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Lehn提出超分子化学的概念特别是Robson提出配位聚合物的概念以来,配位聚合物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与晶体工程、超分子化学、材料科学及固态化学等诸多领域交叉渗透,成为当前无机化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配位聚合物是由桥联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具有高度规整的无限网络结构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化学在它最初的五十年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塑料——玩具、衣料、家俱、包装用物及各种各样的工业器材,都是由聚合物制成的。了解聚合物的形成,我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小分子与靶点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功利  麻锦彪  吴厚铭  陈海宝 《科学通报》2000,45(13):1345-1357
活性小分子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是生命中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因而靶蛋白和活性小分子的筛选是生命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活性小分子筛选方面,细胞印迹、以核磁共振为基础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及反双杂交系统分别是以细胞,靶蛋白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为靶点的高通量、快速的筛选方法,另外,在由活性小分子鉴定靶蛋白的研究中,三杂交系统、功能表达克隆及药物印迹等方法大大加速了靶蛋白的鉴定进程;而展示克隆方法可以  相似文献   

4.
化学生物学是由经典化学和生物化学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交叉分支.在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化学的成分和物理学的技术不断渗透进入,例如,各种类型的小分子作为抑制剂和调节剂,为阐明蛋白质(特别是酶学)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作出了重要贡献,转而这些小分子又被开发成为治疗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合成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高分子合成中探索和开发新的催化体系、新的聚合方法来控制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而赋予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推动高分子科学向前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立构嵌段聚合物是一种特殊的聚合物,其各嵌段链是由相同的结构单元组成但各嵌段链构型不同,此类聚合物在性能上常常表现出类似于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质.因此,立构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几大类立构嵌段聚合物(包括聚丙烯,聚双烯烃,聚丙烯酸酯以及聚乳酸等)的合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制备中所用的催化体系以及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6.
江龙  沈先涛 《科学通报》2019,64(13):1380-1391
分子印迹是一门制备人工抗体材料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样品前处理、化学传感、污染物分离以及药物输送等领域.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备多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以及拓宽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应用范围.由于在上述两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Pickering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成为近年来分子印迹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期基于Pickering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其在小分子、蛋白质以及细菌印迹聚合物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种新型分子印迹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此外,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颗粒多功能化、传感器制备、界面吸附以及界面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前景,展望了未来基于Pickering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Bender等开创了用化学模拟的方法来研究酶的催化历程。六十年代以后,许多化学家应用合成的聚合物来模拟酶对活性酯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在这些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采用由加成聚合反应所得的以聚乙烯为主链的聚合物,将催化基团和相互作用的基团  相似文献   

8.
分子电子学     
1940年代以来,半导体工业对无机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有机材料尚很少了解。有机分子的种类比无机材料多得多,而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分子比新的半导体容易产生。现今,虽然大多数电子或光学器件仍是由无机材料制成,但有机材料已开始在电子学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如液晶制成的显示器,能响应化学反应电活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制成的传感器和光敏聚合物制成的光盘。用有机材料制造电子器件的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电子学。分子电子学研究者认为,所研制的有机材料可以取代现今固体电子学所具有的某些信息处理功  相似文献   

9.
光响应聚合物材料是指能够在光的作用下发生某些化学或物理反应,产生一系列结构和形态变化的功能聚合物材料.在光响应聚合物体系中引入液晶基元通过适度交联可形成光响应交联液晶聚合物,它结合了液晶的各向异性以及聚合物网络的橡胶弹性,具有优异的协同作用.且因为光能具有环保性、远程可控性、瞬时性等优异的特性,光响应交联液晶聚合物备受关注.通过合理的设计,光响应交联液晶聚合物可以实现全光驱动的形变,并且可以制成多种柔性智能执行器,在人工肌肉、微型机器人、微泵、传感器等仿生和智能微机械系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光响应交联液晶聚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二维和三维形变、微观形变引起的表面形貌或其他性质的变化以及基于形变制成的柔性智能执行器,阐述了光响应的机理,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制造导电塑料的成本即将降低。Parma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利用廉价化学过程已获得了高电导聚吡咯薄膜。聚吡咯是一种新的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工业中很有前途。但聚吡咯的机械性能较差,这个问题已用制成聚吡咯和其他传统聚合物(如PVC)的复合物部分地加以克服。目前很多工作已脱离实验室进入大规模生产,但现在用于聚吡咯膜的精密电化学工艺不太容易从实验室转移到大规模生产,而且至今生产聚吡咯的纯化学方法亦不是电化学方法的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法。新方法保证聚合反应仅在两种不混合溶液的界面上发生而克服了这些问题:一种溶液是含有10%吡咯的苯或甲苯;另一种是含30%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文章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量和降解介质两方面研究聚乳酸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2.
卜显和 《科学通报》2009,54(17):2439-2439
自从Lehn提出超分子化学的概念特别是Robson提出配位聚合物的概念以来, 配位聚合物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它与晶体工程、超分子化学、材料科学及固态化学等诸多领域交叉渗透, 成为当前无机化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舒嘉  施兴华 《科学通报》2022,(31):3633-3641
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获得了持续的关注.本文对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所涉及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梳理.通过在纳米药物表面接枝聚合物,可以抑制生物小分子的随机吸附,从而减少蛋白冠厚度,减轻免疫反应,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此外,聚合物接枝还能改变药物载体的表面结构性能,从而提高其在生理组织中的输运效率.本文涉及的机理分为两大类:界面物理和界面化学.前者主要关注微观结构和形态,可以通过接枝密度、接枝长度、链拓扑等进行调节.本文着重介绍了与接枝聚合物的高熵特性密切相关的两种物理机制:熵弹空间位阻和链段动力学.后一类机理通过特殊的化学基团实现,特别是官能团的亲疏水性.通过在接枝链上加入适当的化学基团修饰,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生物分子吸附抑制.此外,通过化学基团对温度、光照、pH的依赖性,可以对接枝聚合物涂层的生物黏附性能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对外部刺激响应智能化.本文有望为该领域未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材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栋 《科学通报》1990,35(15):1190-1190
一、引言 为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化学采油是一种重要的开采技术。向油藏中注入表面活性剂、醇类、聚合物等化学溶液,引发各种化学物理的复杂反应,而产生驱油作用。描述这种多相多组分混合胶束聚合物渗流的数学模型为  相似文献   

15.
吴家睿 《科学》2005,57(5):28-29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从科学家到普通民众,都对生物体中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然而,对生命体中的各种化学小分子也不应该忽略。首先,小分子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砖块”,如DNA和RNA是由成千上万的碱基和核糖连接而成的,蛋白质则通常由几十到数百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文章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量和降解介质两方面研究聚乳酸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7.
具有A-π-D结构的分子(其中A表示拉电子基,D表示给电子基,π为连接A,D的电子通道),具有较大的超极化率β,可以制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较大的极化聚合物薄膜。极化聚合物方法最早是由Meredith等人报道的,其基本思想主要是利用外电场使聚合物薄膜中的生色团分子取向,形成有序排列,以破坏宏观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电池技术的革命可能使人们渴望已久的电动小汽车早日问世。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普利茅斯CSDBatteries的科研人员最近展示出一种由可导性有机聚合物(也称塑料金属)制成的新型电池。这类新电池的供电量是普通蓄电池的十倍,而且在它漫长的使用期间能免去一切维修;塑料电池还有一项优点:它能制成被单形状。这样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成汽车车身的各种部分;譬如说作为汽车顶棚  相似文献   

19.
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构筑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了寡聚三乙二醇化学修饰聚硅氧烷制备温度响应聚合物,并探索其在智能响应聚合物薄膜方面的潜在应用.利用Karstedt催化剂催化的氢化硅烷加成反应制备了侧链接枝寡聚三乙二醇的聚硅氧烷前聚体(PMHS-OEG3),运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详细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并系统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与温度响应性之间的关系.浊度测试表明,当PMHS-OEG_3的聚合度由37变为79时,聚合物的浊点由29.4℃降为27.5℃.进一步将3种不同聚合度的PMHS-OEG3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分别交联固化成薄膜,得到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薄膜.研究发现,随着PMHS-OEG_3聚合度的降低,相对应的聚硅氧烷薄膜的转变温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信息     
新型的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最近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巴勒斯(J.H.Burroughs)等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它是用一种有机聚合物半导体制成的。这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在大面积显示器的应用中要比常规的硅基发光二极管更加方便。在工艺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