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亲节目以及其他收视冠军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率“黑马”.  相似文献   

2.
廖旭东 《传媒》2016,(17):41-43
《奔跑吧兄弟》是韩国RunningMan的中国版,节目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第一季的第一、二期收视位居全国第二名,第三期全网收视率破2,超过热门综艺《一年级》和长盛不衰的《天天向上》,成为周五综艺霸主,且此后每期都保持着全国第一,最终第一季获得了平均收视2.635的好成绩。第二季节目的内容设计更加成熟,请来了范冰冰、黄晓明、张艺兴等当红艺人担任嘉宾,吸引了大批“粉丝”,收视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最高达到了4.83。而第三季在维持前两季高收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式创新以及健康奔跑的节目理念,引起了更大的社会轰动。第四季于2016年4月15日播出第一期,仍然保持了强势的收视,以3.63高居当晚卫视节目收视率榜首。《奔跑吧兄弟》之所以能在港台以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老牌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取得如此成绩,分析其成功的经验,主要依赖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写.编》2010,(4):49-50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火了,该节目3月27日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为2.48,超过收视老大《快乐大本营》(2.08),连续3周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冠军。  相似文献   

4.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自开播以来就凭借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彩绝伦的节目内容获得极高的关注和收视,使其在2014年第四季度的电视综艺节目大战中遥遥领先,一路火到2015,成为浙江卫视的标志性节目。第二季节目热度不减,在开播之初就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每期节目收视爆红。《奔跑吧兄弟》是如何持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又是如何实现收视与口碑双赢的?本文通过SWOT理论对《奔跑吧兄弟》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的为节目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国光 《青年记者》2017,(17):76-77
当下,以喜剧为题材连续播出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选秀竞技喜剧、即兴创作喜剧、跨界喜剧和情景喜剧等.喜剧综艺市场繁荣,收视率可观.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第六季,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等,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电视真人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005年,由于"超女"等选秀活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2005年的收视份额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峰,真人秀节目在该年度各类综艺节目中播出份额为14%,位居第三,但收视份额高达30%,位居第一。面对火爆的"超女",央视号称联手12家地方电视台气势凶猛地推出了"梦想中国",SMG推出《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推出了《绝对唱响》,山东卫视推出《天使  相似文献   

7.
蔡晓璐 《青年记者》2016,(11):74-75
2015年7月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开播,在全国收视率排行榜创下四季首播新高.2015年10月7日首次在国家体育馆直播的第四季总决赛,在收视表现上再度刷新其保持的近五年内地综艺节目收视纪录.《中国好声音》自2012开播以来,每一季都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成绩.一方面,节目通过高品质的音乐,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观,激发了广泛的正能量,收获了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其高收视率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29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三季落下帷幕。这一节目以公益为诉求、以真诚为基本、以梦想为依托、以现实为动力,让全国观众从节目中找寻到了快乐和公益的本质。《中国梦想秀》第三季节目收获了高收视率、高网络点击率和全社会的好评,引领了电视综艺类栏目的新风尚。第三季节目播出常规节目11期,平均收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执行,2012年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的竞争更为激烈。CSM的调查数据表明,同2011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的播出比重7%,下降13%,收视比重13.8%,下降3%。作为省级频道综艺节目的突出代表,《中国梦想秀》在激烈竞争当中逆势而上。其第3季收视率(2012年4月13日-6月29日)显著提升。杭州作为《中国梦想秀》的主场。第1季、第2季的同时段排名就达到第一。第3季的收视率数据上升最快,是前两季的3倍多。《中国梦想秀》第3季成都的收视数据也快速上升。是前两季的近3倍,同时段排名为第一。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卫视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3月27日《非诚勿扰》全国平均收视率为2.48%,超过《快乐大本营》(2.08%),连续3周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收视冠军。《非诚勿扰》的火爆,得益于其较好地把握了市场需求、新颖的内容设置和主持人与嘉宾形成的谈话场。  相似文献   

11.
虞国芳 《传媒》2011,(10):41-43
2010年,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火爆登场、一炮打响,勇夺全国综艺节目收视冠军,并迅速成为一种综艺现象。经过半年的准备,背负着第一季收视辉煌的压力,第二季《中国达人秀》于今年5月1日再次华丽登场——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中国达人秀》第二季首期节目在上海本地获得13.88%的高收视,与第一季首期节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渐冷却,亲子真人秀成了当下荧屏上的新宠。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陕西卫视的《好爸爸坏爸爸》,无一不是打着亲子真人秀的招牌。其中,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是最大的热门,不仅有第一季的完美胜出,并且收视数据显示,6月20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开播当晚,节目就以2.43%的收视率蹿上全国同时段综艺节目收视榜的冠军宝座。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 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丁磊 《声屏世界》2017,(6):49-51
当下的电视娱乐应属亲民娱乐阶段,电视综艺节目都把百姓作为主要传播对象.消费型节目《我的新衣》连续播出三季,收视率和收视份额良好,深受女性观众喜爱.但纵观这三季节目,发现其呈现逆生长态势.即通过服饰、购买终端和价格的变化,该节目不再面向普通受众,转而成为小众消费的电视节目.本文通过对节目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其逆生长的原因及其导致的结果,并思考亲民娱乐语境下消费型节目的生存方向.  相似文献   

15.
滕慧群 《声屏世界》2013,(11):18-19
2013年暑期.河南卫视播出《汉字英雄》,节目平均收视率超0.6%,最高收视率达0-8%以上,位居全国同时段电视收视排名第七。随后不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0套与1套同时播出。  相似文献   

16.
蔡雨玲 《今传媒》2016,(2):105-106
在世界最大电视节目模式输出国英国,生活服务类节目创意不断、种类丰富,收视各显神通、屡创新高.比如播出了6季的BBC《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英国家庭烘焙大赛),收视率竟能超越《达人秀》《x元素》这类超大型综艺节目.本文从分析英国电视美食节目最新模式入手,深刻阐述英国电视美食节目高收视的原因;从节目成功、失败两方面案例,总结电视美食类节目的制作规律,探讨这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侯明廷 《声屏世界》2013,(2):139+138
虽然综艺节目在卫视整体收视中占比不大,但其在提升卫视竞争力、影响力及品牌方面,是其他节目类型所无法比拟的。也正因如此,各卫视有条件的都在开播综艺节目,无条件的也是削尖脑袋创造条件上。2013年又将注定成为卫视综艺节目大混战的一年,特别是在《中国好声音》的刺激下,各类"好声音"会层出不穷。而电视一哥央视的高调加入,又使得2013年卫视综艺节目市场充满更多变数。最终谁能笑到年底,就看观众手中的遥控器了。  相似文献   

18.
孟越 《传媒》2017,(18)
作为电视媒体中重要的节目构成,综艺节目以其轻松活跃、消遣娱乐的节目定位,迅速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与高度的关注热情,成为各卫视之间争夺观众与收视率的法宝之一.近几年,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发展,然而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应对挑战,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创新之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将立足山西卫视综艺节目《歌从黄河来》,探索综艺节目在传承、推广、创新领域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又一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高潮,本文通过对《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和时代意义进行分析,说明了一个好的综艺节目如果有正面的价值观,那么随之而来的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也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之后,各大卫视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明星+明星"明星+素人"的真人秀形式越来越多,而湖南卫视坚持节目原创,拒绝海外版权引进,将目光投向大学生群体,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策划与制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纪实真人秀节目《一年级·毕业季》,取得了收视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