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是地方养殖小品种,先前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火爆,养殖的面积就多了起来。养殖泥鳅如何赚钱?笔者认为泥鳅分级养殖效益好,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下面把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鳅池建设。泥鳅养殖池的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泥鳅的身价倍增。由于泥鳅养殖效益看好,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为探索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  相似文献   

5.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俏销的市场行情,催生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泥鳅的人工养殖行业中来。但由于人们只知道泥鳅好养,不愁销路,却并不懂得科学的养殖方法,或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有水,投下苗种就可以养殖了。其实这种误解或轻视正是造成一些刚涉足泥鳅养殖的农户失败的主观原因。要想养好泥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准备,否则任何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养殖失败或劳而无功。那在养殖前到底要做哪些环节的思想、技术储备及准备工作呢?一是池塘的准备;二是泥鳅苗种的选定;三是泥鳅养殖过  相似文献   

7.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8.
<正>泥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的利运回报催生了泥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泥鳅的人工养殖产业中,养殖成功者很多,但失败者也不少,个中缘由多种多样,但苗种成活率太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人从事泥鳅养殖多年,一直都在探索学习泥鳅的繁育养殖技术,除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还走访了大量的养殖户和水产科研机构,个人觉得泥鳅苗种成  相似文献   

9.
<正>茭白田养殖泥鳅是利用泥鳅与茭白一生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在田块中既种茭白又养泥鳅的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茭白行、株距较宽,可为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茭白叶高挺且宽。丛生繁茂,成为天然的遮荫棚,十分有利于泥鳅避暑度夏;泥鳅喜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有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茭白根系发育;茭白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水中细菌都是泥鳅的良好饵料,同时泥鳅的代谢产物又是茭白的优质肥料;所以在茭白田中养殖泥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稻田养殖泥鳅,要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就必须解决好稻田的施肥用药问题,才能达到水稻、泥鳅双丰收。那么,怎样在养有泥鳅的稻田里安全施肥用药?根据稻田养殖泥鳅专业户的实践,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经验,供稻田养殖泥鳅的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泥鳅养殖、贩销大户乔宗礼,除自己带头兴办养殖场,带动3,000农户同发泥鳅财,还引来韩国客商投资兴建泥鳅养殖基地,因而被当地政府破格选拔为墩尚镇镇长助理。在他的带动下,今年,周边县镇有近万农户从事泥鳅捕捞、暂养、贩运,户均收入3万多元。乔宗礼,被苏北鲁南地区的养殖户们亲切地称为“泥鳅王”。“中国乔”引韩资建起泥鳅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泥鳅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低脂肪水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泥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销。现如今的泥鳅养殖已经从单纯的苗种单养方式发展到了成鳅与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养的高效养殖方式,并且养殖的效益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之中。一、我国泥鳅养殖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之前,泥鳅仍旧属于野鱼,还没有开展大面积的集中养殖。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泥鳅养殖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投入的资金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由于人类捕捞量的加大和农药使用增加等原因,泥鳅的天然资源越来越少,人工养殖越来越多,由于人工养殖密度比较大,病害发生的几率较高。为了及时、迅速、准确的对泥鳅病害进行防治,减轻病害对泥鳅养殖的危害,促进泥鳅养殖快速、健康的发展。现将泥鳅病害的诊断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挖掘泥鳅这一传统优质品种的增值潜力,探讨其综合养殖技术,我们于2003年开始,连续4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泥鳅生产技术试验,亩产量稳定在6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现就泥鳅池塘养殖及相关技术要点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网箱养泥鳅,分有有土养殖和无土养殖两种。一般放养4~5cm的泥鳅种,人工饲养9个月左右,增重5~6倍,投入产出比为1:1.85~2.0,网箱养殖易养易捕易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丰南区丰越泥鳅养殖有限公司参照江苏尚墩等地养殖技术将低洼荒地或稻田改造成池塘养殖泥鳅,经过两年的试养从去年亏损,今年在泥鳅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亩效益在1万元,成功探索了一条调整我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新路,笔者对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地泥鳅价格的不断上扬,泥鳅人工养殖日渐增多。养殖过程中,投放泥鳅苗是一个最关键环节,影响到泥鳅养殖的成败、效益的高低。泥鳅苗一般在春分至谷雨期间投放,刚买的泥鳅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池覆没。因此,在泥鳅苗入池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南沿黄地区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精养泥鳅的稻田一般亩产泥鳅可达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鄂州市泥鳅养殖科技公司位于临江乡粑铺(社区)总规划面积180多亩,是集泥鳅种苗培育、养殖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获国家农业部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据公司总经理许昌云介绍,目前公司现有泥鳅培训池塘60亩,商品泥鳅养  相似文献   

20.
<正>泥鳅是目前发展高效渔业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2006年,我公司(兴化市同心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池塘网箱养泥鳅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本公司成功养殖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