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6年4月1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情况。2016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29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228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0.4%。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批次,涉及的标称生产企业、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生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12批次婴幼儿辅助食品不合格的通告。据悉,此次共抽检40家生产企业的81批次样品,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0批次;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2批次。据悉,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0批次、涉及6家企业,基本"扎堆"在江西省,其中南昌市文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淮山薏米谷物营养米粉、钙铁锌谷物营养米粉、牛肉胡萝卜谷物营养米粉、五谷膳食谷物营养米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19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均合格,但其中2批次产品标签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疆好家乡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世贸广场店销售的标称新疆石河子花园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装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和金装幼儿配方奶粉3段,营养标签中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三项的罐身标签标注方式不符合《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不再使用原GB 13432—2004中‘范围值'、‘最低值或最高值'等标示方式"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正>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2015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在特殊膳食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中,44批次的婴幼儿辅食产品抽检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5%。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维生素A、B1、E等各项营养指标不达标,以及黄曲霉毒素B1超标两方面。据了解,此次抽检的项目包括重金属、生物毒素、  相似文献   

5.
网络点击     
<正>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上半年,该局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抽检了33252批次食品样品,其中检验不合格样品1236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3%。抽检情况表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据了解,粮、油、肉、蛋、乳5类大宗日常消费品的合格率都高于平均水平(96.3%)。其中,乳制品抽检1391批次,不合格2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9%;蛋及蛋制品抽检409批次,不合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年1月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24批次,被抽检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未检出不合格样品。此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和乳基婴儿配方食品、豆基婴儿配方食品。抽检涉及内蒙古欧世蒙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石家庄君乐宝太行乳业有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2015年12月全省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等24类食品3711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合格3594批次,不合格117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85%。检验结果不合格的食品样品有13类,分别是:粮食及粮食制品抽检469批次,不合格7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抽检154批次,不合格5批次;肉及肉制品抽检225批次,不合格5批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公布2015年第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监督抽检结果显示,113批次受检产品中,有3批次不合格。本次抽检的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玉米油、其他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食用动物油脂。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长沙市食安办和长沙市食药监局公布今年一季度食药检测红黑榜。在一季度,流通环节重点抽检了纯茶油,共抽检22批次,合格12批次,合格率为54.54%。此次油茶籽油抽检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脂肪酸组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值以及过氧化值超标。10批次问题茶油中有9批次的不合格项为主要脂肪酸组成。其中,8批次的生产单位为江西赣花油脂有限公司,包括该公司生产的胡记老油坊大围山山茶油(压榨一级)、金秋五季  相似文献   

10.
数说     
《标准生活》2016,(4):11-11
食药监:水果制品等7类食品抽检8批次不合格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及肉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酒类、焙烤食品、蜂产品等7类食品518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10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其中,水果及其制品61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6.6%;酒类52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9%;焙烤食品28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3.6%;蜂产品82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2.4%;肉及肉制品131批次,糖果及可可制品95批次,乳制品69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相似文献   

11.
《标准生活》2016,(4):11
正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及肉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酒类、焙烤食品、蜂产品等7类食品518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10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其中,水果及其制品61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6.6%;酒类52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9%;焙烤食品28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3.6%;蜂产品82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2.4%;肉及肉制品131批次,糖果及可可制品95批次,乳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防伪报道》2016,(9):79-80
食药监总局近期组织抽检糖果及可可制品、薯类及膨化食品、水果及其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粮食及粮食制品、饮料等6类食品46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50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总体情况为糖果及可可制品69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4%;薯类及膨化食品55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8%;水果及其制品47批次,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监管,从2016年1月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每月抽检. 据了解,今年1月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专项监督抽检,覆盖国内89家在产企业的产品,共抽检样品198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6批次.  相似文献   

14.
《标准生活》2016,(7):11-11
正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4日发布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公布120批次监督抽检结果,涉及新鲜水果、鲜食用菌、豆类、腐竹、鸡蛋等5类,其中不合格样品4批次,合格样品116批次。公告披露,腐竹不合格4批次产品分别为:运城市盐湖区北城冯周记火锅店购进的标称为许昌县苏桥鑫鑫豆制品加工厂生产的腐竹检出甲醛次硫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对蜂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检,共抽检蜂产品79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4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来自青岛、淄博、泰安、菏泽,其中2批次菌落总数超标,1批次嗜渗酵母计数超标,1批次检出氯霉素。不合格产品包括:淄博添囤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成熟荆条蜂蜜中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检验机构为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宝康蜂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洋槐蜂蜜中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检验机构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泰安市  相似文献   

16.
《质量探索》2013,(7):22-22
广东省消委会近期开展了节能灯产品比较试验活动,抽检了12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样品。结果显示,有4批次样品存在部分项目不合格。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粮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食用农产品、豆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8大类食品867批次样品,发现17批次样品不合格,一些电商平台相关店铺遭点名。(10月15日人民网)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抽检,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市场监管部门的强力介入与经常性抽检,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红线意识。在这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通告称,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等5类食品471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68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其中,水果制品24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食用油、油脂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17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34期),公布65批次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有10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糕点不合格3批次,样品分别为标称长治市龙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上上糕点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运城市邻家铺子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富阳鑫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面包中菌落总数超标,标称忻州市忻府区亿佳食品有  相似文献   

20.
《质量探索》2013,(8):8-8
2013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8400多吨不合格奶粉,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和韩国,不合格的项目包括铜含量、维生素B12、胆碱、维生素B6等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013年1月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主要涉及恒天然的产品)检测出双氰胺(DCD)化学残留物。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9月,恒天然在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就已经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但恒天然当时并未向公众公布此事。2012年8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先后发现多款日本产的初生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