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也推动了广播电视在人们生活中更加普及广泛地发展,广播电视信号的直传效果是电视的生命线,直接影响到电视的受众度。在近几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造成了信号传输失败导致观众获取新闻的不便。文章就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文体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与深化普及,促使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相应的也逐渐进一步扩大了数字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为高效、高质量的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就需要在节目传输过程中充分应用这项技术。数字微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在传播数字微波信号时可以充分借助一定微波频率,而波长会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信号传输质量。当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广播电视领域,利用专业设备可以完成信号接收、发送工作,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利用这项技术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传输信号,进而能够顺利的播出广播电视节目,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电视需求,丰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卫星信号防非安全监测和应急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帮助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部门对信源卫星信号进行防非安全监测,当卫星信号受到非法攻击或故障时能够通过应急切换系统进行安全切换,保障安全播出.该系统已在全国各地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机房投入使用,为广播电视信号的安全接收和传输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通过将数字微波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领域中,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与安全性,降低外界因素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造成的影响,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观看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基于数字微波技术支持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优化思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DVB-H是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订的传输标准 DVB-H系统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持终端能够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DVB-H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在移动环境和微功耗条件下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从而很好地配合3G网络的应用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DVB-T于1997年发布.  相似文献   

6.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对广播电视信号产生的干扰,已经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台站的正常运行,是当前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台站应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5G干扰问题,需要在准确了解干扰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中波台站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原理,探索出能够促使5G通信、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共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宽带电视业务之混合电视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电视业务是指既能够通过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接收到广播电视信号又能够通过宽带网络获取互联网内容的宽带电视业务,是面对目前融合的宽带环境而产生的新兴业务.本文对混合电视业务在全球发展和特点进行介绍,希望可以对我国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卫星系统进行信号传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质量高以及传输接收方便等多种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及。由于卫星系统所采用的是开发型和无线远程型的传输方式,广播电视频段所接收到的信号也非常容易受到干扰。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卫星广播电视频段的信号干扰来源出发,并着重就抗干扰信号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播与电视是当今时代背景下最为常见的传媒方式,不仅使人们更快的知悉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还能够便捷的接收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广播电视的传播离不开天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发射天线不仅能够传输电视直播信号,还能够调频广播。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一种创新性的信号传输方式,不仅有效地避免的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噪音,而且增加了传输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最主要的是具备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量。本篇文章将立足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基本概述和对发射天线技术原理,对广播电视天线发射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场区的保护进行了分析简述。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相关行业人员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刘启峰 《通讯世界》2018,(10):79-80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引入新的观念,为了使广播电视行业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更加重视维护和管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到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为维护和管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魏家军 《电子世界》2013,(22):117-117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技术集成系统。传输信号的质量好坏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信号传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环节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信号传输过程。同样,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开端到结尾都需要有准确和稳定的信号作为保障。提高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要从广电传输系统设备和技术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的整体水平虽然比过去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我们研究探索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是为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技术水平做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许多乡镇及大的村庄都安装了有线广播电视,并建立了独立的有线广播电视小前端、小网络,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及当地的开路信号,调制混合后,把广播电视信号传送到用户,同时网络前端的故障也不断增多,以下介绍两种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第62号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微波传输电路和无线发射转播台等规定,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计划设立播出信号监测记录系统,对发射台目前通过卫星接收在播的卫视、广播节目信号源、播出系统关键节点和下行接收信号进行实时采集记录;设立发射台所属微波站播出信号监测系统,对各套电视、调频等节目正向传输4个ASI码流及回向传输4个ASI码流进行监控,对传输的各套电视调频节目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监看,对有故障的节目进行录像;设立播出信号监测记录系统,对省  相似文献   

14.
有线电视系统的故障若按故障位置来区分 ,可以分为前端 (包括接收天线 )故障、传输系统故障和分配系统故障。传输系统故障和分配系统故障通常称为网络故障。前端故障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传输系统故障会影响到传输干线故障点后边所带动的所有分配网络 ,而分配系统故障只会影响这一部分分配网络的用户 ,有时甚至只是某一个用户的问题。故障出现后 ,可根据所影响的用户范围找出故障点 ,迅速排除。下面分析系统中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1 无信号故障发生在前端 ,整个系统用户收不到信号。其原因 :一是前端供电系统问题。如机房停电 ,电源稳压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介绍朝阳广播电视台为提高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提升广播电视收听收看质量,突破原有的传输瓶颈,与中国移动合作,把广播电视传输业务融入到移动通讯网络中,全面部署广播电视信号在朝阳各县(市)区的全域覆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技术以其先进性在通信工程的各个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中引入光纤传输,能够有效的提高信号传输效果的稳定性,而且建立的光纤传输网络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节目信号的覆盖率,进一步增强信号传输的通信容量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7.
高玉 《电声技术》2023,(10):51-54
卫星传输是目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重要方式,与传统光纤传输方式相比,具有信号强、成本低、覆盖广及传输远等诸多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极大地推动着广播电视技术升级。为保证卫星电视广播传输系统与接收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着重对卫星电视广播传输与接收系统的原理及实用技术展开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8.
11广播和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与失真 广播电视信号经过某介质传输之后,在接收机除了接收到所希望的有用信号外,还不可避免地要混进很多不希望的无用信号,我们把这些无用的信号统称为噪声和干扰。而所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也将与原发端的信号有所不同,把经过传输后的信号与原发信号的变化统称为失真。  相似文献   

19.
卫星接收信号的干扰和抗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通信卫星或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传输广播电视信号已经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卫星地面接收信号时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干扰,本文就接收信号的干扰和抗干扰作一分析,并指出解决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流媒体技术以其实时传输图像的优点,近年来已经被各行各业采用。在广播电视领域,采用流媒体技术即可以通过三网融合系统将电视信号在互联网上实时高清播放。因此,能够适用于流媒体技术的三网融合系统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采用三网融合系统,将广播电视信号加载到光载波上,由光纤进行信号的传输,得到接收信号的误码率,以此判断系统性能。本文证明流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三网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