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岩石薄片图像分析数据估算砂岩渗透率的简单相关模型。研究中使用的54块砂岩样品取自北美油藏,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有代表性。该模型是从二维图像分析数据导出的经验模型。从图像获取的孔隙度以及在二维孔隙区内最大内切环的直径分布资料足以用来进行渗透率预测。遇曲度、孔隙形态和孔隙的接触程度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大,除非这些特性与其自身的孔隙度和孔隙尺寸相关。从图像提取的数据和岩芯测定渗透率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
3.
薛永超  程林松 《测井技术》2006,30(3):228-229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测井渗透率与油田开发实际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矛盾,研究提出了利用压力恢复试井渗透率资料对测井渗透率的约束校正方法,建立了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对吉林新立油田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进行测井渗透率校正应用研究表明,应用测井渗透率校正结果建立的地质模型更加符合油田开发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4.
曹维政  张燕 《石油仪器》1999,13(5):45-46,49
使用致密砂岩克氏渗透率测定仪,完全克服了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致密砂岩的克氏渗透率。整个测试过程由微机控制,主要包括压力,气体流量和时间参数的自动采集,数据处理,测定结果计算和显示等,实现了全部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仪器是目前国内测定致密砂岩克氏渗透率的理想仪器。  相似文献   

5.
垂向非均匀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机理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砂岩非均质油藏进一步开展周期注水矿场试验或工业性开采提供依据,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拟器和准两层地质模型进行了垂向非均质砂岩油藏周期注水开采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各各地质因素及开发因素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程度,得出周期注水改善非均质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作用机理为:周期注水产生了层间压差及弹性力的作用,活化了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使高、低渗透层之间产生了油水交渗效应。并得出当垂向渗透率Kv与水平渗  相似文献   

6.
经对未成功井例的总结,在取得认识的基础上,指导了陈堡地区两对井组间的干扰试井,落实了赤山组与泰州组间隔层的分隔状况,为区块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据AAPG Bull,2005年第4期报道:除加拿大以外,可看到所有产油国的30122个砂岩油藏和10481个碳酸盐岩油藏的平均孔隙度和深度的关系曲线。加拿大阿尔伯达单独有5534个砂岩油藏和2830个碳酸盐岩油藏图。中所展示的平均孔渗关系曲线不包括加拿大的油藏,可以看到砂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讨论了控制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物、油以及细菌等污染物会堵塞油层的孔隙,造成储层渗透率缓慢下降。因此,对于长期注水的油田,继续利用原来的地层渗透率选择水质是不合理的。考虑到油田长期的注水历史,利用不同渗透率的砂岩岩心进行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油田水质标准(SY/T 5329-2012)中5种不同水质的注入水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规律,提出渗透率水质敏感性的概念;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渗透率衰减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描述了水驱砂岩油藏在不同水质下的渗透率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水质与储层相适应的选取标准,研究了水质决策界限,建立高含水期注水水质决策方法,为长期注水开发的油田重新进行水质决策、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摘要方法综合分析我国十余个低渗透油藏的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J(Sw)函数及Wylie和Gardner公式,求出不同渗透率油藏的理论相对渗透率曲线。目的总结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为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低渗透油藏中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及共渗点与储层渗透率有一定的关系,即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小,油水两相共渗区的范围变窄。结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一定的特征,即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急剧下降,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不大。利用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为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动态预测和储量计算)提供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11.
渗透率合成在石油储量计算、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油藏数值模拟等油藏工程研究中经常遇到,主要包括垂向上不同层段渗透率的合成以及沿渗流方向不同渗透率带渗透率的合成。根据达西定律,结合建立的渗流模型,经数学推导,得到两类渗透率的合成公式。其中,垂向上不同层段渗透率的合成公式与前人文献中一致;而沿渗流方向不同渗透率带的合成公式与前人有较大差别。经实测数据检验,用新推导的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误差为0.28%~53.5%,基本上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渗透率合成在石油储量计算、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油藏数值模拟等油藏工程研究中经常遇到,主要包括垂向上不同层段渗透率的合成和沿渗流方向不同渗透率带渗透率的合成。受\"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深层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与试井方法研究\"中长岩心实验研究的启发,结合石油地质、开发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用数学推导的方法推导了两类渗透率的合成公式,并用室内实验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SN油田高压注水井达不到配注要求,采用常规酸化增注措施无效的情况,进行砂岩储层酸压尝试。分析了砂岩储层一般不能进行酸压的原因,提出砂岩储层酸压成功需具备的条件,并在室内对油田岩样进行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酸蚀后岩样不但结构完整,而且获得了良好的导流能力,认为在砂岩油藏进行酸压是可行的。现场应用新型非活性硝酸粉末液进行了7口井的砂岩酸压增注施工,取得了很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油田中高渗油藏聚合物驱聚合物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江苏油田中高渗砂岩油藏的适应性。实测了油藏温度下(70℃)相对分子质量M不同的6种聚合物,在矿化度20g/L的模拟油田地层水中的分子线团均方根回旋半径,根据文献发表的渗透率比~孔隙半径中值R50关系,由这些回旋半径值判定,Ka=0.1时的岩心不会被M≤3.5×10^7的聚合物所堵塞。在Ka为0.125-1.026μm^2的储层岩心上,考察了M为3.5×10^7、3.0×10^7、1.9×10^7,浓度为0.6、0.8、1.0、1.2g/L的聚合物溶液的注入压力~注入体积关系,在所有情况下注入压力都能达到稳定,M越高、浓度越大、渗透率越低,则注入压力越高,注入压力达到稳定值所注入体积越大,因此所用聚合物均不堵塞Kμ≥0.125时的岩心。在含有Ka=0.15、0.25和0.40时的三小层的人造平板非均质岩心上,在水驱至含水90%后注入M=3.5×107、浓度1.0g/L的聚合物溶液整体段塞0.38PV,采收率增加16.7%;维持此聚合物用量(380PV·mg/L)而采用浓度递增或递减的三个段塞注入,则采收率增加幅度升至17.2%或降至15.8%;当注入时机由含水98%逐步降至含水0%(不水驱)时,最终采收率从60.0%逐步升至70.5%。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球形流和径向流渗流模型在FMT地层测试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在均质各向异性地层中确定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的新方法,并用现场实例进行了验证,其计算结果和岩心分析渗透率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加拿大帕宾那油田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砂岩油藏实施效果,做了较好仔的研究,并针对其储层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物质平衡方程与稳定水平井生产模型相结合技术分析预测水平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油田属于构造较为复杂的小断块油藏,构造形态多变,根据岩性、构造的复杂程度将江苏油田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扇型油藏、条带型油藏、不规则形态油藏、微型构造油藏及特殊类型油藏。通过对不同类型油藏开发特点的分析,加深对各类油藏的认识,分析江苏油田开展三次采油技术的潜力,根据各类油藏开展三次采油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提出相应的三次采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渗流阻力原理,采用保角变换和镜面反映方法,得到水驱砂岩油藏中水平井的产能公式,据此公式计算出在水平段长度为50~600m之间时,水平井与直井的产量倍数关系在1.4~9.8之间,对不同断块的两口水平井开发指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相符,可以应用于水平井的动态分析,研究表明在水平段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低渗油藏的增产倍数高渗油藏,还讨论了储层物性,注采方式,注采压差对水平井生产效果的影响,指出  相似文献   

19.
砂岩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砂岩底水油藏开采特征有别于灰岩底水油藏,因此有必要研究砂岩底水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三相黑油模型分析了单井产油量,储层沉积韵律,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油水粘度比,距,油井射开程度以及油水毛管压力等9种因素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渤海S油田典型疏松砂岩油藏天然岩心室内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总结了岩心物性、实验流体性质、实验驱替方式对海上疏松砂岩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关键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物性、注入水类型和模拟油黏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稳定流法和非稳定流法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高渗岩心与中渗岩心相对渗透率相比,其束缚水饱和度平均值较低,残余油饱和度平均值较低,两相流动范围平均值较大,驱油效率平均值较高;模拟注入水驱油效率高于地层水,地层水高于海水;样品实验原油黏度越低,其束缚水饱和度平均值较高,残余油饱和度平均值较低,驱油效率平均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