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3,(Z1):114-115
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金山坡滑坡为典型案例,通过详细调查和分析解剖,提出板梁状平推式滑坡的成因机制。板梁状平推式滑坡在平面上呈扁长矩形,纵向长度小于横向宽度,剖面上呈板梁状。该类滑坡主要发生于由近水平巨厚层砂岩和薄层泥岩构成的斜坡陡崖附近,坡内存在一组平行于坡面的长大陡倾结构面。在强降雨条件下,雨水迅速充填平行于坡面的张裂缝,至某一临界高度后,强大的静水压力将外侧岩体整体平推出去,形成平推式滑坡,此后随着裂缝内水头的骤降,滑体很快自行停止滑动。在较系统地调查并研究形成该滑坡所具备的岩性条件、坡体结构条件、裂缝储水条件以及强降雨触发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板梁状平推式滑坡的后续变形破坏模式,提出加强截排水,采用锚索和抗滑桩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滑坡为地质原型,采用相似材料的机制模拟法,通过物理模拟再现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一步验证平推式滑坡的启动机制和张倬元等提出的启动判据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促使滑坡启动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与滑面倾角之间的关系为:滑面倾角越大,启动临界水头高度越小;反之,滑面倾角越小,启动临界水头高度越大。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詹家溪滑坡地段以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从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受力条件着手,以动态观战分析了边坡应力状态及滑坡形成的机制,并对滑坡进行了力学分类,秀定性分析和力学计算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地震高位滑坡形成条件及抛射运动程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根据典型地震高位滑坡坡体结构特点及地震斜坡响应,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认为P波的垂直上抛作用及S波的水平剪切作用,将强卸荷带下限以外裂隙切割的岩体结构面贯通并使其丧失与下部岩体的结合力,后至的面波经地形放大后,巨大的加速度(通常>2 g)将斜坡上部表层高位岩体近水平或斜向上抛出,形成地震高位滑坡。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7,(4):73-75
在四川典型的红层丘陵地区,近水平层状岩质滑坡是具有代表性的滑坡类型之一。本文以某在建高速公路近水平层状岩质大型滑坡为例,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多方面深入剖析其成因机制,进而提出锚索方案、抗滑桩方案和清方+框架锚杆方案三种处治方案,通过工程可靠性和经济上的综合对比,确定最合理方案,为以后类似滑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庆万州吉安滑坡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重庆万州吉安滑坡发生于2004年9月5日09:00:00,属于降雨诱发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坡面积0.7 km2,体积约7.0×106 m3,滑坡摧毁了当地一个重要的集镇、公路和在建高速公路,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通过野外调研,详细研究了吉安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并结合吉安滑坡发生的环境特征和过程,研究了吉安滑坡发生的地质成因和环境成因,得出如下结论:顺向单斜构造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类型的水文地质结构是吉安滑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节理裂隙发育的软硬相间的顺层地质结构是吉安滑坡发生的控制因素;河流快速深切的河谷发育演化过程是吉安滑坡发生的长期孕育因素;大量、高强度(200 mm/d)的降雨是吉安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最后建议加强暴雨滑坡的诱发机理研究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贵遵高速公路某滑坡的成因机制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瑞峰  张五洲  曾晋 《山西建筑》2009,35(6):281-282
通过对贵遵高速扎佐—南白段改扩建工程息烽收费站场坪区滑坡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滑坡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而对该滑坡的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防治措施及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家山滑坡成因机制与堰塞坝整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家山滑坡的地质背景,研究滑坡及堰塞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唐家山滑坡类型及发生的地质成因机制;基于唐家山堰塞体的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宏观现象监控与地表位移监测,研究堰塞体的整体稳定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1) 唐家山滑坡属于基岩顺层滑坡,是典型的地震诱发高速滑坡,滑坡滑动带可能发育在层间剪切带,滑坡区发育的构造背景为复式倒转背斜的一翼。(2) 唐家山堰塞体整体结构以块状岩体为主,上覆风化松散堆积物,整体地质稳定性较好;堰塞体地表位移监测显示,泄洪对地表位移有影响,最大位移约140 mm,随后位移增量较小,目前处于稳定状态。(3) 应注重地震诱发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的“多米诺”链式灾变研究;应注重含层间剪切带斜坡的工程地质调查分析和地震滑坡危险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速滑坡–碎屑流颗粒反序试验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滑坡碎屑流在运动过程的颗粒分离问题进行研究,主要考虑小颗粒含量、粒径差以及滑床糙率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碎屑物质在运动中的分离程度受粒径差影响较大、受小颗粒含量的影响较小,增加滑床糙率可以使得颗粒分离现象更加明显。结合现场调研、物理模型试验及已有研究成果对高速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颗粒反序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碎屑物质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由于小颗粒等效摩擦系数较大,碎屑物质在运动方向上出现大颗粒在前小颗粒在后的分离现象;进入减速堆积阶段,小颗粒先停积,后续大颗粒可越过小颗粒堆积物继续向前运动,而小颗粒则多被阻挡在堆积物末端,最终堆积物形成前端以大颗粒为主、末端以小颗粒为主,中部大颗粒在上小颗粒在下的堆积物结构。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施工中滑坡形成的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涛 《山西建筑》2009,35(1):308-309
阐述了高速公路施工中滑坡的形成机制,结合雷崇高速公路上的几处滑坡实例,介绍了滑坡防治的几种方法,从三方面总结了滑坡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从而减少滑坡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汶川地震触发的金鼓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及动力稳定性进行研究。在工程地质定性研究方面,通过对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与地震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分析高速远程滑坡的形成机制,将其划分为紧密发生的2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为上部滑体被抛掷分离,第二阶段为下部受铲刮发生二次滑坡。在岩土力学定量研究方面,进行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1) 以FLAC3D作为动力分析的数值计算引擎,采用自行开发的基于多层次微粒群的非圆弧最危险滑动面搜索并行程序,获得滑坡的动力稳定系数时程及其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动力稳定系数的频域特征;(2) 通过2种潜在破坏模式的对比研究,指出金鼓高速远程滑坡2#滑动面簇发生主导破坏的可能性更大,并可触发二次滑坡;(3) 依据空气动力学定量计算,论述上部滑体长距离抛掷是完全有可能的。综合研究表明,岩土力学定量分析结果与工程地质定性成果相吻合,进而将金鼓高速远程滑坡孕育的先决条件归纳为以下4条:力学性质差、高位剪出、下降空间开阔、初速度足够大。  相似文献   

12.
黄静  颜克诚  余火忠 《工业建筑》2014,(Z1):730-733
膨胀土是自然界中一类危害严重的灾害性土,对膨胀土地区滑坡的防治提出了挑战。鉴于此,在详细研究膨胀土地质特性和工程性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广西上思地区某膨胀土滑坡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并开展了膨胀土边坡防治新型支挡结构的研究,工程实践表明该结构对膨胀土滑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膨胀土地区滑坡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董柱  杨正东  赖正发 《工业建筑》2011,(Z1):449-452,469
滑坡的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其对滑坡治理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滑坡的勘察、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调查滑坡周边环境变化因素,深入分析滑坡的成因、机理,以便选择有针对性、合理的治理方案。通过对某一山地滑坡的深入调查、分析,推测滑坡变形受其斜下方塌方隧洞的影响,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滑坡治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茅坪滑坡体1993-2000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初步认为茅坪滑坡体复活是其东侧白岩危岩体中不合理的采煤活动引起的。为了证实上述推论,2004年7月-2005年1月,对滑坡体的变形、水位和降雨量进行补充监测。结合相关监测成果,进一步论述滑坡体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及其对滑坡体变形的影响:(1)水动力条件演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采煤活动诱发的白岩危岩体开裂和崩塌以及由此产生的黄沟流水路径的改变:其二是水库蓄水与运行。(2)黄沟流水路径的改变不但抬升滑坡体的地下水位,且使地下水位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水位。(3)黄沟流水完全来源于大气降雨;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对滑坡体的变形速度影响最大。(4)1999年后,水库蓄泄水对前缘次级滑体的影响减弱。作为隔河岩变形库区规模最大、变形最为严重的滑坡体,茅坪滑坡的失稳问题应该引起相关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建议在治理工程时优先考虑截排来自黄沟流水。  相似文献   

15.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和整治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分析某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以及整治效果,选取了不同的模型材料来模拟相应的岩类,以相似比1∶200建立了滑坡的模型。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模拟并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滑坡体位移、抗滑桩和锚杆的受力状态随试验步骤的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对滑坡变形与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加固设计参数下的整治效果并进行优化。该成果可为该类滑坡的机理研究和有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成南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滑动面和滑带土的性质进行分析、评价,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坡前和滑坡后的稳定计算和论证,充分认识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根据滑坡的环境地质特点对滑坡的治理提出支挡和排水的综合措施,对类似滑坡的工程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西久公路(S101线)龙穆尔沟DH6#红层滑坡为典型代表,采用地质分析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作用下青海高原红层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以坡体开挖来模拟河谷下切卸荷作用,采用均匀毛细浸润技术模拟雨水入渗改变岩土强度的现象。以位移量作为重要指标,先分析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对坡体变形的单独影响,再将二者综合分析,并分析二者的作用权重。结果表明,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作用在红层滑坡的变形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认为坡体变形的根本原因是以红层特殊岩土性质为基础的2次强度衰减过程:河谷下切引起的坡体卸荷松弛(第一次强度衰减)以及临空面的出现是滑坡发生的基础;长期的雨水浸润作用造成岩体强度软化(第二次强度衰减)是滑坡发展的直接原因。把以龙穆尔沟DH6#滑坡为典型代表的高原红层滑坡的变形机制归纳为:原始地貌→河谷下切→坡体卸荷松弛→岩土强度衰减→水的作用→岩土强度进一步衰减→坡体整体滑移。  相似文献   

18.
根据滑坡所在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研究区滑坡危害和存在的建筑物开裂变形、水平滑移等问题,通过实地勘察,并进行室内岩土力学试验,分析粉砂质泥岩滑坡的滑动与形成机理。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自重、自重+地震、自重+暴雨,三种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