOR软件转换成另一坐标系数据值并输出结果坐标文本文件之后,再由开发形成的工具依照结果坐标文本文件自动将矢量文件的坐标系统转换好,并且不影响矢量文件的属性和符号化参数。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世界》2005,3(6):71-71
由杭州市房产管理局作为业主单位、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市房产信息中心承建的杭州市房产管理信息综合系统(一期工程)经过中国GIS协会专家委员会的评选.荣获’2005GIS优秀工程金奖。2005年10月18日,金奖授牌仪式在杭州市房产管理局举行。国家测绘局原副局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曲线模型求解曲线放样坐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线路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的数学关系 如图1所示,设在线路控制坐标系XOY里,存在有任意曲线(缓和曲线或圆曲线),首先建立以曲线起点ZD作为坐标原点、ZD所在处曲线的切线为X轴、ZD指向该点的曲率半径中心R方向为Y轴的局部坐标系xoy。设曲线上任意一点A(x,y),求解它在线路坐标系里的坐标(X,Y)。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图纸由于其直观、准确和可复测等特性,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资料,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地籍图、土地勘测定界图、地形图等.生产图纸的关键是要将地面上的点与图上的点一一对应起来,经综合后,用恰当的符号进行表示,为此,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椭球体,各国所使用的坐标系都不全相同,如我国主要使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地方还建立了地方直角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从而,因为坐标系的不同而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所以进行不同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本文以1954北京和1980西安平面直角坐标仿射转换、二次变换为例进行说明,并进行简单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海量空间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已由传统的分幅方式转向了数据库方式,由此大区域GIS数据库坐标系统转换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实际生产中较易获取的分幅坐标改正量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Delaunay三角网剖分的GIS数据库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对大区域内GIS数据库坐标系统分区逐点转换的原理、思路与流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展区域性实验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地心坐标系与站心坐标系中的速度转换及误差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推导了由地心坐标系中到测站坐标系中的速度转换公式及误差传播公式,并且计算了931个GPS测站点在球面测站坐标系与椭球面测站坐标系中速度分量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测站高度对速度归算影响的相对变化量在10^-4~10^-3量级(对于厘米级的速度分量而言。可以忽略不计),球面站心坐标系和椭球面站心坐标系下的速度分量差别主要表现在测站速度的北分量上,通常为10^-6~10^-5量级。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垂直速度分量较大的测站,两者的差别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于弹性力学应变分析理论,提出GPS网应变强度分析法,建立了对应于椭球微分坐标系的“位移-应变”数学模型,分析了GPS模拟网应变强度的分布情况,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地球起源与海陆成因及变迁等问题进行论证,以物质运动基本原理(物质集中、能量释放)提出:“地球中间膨胀(释能)造陆、大陆向两极移动”的新学说(1982年)。认为地球成因与演变同其它天体一样,是在星际物质集中下发生的能量释放过程。由于地球水分子多,能量释放缓慢亦使陆地生成缓慢,陆地是其后产生的。陆地主要生成在地球自转离心力、日月引力、地球张力(内能膨胀)的最强区。这样不仅使地球会演变成椭球体,同时膨胀区大陆在向两极方向移动中,便发生海陆变迁与地表形变。  相似文献   

20.
吉南候家屯组与辽东小东沟组在辽东北部连成一体,以往地层划分和对比上的分歧,皆由王钰等定义小东沟组含有熔岩——“为小岭期火山喷发初的火山活动产物”所致。小东沟组、候家屯组为独立于辽东小岭组,吉南果松组火山岩之外的地层体,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辽东梨树沟组建立时未明确定义,建组剖面仅共分二层,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夹砂页岩,多数研究者将其理解为小岭期火山喷发的尾声产物,无疑是正确的,但近年已人为地演义为“远火山相和湖相”(沉积),并与辽西九佛堂(沙海)组对比,已失去岩石地层单位组的客观性、物质性及组内岩性、岩相的一致性。现据“组应概分,不易细分”等有关原则,建议废弃梨树沟组名称,将与小岭组有成因联系的远火山相产物(包括夹层)划归小岭组,其上部确与小岭期火山喷发无关的河湖(沼)相沉积归于聂尔库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