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金属世界》2005,(2):49-51
<正>近年来,研究开发的记忆功能材料主要有形状记忆、温度记忆以及色彩记忆等多种,而以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发展最为迅速。由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它已成为21世纪重点开发的新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形状记忆效应是在室温下变形 ,加热时即恢复原来形状 ,超弹性是具有远比一般金属材料的弹性限度高的滞弹性应变。它们均是一种无扩散的马氏体相变引起的特异现象。至今开发的形状记忆合金有多种多样 ,但具有良好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的仅限于热弹性型的马氏体相变合金 ,几乎都是以稀有金属为成分的规则合金系 ,可见稀有元素对形状记忆合金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形状记忆合金中 ,现在实用的几乎都是Ti-Ni合金 ,这是由于这种合金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特性、超弹性及疲劳性能 ,并可通过加…  相似文献   

3.
形状记忆合金在微创介入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简单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着重讨论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微创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形状记忆合金一般是依靠温度变化来激发其回复原形的材料 ,具有这样行为的材料除Ni Ti系合金等金属材料之外 ,有的高分子材料也有这样的特性。利用形状记忆合金丝埋入其他材料内制作的复合材料 ,当通过合金丝电流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时复合材料即回复原形 ,妇女胸罩即是利用这一特性 ,依靠体温来保持其体形的。这样的形状记忆效应作为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功能 ,而有效地利用于实现材料的智能化。形状记忆合金的响应速度较压电材料慢是其缺点 ,而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量大以及每单位体积所发生的应力大则是其优点。因此 ,根据其特点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东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成功一种多功能铁磁形状记忆合金。该合金由镍、锰、镓组成 ,在铁磁温度范围发生结晶相变。该研究小组发现由铁磁材料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有可能开发出与磁场有关的形状记忆效应。组成Ni Mn Ga合金的金属不产生铁磁性 ,但合金具有Heuslar型结晶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铁磁特性。该研究小组用溅射法制备出 5μm厚的合金 ,并证实这种合金加热到约 60℃时具有铁磁性形状记忆效应。不过大多数商品形状记忆合金仅有单向形状记忆效应。而Ni Mn Ga合金薄膜在 80℃以上铁磁温度范围内才发生形状记…  相似文献   

6.
《金属功能材料》2012,(3):57-58
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受热时即可回复原形(即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但许多形状记忆合金还有另一种特性即是“超弹性(拟弹性)”。一般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量都小于1%,而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却可达到几个百分点的可逆弹性变形。超弹性是应力诱发马氏体在取消载荷时由于逆相变而发生的,一般在具有相变滞后小的热弹性型马氏体转变的合金中都会表现出显著的超弹性。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即使是多晶材料也可得到7%以上的超弹性回复应变,因而已广泛应用于眼镜框架和医疗导丝等方面。但Ni-Ti形状记忆合金冷加工性很差,原材料昂贵,制造加工难和价格高等原因而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Ni-Ti合金为例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的优良形状记忆效应、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高阻尼、耐磨、耐腐蚀等特性;并综述了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条件,以及形状记忆效应是由马氏体相转变和马氏体再取向而获得的本质;另外就形状记忆合金的实用性作了典型介绍。  相似文献   

8.
形状记忆合金的细观力学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博  王振清  梁文彦 《金属学报》2006,42(9):919-924
定义了一个能反映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概念:形状记忆因子.利用相变过程中自由能与马氏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微分关系,推导了形状记忆因子演化方程.从细观力学角度建立了一个考虑马氏体择优取向过程的形状记忆合金三维本构模型.与功能相同的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简单的数学表述和清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合金市场规模现状形状记忆合金有加热时于高温显示形状记忆效应的单向型,在高温和低温均显示形状记忆效应的双向型(也包括全方位型),另外还有一取消变形力立即回复原形的超弹性型。镍一钛系形状记忆合金是投人实用最早的形状记忆合金,其优越的性质已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10.
形状记忆合金通过热传导而实现其形状记忆效应,块状材料有响应性迟缓的缺点,但是随着合金材料厚度的减薄由于冷却效率提高,故可大大改善其响应性。Ti-N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可望成为产生应力最强而且位移最大的微型致动器用材料。溅射薄膜在实现大致完全的形状记忆效应条件下的回复应力高于6000MPa,回复变形为6%。响应性是致动器的重要指标,静电和电磁控制的致动器为103~105Hz,压电效应控制的致动器为106Hz左右,而形状记忆合金块状材料的响应性还不到1Hz,但1~2μm厚的薄膜的响应性则提高到了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