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的炎性反应;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他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化脓性骨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因此,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其中,临床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影响.1993年4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13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 ,最常见于 3~ 15岁的少年儿童 ,以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多见 ,其次为肱骨与髂骨 ,脊柱与其他四肢骨骼都可以发病 ,肋骨和颅骨少见[1] 。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抢救生命和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自 1990年以来 ,我院用病灶清除加持续灌注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5 6例 ,疗效满意 ,经1~ 4年随访 ,未见复发病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5 6例 ,其中男 31例 ,女 2 5例 ;年龄 8~ 16岁 ,平均 11.7岁 ;胫骨 2 7例 ,股骨 2 5例 ,肱骨 3例 ,髂骨 1…  相似文献   

3.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髂骨骨髓炎比长管状骨急性骨髓炎有不同特点,病势凶猛,合并症多,易误诊,治疗棘手,处理不当易复发。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3年2月~1984年7月收治的6例作一简要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皮肤娇嫩,容易破损感染,加之骨的血管解剖特异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急性化脓性关节头骨骺骨髓炎.尤其是近期有败血症病史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且常合并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同时有干骺端骨髓炎.其早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红细胞沉降率呈低反应型特点,不易被重视和发现易延误就诊和误诊.为避免误诊误治,作者对我院收治的婴儿急性化脓性骨骺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化脓性骨髓炎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骨髓炎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3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104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63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57株细菌生长,共培养出4种细菌,无多重感染;104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91株培养结果阳性,共培养出149株、8种病原菌,其中14例培养出3株,30例培养出2株,47例培养出单株;革兰阳性(G^+)36菌77株,革兰阴性(G)杆菌69株,真菌3株,大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结论与急性骨髓炎多为单种G^+球菌感染不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存在多重感染。另外,G^+球菌感染率下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上升。对不同类型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经关节镜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与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7 d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关节镜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干骺端骨髓炎伴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伴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干骺端骨髓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关节腔清理术,同时予干骺端病灶清创,关节内引流、置管并术后持续冲洗治疗.结果 术后2~6 d患者体温正常,平均4 d;随访6~24个月,CR复查骨髓炎病灶消失,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定为(85.2±10.9)分.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干骺端骨髓炎伴化脓性膝关节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毒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变为慢性,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选择合适时期进行开窗引流冲洗便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在抗生素治疗48-72h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开窗引流,可以有效地引流脓液,减轻全身、局部症状,而精心到位的护理,正确有效的冲洗引流技巧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受到化脓性细菌侵袭而引起的炎症.80%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由于窦道形成后病灶与外界相通,引起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是化脓性骨髓炎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骨髓腔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是目前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21例化脓性骨髓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故障分析,探讨出现故障的相关因索,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化脓性胫骨骨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一经诊断成立,保守治疗无效时,减压引流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自1990年以来收治了100例急性化脓性胫骨骨髓炎病人,根据病情的发展,分别采用简单开窗术、大骨槽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6年~1999年10月采用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4例。术前常规准备。重点做好术后切开引流置管冲洗(以下简称冲洗引流或置管冲洗)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提高了治愈率。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10岁。股骨骨髓炎13例,胫骨骨髓炎11例。临床表现为发热,持续剧痛,肌肉痉挛,不愿活动患肢,局部红肿  相似文献   

12.
自1948年Hench将可的松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疗效后,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出现的是滥用现象,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亦逐渐被人们认识,使用不当甚至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后果[1]。糖皮质激素对骨和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影响,文献已有很多报道。我院近年收治12例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病人,在发病初期均曾使用激素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发现其临床过程及X线改变均有特殊的表现,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同道注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4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86例,其中12例发病初期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曾误漏诊的新生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因患侧肢体活动障碍就诊,其中2例为下肢,1例为上肢;2例伴有发热.3例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下肢2例入院后行患侧髋关节B超检查示化脓性髋关节炎.曾诊断为患侧化脓性髋关节炎2例...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治骨关节感染患者26例,除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外均采用碘伏灌注冲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11例,8~72岁。平均38.4岁,其中化脓性髋关节炎2例,化脓性膝关节炎4例,慢性骨髓炎9例,急性骨髓炎8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2例,膝关节滑膜炎继发感染1例;病变部位:髋关节2例、膝关节5例、股骨3例、肱骨2例、胫腓骨14例。患者均在术前、术中抽取分泌物、脓液进行细菌培养[1],结果19例为阳性,7例为阴性。1.2治疗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摘除坏死骨,切除窦道消灭死腔,取出内固定物或人工…  相似文献   

15.
介入性动脉内留置导管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观察与护理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骨髓炎是指一切化脓所引起的骨组织化脓性感染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局部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 ,还可形成窦道、病理性骨折等。慢性骨髓炎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长久不易治愈者甚至造成终身残废 ,治疗困难[1] 。介入治疗慢性骨髓炎 ,疗效可靠 ,适用性强 ,方法简单 ,易掌握 ,可缩短治疗时间 ,明显提高治愈率[2 ,3] 。 1998年 4月~ 2 0 0 3年 6月我们利用导管局部供血动脉内注药的方法 ,共治疗慢性骨髓炎 2 1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2 0~ 4 3岁 ,平均年龄 32 .5岁。…  相似文献   

16.
MRI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RI在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5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骨急性骨髓炎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14天在安科0.2T永磁型MR扫描仪下行横轴、矢状、冠状面扫描。结果:25例中23例骨髓内呈现异常MRI信号,2例发病仅2天者骨髓内无异常信号。病变随时间的推移与正常骨髓间分界逐渐清晰,在T1WI骨髓内病变呈斑片状稍长T1、长T1低信号,在T2WI病变呈斑片状长T2高信号,在反转(IR)序列上这种信号改变尤其明显。结论:MRI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MRI在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质、骨膜和骨髓的炎症,较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骨髓炎在X线上表现为以不同范围的骨质破坏为主,也有增生和死骨,但在早期即发病7~10天内,X线上尚无骨质密度方面的变化,或仅仅出现软组织的改变,极易漏诊,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败血症或转为慢性骨髓炎。由于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对组织内水分的增加特别敏感,因此在确定骨髓炎及软组织感染方面明显优于X线,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化脓性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致病菌可穿入关节,在关节滑膜和关节液中繁殖,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并关节炎如未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骨关节功能,甚至危及生命[1]。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原体之一[2-3],根据其荚膜多糖结构,肺炎链球菌被分为98个血清型[4]。  相似文献   

19.
CT诊断急性骨髓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T在急性骨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了30例四肢骨、髂骨骨髓炎的CT片,对其影像变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0例病灶区骨膜下脓肿,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液化灶;12例出现少量的骨膜反应;死骨2例。结论 CT能够早期发现骨膜下脓肿,明确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同时又能引导穿刺引流骨膜下脓肿,减轻骨干缺血程度,减少形成死骨的机会,降低伤残率。所以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98-01~2001-02尝试在患骨髓炎的指骨上钻孔,然后用注射器将明胶、庆大霉素缓释剂注入孔中,治疗指骨化脓性骨髓炎48例,疗效较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