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王茂林  樊士友 《四川建筑》2012,32(2):104-105
底框架房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在历次地震中震害尤为突出。文章根据汶川地震房屋震害调查资料,总结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震害规律,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底框架房屋抗震性能提出若干建议,为该类房屋的设计及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对我省部分地区的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毁。经调查分析,地震中农村房屋损坏更大,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应加强相应的震害影响评估和科学规划与设计。为此,本文结合我省的房屋震害调查提出了今后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汶川地震震后对理县房屋现场安全性评估调查,对地震中的房屋典型震害按不同结构体系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理县房屋震害特点,为今后山区房屋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方超 《住宅科技》2009,28(1):57-60
文章介绍了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在彭州市评估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所评估房屋的受损破坏情况,初步分析了房屋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并针对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出了初步建议,”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5.
韩娟  梁茵 《山西建筑》2009,35(36):56-58
通过对绵阳地区的房屋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地震现场考察,收集了大量房屋结构震害资料,对砖混结构、底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归纳与统计,分析了房屋震害中的特殊现象,通过震害调查总结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震害情况,对地震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震害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震害经验,提出了在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建造时应注意的事项和需加强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宋小虎  王娜  徐其功 《四川建筑》2010,30(4):161-163
根据汶川地震后广东省房屋鉴定专家援助队统计的汶川县城房屋破坏数据资料,总结分析了此次地震中汶川县城的房屋震害规律,并对广东省城市规划、乡镇建设、建筑设计和抗灾防灾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技术、行政部门、设计科研单位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韩娟 《四川建筑》2010,30(1):118-120
汶川地震后,通过对绵阳地区进行震害调研、地震现场考察,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房屋震害中的现象。通过震害调查与机理分析为建筑结构的抗震防震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芦山地震中不同烈度区内28个抽样点的震害调查资料,分析了砖混结构民居在本次地震中的破坏特征。首先,统计了不同烈度区内不同破坏等级房屋的建筑面积,给出了砖混结构民居的破坏比例;其次,总结了砖混结构民居的震害特征,给出了不同烈度区内砖混结构民居在本次地震中的典型破坏形态,据此指出了震区砖混结构民居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震害实例说明了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对比了汶川地震前后建造的砖混结构民居,发现新建房屋的抗震措施普遍优于汶川地震前建造房屋的抗震措施,其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兵  张云云 《江苏建筑》2012,(Z1):14-19,47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由于当地群众缺乏抗震意识,因此房屋倒塌破坏情况十分严重.文章从汶川玉树等地震震害分析、连云港市房屋现状调查、和新农村建设抗震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抗震的重要性,为连云港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笔者全程参与了西安市汶川地震震害调查,通过对西安市的各类建筑工程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现场考察,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底框砖混等不同类型的结构震害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虽然西安市距离本次地震震中在600公里以上,但是一些建筑也出现了明显的破坏,本文对西安市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建筑破坏受损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借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同类型结构和用途的工程项目抗震和有关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同时也是西安市汶川地震震后总结非常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介绍和分析了受汶川地震影响的郫县乡镇房屋,包括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底部框架结构房屋等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敖辉  白羽  潘文  陶忠 《云南建筑》2009,(4):51-54
通过汶川“5.12”地震郫县郫筒镇房屋震害的调查.总结了该镇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简要分析了其原因,并说明了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村房屋震害特征及抗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汶川地震灾区农村房屋震害调查,对四川农村房屋的建造方式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几种典型农村房屋的震害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从管理层面对目前农村房屋的抗震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砌体房屋的震害分析,总结了震害原因,提出了改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根据自贡85地震的7度区砌体房屋的震害,按类型进行描述和归纳,以了解地震中这类房屋的震害特点,为今后研究其破坏机理和修订规范时参考。 对于砌体房屋震害程度的评定,仍划分为基本完好、损坏、破坏、严重破坏及倒塌等五级。  相似文献   

17.
从汶川地震震害看如何提高工业建筑抗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地震部分房屋的震害调查分析,提出了在设计、施工等方面提高工业建筑抗震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绵阳市区房屋震害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次大地震的经验总结是推动建筑抗震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绵阳市区房屋在汶川大地震后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市区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进行了统计,总结分析各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绵阳市区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房屋基本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不同的结构体系表现出的抗震性能差别较大;老旧房屋始终是抗震薄弱环节,应有选择地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开展砖混结构墙体抗震防裂措施研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开展楼梯抗震设计计算与构造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翟洪涛  曹均锋 《安徽建筑》2009,16(4):118-120
四川汶川Ms8.0特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在第一时间深入地震灾区,开展了地震灾害评估和建筑物震害调查工作,文章基于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了此次地震中房屋震害特点,探讨了其破坏机理,并且对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普通段衬砌垮塌震害均发生在施工塌方段。依托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普通段震害调查资料,对强震作用下隧道施工塌方段进行震害特征、震害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揭示了汶川地震区公路隧道施工塌方段震害特征:软弱围岩施工塌方段均出现了二衬垮塌震害,严重段落甚至出现衬砌整体垮塌震害。探明了强震区隧道施工塌方段震害机理:地震惯性力影响明显;强制位移影响较小。强震区隧道施工塌方段采取"回填注浆+交错设缝"的处治措施后,主应力和内力的减震率均在35%以上,这说明"回填注浆+交错设缝"处治措施对隧道施工塌方段抗减震具有明显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治措施。研究结论对于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的抗减震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