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6,(25)
<正>幼儿园班主任是幼儿的组织者,也是幼儿的领导者和教育者。这种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既有对配班教师的管理,又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因此,需要班主任具有比一般教师都要强的能力。一、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能力要当好一个幼儿园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幼儿、同班教师、家长、领导这几者的关系,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级工作。做班主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7)
班级是一个团体。班内教师的工作热情、融洽的工作关系、明确的工作要求、日常活动中履职尽责能力、教师的奉献意识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是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前提和根本所在。教师要注重幼儿一日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创新区域特色活动,与班级教师密切配合,与家长及时沟通。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9)
从江苏省镇江市随机抽取"幼儿园行政人员、教师、家长"三类主体,对其幼儿园安全管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主体由于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所处角色和自身的价值取向不同,对幼儿园安全管理认知存在诸多差异。总体来说,幼儿园行政人员更看重制度建设,教师更看重环境创设,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安全素质。研究提出,在幼儿园安全管理实践中,不同主体都应当把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置于本体性地位,充分尊重家长的合理诉求,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开展不顺利的原因,既有幼儿园工作不到位和教师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意识的问题,也有家长的观念问题。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需要帮助家长抛弃一些错误的育儿观点,树立正确的教育和养育孩子的观念;促进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最大程度发挥家园共育工作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5)
<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离不开沟通,笔者作为一名刚进入幼儿园没几年的新教师,在面对与幼儿家长沟通时,常常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措辞既让家长容易接受,又能解决问题。沟通得好,班级工作的开展就比较顺利;沟通得不好,班级的组织工作就阻碍重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已经成为每一个新教师的必修课。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家园共育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与家长的主动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让家长更好地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正>班级家委会,是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教育需要组建的为班级事务、幼儿、家长服务的家长代表队伍。家委会作为教师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助手,能为班级提供各种服务、丰富教育资源,是教师与全体家长形成良好沟通关系的桥梁。在家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9)
幼儿园班级课程改革,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内容,确定游戏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创建班级环境时,要以幼儿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打造游戏化的课程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对班级教学活动更有参与感。而面对每个孩子自身情况的差别,教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7)
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的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以及教师与学校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班级管理就是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管理班集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达到班级管理和学校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50)
以上海市嘉定区黄渡莱茵幼儿园的区重点课题"以故事为载体,开发生长式班本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为背景,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与能力,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为目标,如何从班级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幼儿园园内和园外的各种资源,通过对园本课程的再设计等策略,由本班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4)
<正>一、家长工作的必要性家庭是幼儿与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家庭可以成为幼儿园有效的合作伙伴,家长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有力帮手。二、班级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就"日常班级管理中家长工作的问题与困惑"对班级教师进行过调查,通过问卷梳理和个别访谈,发现大家在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教育方法的差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家长对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7)
做好幼儿入园前的情况调查并与家长沟通如何预防幼儿入园焦虑;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室,让幼儿有家的感觉;教师和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或开展有趣的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分地信任、依恋教师,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真正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7)
教育孩子是每个幼儿教师该做的,然而,我们通常重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却忽视了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只要自己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孩子认真负责,即使不主动与幼儿家长搞好关系也没事,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表现,存在观念上的错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只有做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共同参与,努力注重孩子的幼儿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家长对幼儿教师缺少足够的信任,好的老师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充实孩子的生活,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22)
<正>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从幼儿的安全、养成教育、班级管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要有良好的素质。管理班级,尤其是幼儿园的幼儿,我们一定要有爱心,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在幼儿阶段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幼儿园的班主任工作需要细心的情感教育。在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1)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课程的改革要注重结合幼儿现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幼儿在良好的学习背景下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提高自己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教师能力的提升,为幼儿做出有益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6)
要想做好对幼儿的教学,那么不仅要重视幼儿的学校教育,家庭也是幼儿主要的教育阵地。对于幼儿来说,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便是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多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家长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以此来充分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状况,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与教师进行探讨,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32)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可以使幼儿通过阅读学会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早期阅读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开展早期阅读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认真指导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以此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30)
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护教育活动的小集体,是幼儿具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幼儿园,教师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所以,幼儿的班级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基于此,主要谈一下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2)
<正>家访,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一种活动。它能使教师走进幼儿的家庭生活,更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它是教师与家长、幼儿面对面的口头交谈,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它是教师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进行的,能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真心的付出、真切的关爱,有利于引起家长心灵的共鸣。有效的家访能够激发家长、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使家园关系更为融洽,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产生"1+1>2"的强大教育合力。1.访前准备——有效家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39)
通俗地讲,亲子活动就是父母陪着孩子参加一些活动,而在幼儿园中开展亲子活动既可以创造幼师和幼儿父母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也能够促进幼儿和父母之间形成更加和谐的关系,还可以充分增进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友谊,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基于此,幼儿教师要重视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亲子活动锻炼幼儿参与的能力,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进步与成长。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答应的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要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要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起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只有这样,幼儿在学习语言阶段,才能学会说话,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