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中国古代"和同"观念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大面积的消亡正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趋势,对濒危语言要不要保护,如何保护,中国古代"和同"观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是有原则的和谐;"同"则是否认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差异,强调绝对的同一.故要"和而不同".这对我们解决濒危语言的保护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语言濒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语言的濒危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濒危语言现象目前已受到各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的高度重视。中国的濒危语言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新进展,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召开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但还存在着理论深度不够、成果少等缺陷,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今后对濒危语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抢救,对濒危语言的研究,要与常规语言的研究理论方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是否科学、有效、经济,关键在于能否在实际操作中处理好三个关系、七个问题、五个矛盾。三个关系是:“花钱”与“赚钱”的关系,权属、权益、权重的关系,职能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权力分配关系;七个问题是:持续力问题,保护机制的创新问题,国家法、地方法与习惯法的兼用问题,民族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与市场管理问题,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规程对接的“端口”问题,遗产地的社区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问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五个矛盾是:物质文化遗产原有功能的继续发挥同实施保护存在机制上的矛盾,当地人的修复活动同国家有关职能机构的技术要求的矛盾,当地人所进行的文化内容重组同保持文化原生性的矛盾,权属模糊同正常管理的矛盾,对文化遗产的群体无意识同推动积极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的。因为存在社会矛盾,所以要和谐;因为要和谐,所以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语言种类丰富,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也较多,可以分为濒危语言和濒绝语言两类。造成中国的语言濒危的因素有民族杂居、族际通婚、使用人口少等等。濒危语言在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上有其特点。中国的濒危语言对语言史、语言谱系分类以及民族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任务有研究语言衰变的特点和规律,探寻减缓语言濒危趋势的办法,积极抢救记录濒绝语言材料等等。中国濒危语言可通过实施以下策略进行保护:借鉴国外经验,立法保护,纳入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工作范畴,政府拨款立项,对不同层级的濒危语言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建立中国濒危语言网站、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社。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维强调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对立面,要促进对立面的结合,发掘新的力量源泉,要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对立面的双赢。和谐思维对当代社会发展进步具有普遍意义,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濒危语言研究应区分“濒危语言”和“衰变语言”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对于探索濒危语言的规律,以及制定濒危语言的对策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剧增,且错综复杂,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和部门。“矛盾凸显期”的大学生,在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学校之间以及大学生与社会之间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切实为大学生解决如就业等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用“爱”来感化、创新组织管理模式,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和谐和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和谐,才能在“矛盾凸显期”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0.
假句(包括矛盾句)存在于语言里是合法合理的。“层级”论将存有“矛盾被证”的自然语言宣判“死刑”,是把人(语言使用者)的逻辑犯规归罪于语言本身,而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实际是对塔斯基“层级”论宣判死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逻辑悖论研究的重心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语义悖论”上来。塔斯基对“谎者”悖论的解释,以“本语句”指称或界定“本语句假”,犯了“矛盾定义”的谬误,而哥德尔的理论也因跟塔斯基理论的内在联系,也可能引起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11.
王传芳 《科技信息》2009,(20):I0111-I0112
英语霸权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英语的强势地位使非英语国家的母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以致处于濒危边缘。如何进行语言政策调整、保护母语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来挽救濒危语言,已成为当前非英语国家语言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文章首先分析英语霸权的成因及语言濒危的世界语言现状、然后介绍世界许多非英语国家保护母语的语言政策并做深入思考和探讨,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母语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素质”和“素质教育”是个有意义的日常概念,但还不是个科学概念:缺乏科学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没有超越“全面发展”的范畴;用行政手段强调推行的“素质教育”面临一系列实践矛盾和问题;对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的“应试教育”要作科学的和客观的分析;建议把“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上决策层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语言濒危和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一种语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对濒危语言进行传承和保护,也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语言学界对濒危语言进行调查、记录,其研究方法与人类学相似,研究内容有交叉,在应对语言文化危机的过程中,人类学与语言学有必要进行学科整合。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中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和谐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着眼于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与时间的和谐,由此也就形成了西方艺术和谐美的特征就在于在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中形成时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巴哈布央语的濒危趋势以及应采取的保护策略和措施。针对巴哈布央语的濒危状况,可以通过强化该民族群体的自主保护意识、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地方政府关怀重视、建立濒危语言的扶持政策等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濒危语言资料的调查同一般的语言调查相比有其独特性,这是由濒危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对濒危语言资料的记录会同以往的语料收集不尽相同,其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展示一种语言的真实面貌,长久地保存自然的原始语料,为后代留存一份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23日,我校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濒危语言学术研讨会”在我校科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语言学者、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本次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全国语言学界的一次盛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戴庆夏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孙宏开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程度》的学术报告,我校副校长韦茂繁和中央民族大学李锦芳教授等学者也分别作了学术发言,对濒危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磋商。“首届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花山  相似文献   

18.
王守武 《科技信息》2009,(28):I0152-I0152
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矛盾、差异和事物的多样性,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的思想。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统一,和谐是承认差异的存在达到“天人舍一”的超脱境界,防止黑格尔哲学中的“对立、斗争”、“绝对平均”。  相似文献   

19.
陈跃 《科技信息》2010,(13):161-162
“和谐观”和“面子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人解决家庭冲突矛盾的主要原则和方式。这种解决家庭冲突的方式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并且有其哲学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租期)(Lease Wife)中的家庭矛盾及其处理方式,剖析了传统的“和谐观”和“面子观”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理论依据。在中西文化中,对家庭矛盾冲突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也就这种差异及其原因作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者对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有不同的观点。的确,即使在伊斯兰世界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许多冲突,如果把所有矛盾、冲突都归结为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有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有没有“文明的冲突”的因素?我认为有。如果从更深层次解读这场战争,解读萨达姆现象,解读布什主义,就会发现“文明的冲突”的因素。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场战争反映的“文明的冲突”不是整个伊斯兰世界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冲突,而是伊拉克和美英两国特别是和美国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部分伊斯兰文明同美国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