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建筑适应性设计是对"地域建筑"命题的具体化,从"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分析是对建筑适应性设计的深刻解读。文章通过对地域建筑适应性的分层次分析,以系统论的视角从"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层次对地域建筑适应性创作进行解析,阐述当代建筑创作中对地域性的关照,以倡导地域建筑创作应该适应环境、尊重文化,美观与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正>明斯克北京饭店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是中白两国间重要的友好合作项目。根据项目所处的优异自然环境,项目定位为城市花园酒店。通过提炼中白两国文化的特征元素,在建筑的整体定位上兼顾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将传统中式建筑中的坡屋顶、白墙灰瓦等作为主要元素,也恰恰契合了白俄罗斯人喜爱白色的民族传统,而立面处理上则以现代主义的简约为主要手法,采用大实大虚的体量关系,体现中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1)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深厚、灿烂。建筑是文化的结晶,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的建筑丰富多彩,带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建筑设计中添加少数民族建筑元素,从而设计出独特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建筑。基于此,文章探索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人生活的空间形式表现,人存在与环境之中,空间环境影响着人,同时也展现一定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文脉关系。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就是要把人的需求和环境及文脉的关系用建筑特有的空间形式语言表达出来。本文从特定文化建筑的分析研究中深入解读建筑设计的各个元素及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文脉与环境的共生提供一些设计线索。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人类文化发展在自然环境上留下的标志,同时,它又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人文景观.因此,任何建筑都处在一个相应的环境之中,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筑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本文对建筑与环境的互渗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筑》2016,(16)
正藏族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藏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环境和文化理念在建筑学领域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并在与周边民族和地区文化交往中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的建造技术及优美的建筑风格,不断完善自己的建筑风格特征,不断提高建筑的文化元素及寓意,使藏式建筑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写下了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在继承传统文化和融合环境的双重感召下,许多中国建筑师寻求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挖掘文化基因,发展中国特色的建筑与环境创作思想与方法。聚焦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环境互妙相生的特质,探析其思想根源和文化内涵,提炼和总结在此建筑环境观影响下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实践中三个层面的策略:随曲合方、因地成形的建筑形态塑造;因借无由、相互渗透的建筑边界处理;可望可游、步移景异的空间序列组织。以期为中国建筑师构建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交互共进的关系提供策略性参照。  相似文献   

8.
<正>新年传出新消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馆主题已正式确定为"永远的新天地",馆型以石库门建筑造型为主要元素,布展也将以石库门文化为主要内容。石库门是前辈上海人依托中国传统建筑,融入世界建筑科技、材料、文化元素,创造出来的独特建筑样式。  相似文献   

9.
张海康  李继勇  覃斌 《建筑结构》2022,(17):168-169
<正>“地域”一词指代土地的界域,包含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双重属性。地域的差异往往映射出不同的文化,形成地域性景观。建筑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具备充足的地域性特征。体育建筑设计中地域性元素体现在环境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即建筑并非孤立的个体,会伴随环境进行生长与演化,融入自然。与原生环境的协同。建筑是人类立足自然必备的庇护场所,建筑本身处于环境之中,受环境影响及制约。环境决定建筑要素,建筑可促进环境发展。体育建筑设计中的原生环境体现在气候与地貌。气候决定着建筑基本形制,寒冷地区气候复杂多变,各季节温差大,因此体育建筑设计需择取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独特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建筑外观、构造技术、室内装修、装饰元素都深受民族精神和审美理念的影响。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将其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仅有利于营造具有文化韵味的室内空间,还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扬。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说明与分析,并结合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实际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阐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犹如根茎,是一种生命结构;建筑与城市共生,建筑构成城市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城市也为建筑提供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指出在历史环境中插入新建筑是一项挑战,同时也构成了建筑与城市多声部、多调性的复调音乐。  相似文献   

12.
刘杨  林建群 《城市建筑》2013,(7):141-144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平滑空间论的核心内容"空间界域性"的研究,构建体现时代特点、适应建筑与空间环境关系发展需求的"界域"建筑思想。"界域"建筑思想是对建筑与环境的差异性元素之间各种力量的协调与重组,是赋予当代建筑与环境之间增值的创造性逻辑的思想体现。从界域的视角看待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放置在城市的整体大环境中,或者说是一个大的景观环境中,界域建筑通过与城市环境物质与非物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而生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蔓延以及现代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建筑地域性语言正在慢慢弱化。文章主要从中国建筑学面对的境况和地域建筑创作的不同思潮的角度,探究全球化、现代化、地域化之间的关系。全球化包含现代化与地域化,世界各地的建筑形式不该朝着单一的现代化方向进行,应该融合不同的地域文化向多方向发展。这三者是相互冲突但不是对立的,只有利用全球化带来的便利,积极主动融入到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中,使现代建筑与地域建筑协调发展,才能将地域文化发扬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0)
江西建筑元素的运用对江西礼品包装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江西建筑元素的融入可使礼品包装更加具有文化亲和力。文章分析了江西建筑装饰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前景,阐述和总结了江西建筑装饰文化元素在现代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方法,强调中国设计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并迈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王绍森 《新建筑》2014,(3):78-81
针对建筑设计的真实存在及内心世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应采取谦恭的态度和自由的方式,形成真实环境下的“弱建筑”和抽象环境下的“若建筑”,其中“弱建筑”可以在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区别体现对环境的关照,强调客观理性,立足现实;“若建筑”则是以建筑的原理感悟城市与建筑,并抽象表达环境存在,强调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抽象性,自由畅想。并结合设计说明之。  相似文献   

16.
正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在现代主义艺术风行后的年代创立的,现代主义从绘画艺术延展到建筑风格,他们当中有关注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主张建筑应具有地方意义,与所处环境、氛围有机结合并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有讲求在历史环境与现代模式中建立社会文化的场所精神的,表达的是一种建筑与人、自然的联系内涵;也有广泛多样地将建筑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刘杨  林建群 《城市建筑》2013,(4):141-144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平滑空间论的核心内容“空间界域性”的研究.构建体现时代特点、适应建筑与空间环境关系发展需求的“界域”建筑思想。”界域”建筑思想是对建筑与环境的差异性元素之间各种力量的协调与重组,是赋予当代建筑与环境之间增值的创造性逻辑的思想体现。从界域的视角看待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放置在城市的整体大环境中.或者说是一个大的景观环境中.界域建筑通过与城市环境物质与非物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而生成。  相似文献   

18.
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军  郑锐鲤 《华中建筑》2009,27(2):88-93
该文对从20世纪初大空间建筑出现以来的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这一关系的探索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大空间公共建筑与传统文化表达有关联的空间要素,提炼出传统建筑中与大空间可产生关联的空间特征及传统元素,总结出大空间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如何表达传统文化的设计手法,以期达到丰富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敏  陈玲玲 《中外建筑》2024,(1):103-109
地域建筑作为文化自信传承背景下的创作分支,是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融合的成果。以贵州平塘天文康体养身中心为例,通过解构场地关系,挖掘场地生态资源及历史文脉,来创造一种建筑与环境相融共生的状态。项目重点通过对场地原始元素的保留与提炼,室内与室外空间关系的相互呼应,来打造一个高度契合场所精神的动态的、有机的与环境共同生长的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20.
在路易斯·康的设计中,转角是一个重要元素。他不仅通过转角妥善处理了建筑自身和外围环境的复杂关系,也搭建了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的文脉联系,同时还赋予转角丰富和强大的功能。这使视转角为多余空间的古典建筑都无法望其项背,同时也迥异于建筑语言较为均一的现代主义风格,论文以建筑转角处理为切入点,透视康超前的设计理念及其背后深邃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