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各35例,将其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在心脏形态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①80%(28/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形态表现为球形,而71%(25/35)的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圆拱门形(P〈0.05);②71%(25/35)的扩张型心肌病室壁运动呈弥漫性减弱,而80%(28/35)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壁运动呈节段性减弱(P〈0.05);③扩张型心肌病以多瓣膜反流为主,而缺血性心肌病以二尖瓣反流为主(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一种有价值且简单易行的无创性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缩速度,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变。方法:按左心室流出道是否梗阻分为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分别测量正常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3组二尖瓣环各点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结果: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组Ea、Sa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Aa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间E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a、A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及主动松弛功能较正常人减低。梗阻性较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主动松弛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其他并发症相比,糖尿病心肌病提出较晚,研究不够深入,发病隐匿,早期诊断方法不够完善,临床重视程度不够。目的:利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左室功能障碍特点。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超声科。材料:实验于2002-03/06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超声科完成。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6只,雌雄不拘。方法:①随机于56只实验兔中抽出10只作为对照组(不造成糖尿病模型),其余46只进行糖尿病模型复制(家兔禁食18h,按65mLAg耳缘静脉一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将造模成功40只兔随机分成4组,即造模后2,4,6,8周组,每组10只。②采用全身数字化超声心动图仪检查造模后2,4,6,8周及对照组兔心脏二尖瓣环处室壁运动频谱。超声检测指标:收缩期峰速度、射血前时间、局部射血时间、二尖瓣环4个不同部位平均收缩速度值、舒张早期速度、舒张晚期速度以及两者比值。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兔二尖瓣环后间隔和侧壁处的多普勒组织成像指标比较。结果:纳入兔56只,造模失败6只,进入结果分析50只。糖尿病心肌病收缩功能障碍出现在模型成功复制6周,表现为:后间隔和侧壁收缩期峰速度显著降低(P〈0.05),二尖瓣环水平4个不同部位平均收缩速度值减小(P〈0.05)。造模后8周组兔后间隔处射血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造模后2周组(P〈0.05),侧壁处局部射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造模后2周组及造模后4周组(P〈0.05)。从而导致左室壁收缩的不同步。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出现在模型成功复制后4周,随实验时间延长而加重,表现为:二尖瓣环后间隔和侧壁处的舒张早期速度逐渐减低(P〈0.05),舒张早期速度/舒张晚期速度显著减小(P〈0.05)。结论:①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以舒张早期峰速度降低、舒张早期速度/舒张晚期速度减小为特点。②糖尿病心肌病收缩功能障碍以局部组织收缩速度降低,部分节段射血前时间的延长以及部分节段射血时间延长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靳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4571-457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鉴别诊断。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80例、缺血性心肌病65例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CM的多个房室腔扩大,室壁变薄及弥漫性运动减低,多瓣膜返流且程度高,收缩功能降低明显,舒张功能可正常。结论:ICM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室壁运动减低呈阶段性,常伴有室间隔增厚,单组瓣膜返流且程度轻,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史卫平①王云翔缺血性心肌病(ICM)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的疾病,属心肌病范畴。此病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由于超声特征相似,均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成人患者因多伴受累心室扩大,且无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上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近年来,我们超声诊断的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7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上均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只是因为病因不同对两者鉴别有时非常困难,尤其是老年人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更是难以区分。对我科2003-11~2006-06收治的疑似DCM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7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心肌病与酒精性心肌病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酒精性心肌病(ACM)和3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进行了分析,以寻找两者的鉴别。ICM组32例,均有明确的心肌梗塞史及有饮酒史,日饮酒量2两至1斤,18例行冠脉造影阳性,男26例,女6例,年龄40~75岁,平均64.2岁;ACM组3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确诊的ICM 16例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年龄大,部分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慢性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心脏扩大明显,并可伴发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呈现左心扩大,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35%);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血管狭窄平均〉75%,甚至完全闭塞。结论: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以心脏扩大、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为特征。酷似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造影是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目前药物治疗只能缓解和改善症状,心脏介入治疗有一定效果,许多治疗方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尿毒症所致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尿毒症病例的超声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超声监测左房增大78例占80.4%,左室增大40例占41.2%,室间隔增厚45例占46.4%,左室后壁增厚48例占49.5%,二尖瓣返流(MI)52例占53.6%,三尖瓣返流(TI)42例占43.3%,主动脉瓣返流(AI)17例占17.5%,肺动脉瓣返流(PI)15例占15.5%,心包腔积液40例占41.2%,室壁活动异常19例占19.5%,左心功能EF〈50!例占21.6%;FS〈28"例占22.7%,舒张功能障碍36例(37.1%)。【结论】超声可对尿毒症心肌病例患者进行实时、直观、迅速、准确的检测,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限制性心肌病在我国是非常罕见的一类心肌病,本院于1994年1月至1998年7月间共诊断该病5例,均经超声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酒精性心肌病(ACM)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 将42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分为亚临床期(5例)和临床期(37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经2年的随访,该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特异性差;胸部X线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佳;左心室肥厚、斑点状回声增强及早期舒张功能受损是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较为特异的心脏超声改变;戒酒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且亚临床期患者预后明显好于临床期患者。结论 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彻底戒酒。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猝死的临床分析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271000)杨曙光,苏玉文,解直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预后不良,年死亡率25%~45%,其中30%为猝死。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住院期间猝死的IDC病例,对多项临床、心电图(ECG)和超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原发性心肌病及继发性心肌病(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及尿毒性心肌病)中的价值。方法:使用ViVid.E90及LOGIQ.C9 EXPert彩色duopuler超声诊断仪,4.5MHZ的探头对28例,原发性心肌病及继发性心肌病(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及尿毒症性心肌病)超声检查。经TEE超声,应用2D及M型超声心动图频谱与彩色duopule血流显像对患者分别进行检查。结果:其中在室间隔明显增厚(厚度范围16~33mm),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之比大于1.3mm,有18例,其中出现梗阻13例;出现室壁运动减弱15例,收缩运动正常3例。左心室腔明显增大,大心腔,小开口,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的6例;限制性心肌病一例。与右室及右室流出道明显扩张,室壁运动减弱为其特征,至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一例。室间隔与左心室壁对称性增厚,尿毒症心肌病一例(继发性心肌病)。全心壁肌回声明显增厚,回声明显增强,肺动脉高压淀粉酶样变性心肌病一例(继发性心肌病)。结论:超声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具有明显特异性,有无梗阻作出明确的诊断,对扩张性心肌病及EF的侧值对其收缩功能及心脏的衰减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对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尿毒症心肌病及淀粉酶样变性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4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30例正常人(NC)从心脏形态学结构、血流动力学及房室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DCM组与ICM组各超声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特点:①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呈球形,室壁变薄及动度弥漫性减弱。ICM组以左房室腔扩大为主,多呈葫芦状,室壁节段性运动减弱。②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扩张和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为特点的心肌疾病,往往进展至难治性心力衰竭。由于激素过度激活和心脏重构,最终促进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本文研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扩张性心肌病左室重构中的变化,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检测脑钠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钠肽(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心室负荷增加或(和)室壁张力增加时释放增加。多种心血管疾病与之相关。本研究拟探讨BNP与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关系,尤其与其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的相关性,初步评价BNP在HCM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左房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左房功能的评价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215006)杨俊华,方秀英,王芬蝶,徐苏丹本文旨在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左房功能的改变以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DCM组:系按WHO/ISFC(1980)标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整体功能指数(GFI)对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23例HCM和38例健康者二尖瓣隔环及侧环心肌运动参数,计算GF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二尖瓣隔环、侧环GFI值增高,P〈0.05。结论:GFI可作为超声诊断HCM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扩张型心肌病92例超声心动图分析李雅琴,史淑范,林淑珍,胡伟建,李春芝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常见心肌疾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临床缺少特征表现而不易诊断。UCG临床应用,为本病诊断和鉴别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