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众所周知,铝合金材料与其它金属工程材料相比有可塑性强、延展性好、热传递快、热膨胀系数高、硬度低等特点,在现代工程材料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它们所固有的机械性能及特点在实际生产加工中比较困难.只能采用车削、铣削等切削加工工艺方法来满足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且在加工中有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法对髋臼内衬在一个步态周期载荷下的应力状况进行仿真,探讨髋臼内衬在不同股骨头-髋臼材料组合和不同接触位置下的接触状态.结果表明:髋臼内衬的最大接触压力集中在髋臼内衬后1/4部分,其大小与髋骨所受合力一致.髋臼内衬应力受其接触位置影响很大.在某些状态下,不同的股骨头-髋臼材料组合往往会对其接触状态产生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最近 RCA 公司宣称制造了一个微小型实验的薄膜晶体管。该晶体管所用的有源材料是硫化镉.这种化合物比锗、硅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的绝缘性能要强的多。在制造薄膜晶体管时,在蒸发过程中于玻璃板上相继地淀积硫化镉薄层及金属,制成一个厚度仅为万分之几吋的元件。在蒸发过程中,硫化镉晶体及金属在真空中相继地加热,化为蒸气,聚集在玻璃上。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模罩盖住板上某些部分,于是金属层淀积成一定的形状,构成晶体管所需的各种电接触。在性能相仿的普通晶体管中,两个接触端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LB膜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鸿 《化学传感器》1992,12(1):9-12,18
LB 膜是 Langmuir—Blodgete 膜的简称。由美国 Langmuir、Blodgete 二人首次提出而取此名的。它是在化学传感器及电子学等领域中很受重视的一种功能性有机薄膜。制备方法是把样品(通常为两性分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取一定量溶液非常小心地滴在次相层(通常为水)表面上,亲水基与水接触,疏水基远离水面,这样在气液表面就可以形成取向整齐的单分子层膜。然后把它(单分子膜)压缩,使它在固定的表面压下转移到其它金属或玻璃等的基板上。现在习惯上把浮在水面上的单分子膜称为 Langmuir 膜;  相似文献   

5.
铁电鼓与磁鼓的构造相仿,主要是由表面上涂上一层介电常数很高的铁电材料的圆柱导体构成,读写可用几种方法实现,例如利用与圆柱表面相接触的金属刷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可用鼓面上有一部分极化区的方式存贮;而在静电的情况下,存贮的信息为表面上的电荷图案。下图为铁电鼓的主要结构。磁表面可分成许多道,每个各有一个读头和写头。道有一定的宽度,约为千分之几时,两道间的距离也是同样的数量级。信息以二进制的形式写在这些  相似文献   

6.
李建国 《电脑》2014,(12):184-185
正能否寻找快速而又安全的漆面护理方案?既能很好的做好漆面养护的项目,又可以有较低的进入门槛,使新手也可以安全有效的掌握。本文介绍的新型漆面双向震抛修复系统可以给出一个较好的回答。常见日常损伤●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伤及漆面,加速漆面老化并形成氧化层;●雨水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漆面;●风沙、粉尘等都会在漆面上留下微小的划痕;●质量低劣的洗车液会加快漆面的腐蚀;●干燥的气候,强烈的日晒和昼夜温差,导致漆面出现裂纹等;●漆面与空气的直接接触也会使漆面缓慢氧化;●车身表面与树枝、鸟粪及其他各种物质的接触,造成不同种类程度的损伤或腐蚀。能否寻找快速而又安全的漆面护理方案?既能很好的做好漆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微电子工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以作业环境清洁度高,工作速度快为优势,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化学物质,潜伏各种职业危害.本文通过调查微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特,4、化学物质使用情况等,综述了各种职业病有害因素,如化学、物理及工效学因素的暴露和健康效应.本文对微电子产品生产的生产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了解到微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主要有:金属,毒气,腐蚀性物质,有机溶剂,光活性物质.各化学物质浓度虽都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个别物质如磷化氢、氯化氮、盐酸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较为接近,进而使接触评定较难进行.微电子工业职业有关疾患患病情况高于一般电子工业和所有制造业,目前对生育系统危害调查居多.由此,微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职业危害问题应予以重视,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管理策略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化学镀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纤智能金属结构材料中,为了使光纤传感器与基体金属有很好的结合性,同时对传感器进行保护,需要对光纤传感器表面进行金属化.本文研究了一种在光纤栅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和化学镀配方,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hyperchem 7.5软件,分别在4种力场(Amber、Opls、MM++、Bio+)下模拟了烷烃类、芳香烃类、醇类物质的能量项:总能量(total energy)、键能(bond)、角度(angle)、二面角(dihedral)、范德华作用能(vdw)、扭转力(stretch-bend)、势能(epot).用Origin软件,分析了上述物质不同力场下各种能量项与表面内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个力场下范德华作用能(vdw)与表面内力的相关性最佳.同时通过SAS软件对上述物质建立数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回归模型表明在Bio+力场下,各能量项与表面内力的相关性最佳,表面内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可达0.8777.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仅描述了各能量项与表面内力的相关性,同时开辟了一种理论角度研究表面内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电弹性体材料(Dielectric Elastomer,简称DE),是制造柔性智能致动器最有潜力的电活性聚合物(Electroactive polymer,缩写EAP)材料之一,可在电压驱动下产生大幅度的厚度与面积变形,最大面积应变高达1600%.由于DE材料的固有阻尼特性,从而使其变形具有时间依赖性,因此动态变形中,其能量转换、宏观变形等特性也必然受到阻尼的影响.借助热力学自由能理论,考虑DE材料致动器面内动态变形过程中的惯性力和阻尼力,构建平面DE材料致动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变电载荷下DE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包括其幅频曲线、位移响应和相平面图.研究表明,存在阻尼的时候,DE系统的振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出现锁频现象,最后变成一种具有恒定振幅的振动.相平面图和Poincaré映射图研究表明,考虑阻尼后DE系统的稳态相平面图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其Poincaré映射点集是有限的,代表其产生周期性运动.研究成果为DE材料致动器在各种动态驱动器或传感器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纳米级动态粘着接触过程进行仿真,是为了研究微纳米尺度的机电系统(如MEMS)中所存在的纳米级表面接触和摩擦,对系统进行减粘附设计.利用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的纳米尺度的动态粘着接触模型,采用原子间Len-nard-Jones作用势函数来描述表面力,用数值求解的方法来描述基本球-盘模型的接触-分离行为,最终得到接触过程的力-位移曲线和枯着接触的分离点和粘着力的大小.将有限元粘着接触模型仿真所得结果与常用的接触模型(DMT模型、JKR模型)解析解对比,证明了有限元粘着接触模型的适用性.由于有限元模型不受接触副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的限制,可以进一步对表面形貌修饰后的粘性接触过程和多峰粘着接触过程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2.
Ti-6Al-4V(TC4)钛合金属于航空航天构件中广泛应用的难加工的材料,其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磨具与钛合金表面的接触过程十分复杂.为探索其微观磨粒磨削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屑形态等变化,开展TC4钛合金三维单颗磨粒磨削加工机理及仿真技术研究.基于磨削基础理论及钛合金材料性能,分析建立单颗磨粒磨削加工物...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辛烷,水/甲苯,水/辛烷、甲苯混合油相时的动力学特点,结果很好地展示了体系静止时清楚的油水界面,并与无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进行了比较.利用密度剖面图可说明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油相的诱导作用.同时,模拟计算出烷基芳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均方根偏差、接触面积等,由计算结果可知,油相为甲苯时能很好的降低其界面张力,油相为辛烷时更易于形成清楚的油水界面且界面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饮食与智力     
大脑中的某些特殊物质会影响智力吗?新墨西哥州的脑影像专家发现大脑中的两种化学物质与智商有关.他们认为改变食物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可能会显著提高智力水平. 在脑疾病或脑部受损时,N-乙酰谷氨酰胺(NAA)和胆碱的浓度会发生变化.新的研究发现,健康人中这两种物质含量的不同可能是引起智商差异的原因. 研究发现,NAA只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并决定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而胆碱存在于神经细胞中.当大量的神经元受损或死亡时,NAA的含量降低而胆碱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5.
粘附现象是微/纳机构中特有的现象,在构件材料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微/纳机构中的粘附和摩擦是造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止或减轻粘附已成为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纳机构中的粘附问题,分析了粘附机理和各种粘附接触模型,说明了表面能法和微凸体积分法防粘附设计微/纳机构的原理,最后阐述了释放干燥工艺、减少实际接触面积和降低表面能等各种抗粘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新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非金属与金属复合、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三种形式.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纤维复合材料、夹层复合材料(包括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细粒复合材料以及混杂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微型机电系统(MEMS)成为可能,然而,在微观尺度下表面力引起的粘着将严重的影响系统的性能.为了分析表面形貌对粘着的影响,该文结合粗糙平面粗糙峰接触的统计模型和半空间弹性理论,建立了光滑球和粗糙平面粘着接触的非线性模型,并通过计算仿真研究了微粗糙表面的接触行为.结果反映出δD*作为一个综合参数,能够影响拉离力、表面应力和表面变形;当参数δD*较小时,粘着对接触的影响很小;对于较大的δD*,在分离的过程中,接触面会突然分开;在光滑球和粗糙平面接触区域的边缘处,接触应力并没有出现JKR理论中的奇异点,而是平稳的过渡到零;在接触区域内,应力方向和表面法向位移方向并不总是一致.  相似文献   

18.
前言在一些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某些非导体表面上镀上一层导电物质,使其表面具有导电性,从而达到传感连通目的。基于玻璃表面,可在其上面镀上一层二氧化锡膜,使其具有导电性。此类镀膜法可分为蒸气法、浸渍法、烟化法和涂敷法等。本文是运用烟化镀膜法,针对汞电极毛细管顶端镀膜理论和电镀气氛控制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镀膜理论烟化法镀膜是把氯化锡和氯化锑溶液在400℃~700℃汽化成烟雾至蒸气通过加热的基体时,在其表面形成金属氧化膜,其发生的反应为: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当前在材料加工领域中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各种加工样式下材料塑性成形过程时,会经常遇到的、几个棘手的关键技术处理难题,简要地介绍了当中关于如何选择适当的求解算法和迭代算法,如何处理表面接触问题,如何定义网络划分与网络重划分的原则问题以及其它一些应注意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静电探头法测量表面电荷分布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静电探头法的表面电荷在线监测新方法.研究表明:当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绝缘子表面存在静电荷时,会在金属导体上感应明显的电压信号.通过测量这个电压信号可以实时检测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的严重程度.进而可以大大减少绝缘子表面的闪络几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