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巩固化疗对于延缓晚期卵巢上皮癌复发的作用。方法自2000年3月起连续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住院患者,经过初次规范的治疗,截止到2004年4月,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巩固化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肿瘤复发率和无瘤生存期。结果巩固化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随访至2005年7月。肿瘤复发率巩固化疗组为45·5%,对照为59·1%(P=0·365);肿瘤复发时间巩固化疗组为25·3±9·3个月,对照组为16·9±6·7个月(P=0·019);无瘤生存时间巩固化疗组为31·9±14·8个月,对照组为22·7±12·9个月(P=0·033);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巩固化疗组与对照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22)。结论对于初次治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实施巩固化疗,可能延缓肿瘤复发,延长无瘤生存期,但尚不能证实其可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urvive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urvive蛋白的单克降抗体及Endostatin的单克降抗体,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卵巢上皮癌、11例良性卵巢上皮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作Survive及Endostatin的检测,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正常卵巢组织Survive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均呈阴性表达,良性卵巢上皮瘤Survive呈阴性表达,内皮抑素呈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有Survive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表达,Survive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之间两者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Endostatin在正常卵巢与卵巢肿瘤之间两者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卵巢上皮癌与卵巢上皮瘤相比两者的表达呈升高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Survive、Endostatin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3)Survive及Endostatin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预后有关(P〈0.05);(4)Survive及End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呈一致性相关,两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Survive及Endostatin可能是卵巢上皮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有关,检测Survive及Endostatin可以估计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辅助指导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3.
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1]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化疗的缓解率可高达70%~80%.但绒癌晚期,肿瘤细胞常由肺组织向全身播散乃至脑部.绒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在20.5%左右.脑转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易早期诊断,其治疗亦较困难,目前,化疗缓解率仅为50%,因而绒癌脑转移在诊断和治疗上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大约80%的肺癌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是外科治疗,但约有30%~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而且多数为老年患者,不适宜手术,因此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肺癌患者的一线化疗总缓解率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需要进行二线治疗。我院采  相似文献   

5.
GST-π、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恶性肿瘤病死率高居妇科癌症首位〔1〕,其早期症状不明显 ,初治患者 60 % 70 %为晚期就诊 ,难以实施成功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居重要地位 ,化疗耐药是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肿瘤耐药涉及多种因素。近年发现 ,细胞凋亡的调节在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机制不明。关于凋亡调节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见 ,因此作者对耐药相关基因GST π和凋亡调节基因Bcl 2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 1994~1998年手术切除的卵巢石…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联合用药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药物对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40名卵巢上皮癌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卡铂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观察患者病变缓解情况,两次探查癌灶的大小,病理检查阳性率,药物的毒副作用,合并症的缓解情况,生存质量等,分析紫杉醇联合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紫杉醇联合卡铂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75%。生存质量评定(KPS)改善加稳定为80%,两次探查癌灶大小,病理检查阳性率为3.1%;环磷酰胺联合卡铂治疗组耐药5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50%,KPS改善加稳定为50%,两次探查癌灶大小,病理检查阳性率为6.1%。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优于环磷酰胺联合卡铂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并可增加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是一种由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骨病,在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妇女中多见,70%~80%患者表现为骨骼疼痛,骨质疏松性骨折以脊柱胸腰段骨折最为常见。数据显示,我国有近1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且认可度较高。但PV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高,为12%~52%。本研究旨在分析PVP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邻近椎体再骨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血小板(PLT)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15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取患者术前、术后晨起空腹静脉血化验PLT和CA125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术前PIJT计数升高的比例是59.17%,术后PLT计数下降(P〈0.05)。术前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早期卵巢上皮癌的PLT计数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卵巢上皮癌的PLT计数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PLT计数增高明显.手术后PLT计数降低。PLT计数的变化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在评估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化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2 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后的化疗期间以及 8例存活率≥ 5年的患者 2次探查术前、后的血清CA12 5值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 首次化疗期间 ,血清CA12 5值≥ 6 5U /ml者占 80 % (2 0 / 2 5 )。在化疗期间疗程之前 ,6 3.3% (14/ 2 2 )患者血清CA12 5值降至≤ 35U/ml;6例血清CA12 5值≥ 6 5U/ml患者中 ,5例盆腔内有癌肿持续存在。化疗第 3疗程以后各疗程期间 ,血清CA12 5值≥ 35U/ml者 6例 ,5例盆腔内有癌肿的复发或持续存在。存活时间≥ 5年 ,2次探查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阴性的 5例中 ,4例血清CA12 5值持续 <2 0U/ml;癌肿复发者 3例 ,其血清CA12 5值均 >6 5U/ml。化疗期间 ,8例癌肿复发者中 ,有 6例血清CA12 5值的升高较临床发现平均早 4个月。结论 提示血清CA12 5值是监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变化的敏感肿瘤标记物 ;化疗第 3疗程之前 ,动态监测血清CA12 5值下降幅度是评价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的MR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卵巢上皮癌,按照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分为3组,其中高分化18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28例。分析评估各组病例的MR征象。结果:卵巢上皮癌MRI特征为卵巢肿瘤病变累及双侧、以囊实性和实性为主、肿瘤侵袭邻近器官及肿瘤种植更常见于低分化、中分化的肿瘤,与高分化肿瘤有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肿大更常见于低分化的肿瘤,与高分化肿瘤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卵巢上皮癌分化程度不同,显示明显不同的MR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不同程度栓塞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A组17例,栓塞面积约40%~50%;B组26例,栓塞面积约70%~80%。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到脾动脉脾门处或脾中下极动脉用PVA微粒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并于术后3d、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两年复查血常规,以此评价两种不同栓塞程度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均上升。B组的疗效优于A组,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面积在70%~80%疗效较好,在病情允许下应加大栓塞面积,以稳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闫真 《西南国防医药》2014,(11):1205-1207
目的对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性化疗与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05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8例葡萄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患者年龄、子宫大小与孕期的关系、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卵巢黄素化囊肿的大小、葡萄胎是否重复发生和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等。所有患者均行吸宫术治疗,有高危因素之一并无随访条件者行预防性化疗;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有恶变高危因素或无随访条件者行全子宫切除。结果有高危因素(年龄40岁以上,子宫大于相应停经月份,血清hCG值≥10^5 U/L,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既往有葡萄胎病史)患者的葡萄胎恶变率均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患者(P〈0.05),但程度有所不同,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者恶变率最高。进行了预防性化疗或预手术患者的恶变发生率分别为8.3%和3.3%,显著低于未行预防性化疗或手术的患者的35.9%(P〈0.05)。结论各种高危因素均导致葡萄胎恶变率显著升高,但是程度不同;有高危因素患者行预防性化疗或手术可以明显地降低恶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心率及不同重建时相对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组,对心动周期的R-R相位30%~90%间期,每间隔5%重建后进行血管分析及评分,获得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并评价不同心率时的图像质量。结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心率70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间窗为R-R间期的70%~75%;心率70~79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R间期的60%~70%;心率80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R间期的40%~50%。左前降支在70%和75%R-R重建时相显示最佳,左回旋支在70%R-R时相显示最佳,而右冠状动脉在50%R-R时相显示最佳。结论 :选择最佳重建时相、合理控制心率能够减轻运动伪影,明显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其中准确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是保证图像质量、准确诊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7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甲地孕酮与化疗联用,对照组30例仅行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占67.5%,体重增加占47.5%,Karnofsky评分提高占65%,中位生存期(MST)延长,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地孕酮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恶液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预防脑梗死和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27例患者为年龄51~76岁的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率50%~70%7例,70%~80例,80%~95%1例;狭窄长度1.0~2.0cm14例,2.1~3.0cm12例,3.1~3.5cm1例。在脑保护装置下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27例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实施,残余狭窄率20%3例,10%以下24例25处。4例球囊扩张时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心率减慢,3例出现血压下降。临床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8.3个月,没有因为CAS而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预防中老年人脑栓塞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16.
卵巢上皮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0%~70%,卵巢上皮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卵巢上皮性肿瘤又可分为良性肿瘤、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三种。临床上各型肿瘤的治疗、预后有较大差异。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确诊时70%已属晚期,五年存活率小于30%,发病率、死亡率均属妇科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人类多种肿瘤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对ras、mgl、neu等原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与卵巢肿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揭开肿瘤发生发展的奥秘,最终达到征服肿瘤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低剂量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Ⅱ期NSCLC患者110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后随机分为术后正常剂量化疗组及术后低剂量化疗组(化疗药物剂量采用足量的70%),观察化疗期间药物毒副反应情况。定期跟踪随访,对观察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组共110例,术后行正常剂量化疗51例,低剂量化疗59例。化疗期间正常剂量化疗组药物毒副作用明显高于低剂量化疗组,但是随访累积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NSCLC患者术后行低剂量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化疗期间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同足量化疗患者生存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治疗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免疫,化疗是恶性肿瘤使用最多、最广泛方法之一,肿瘤化疗药物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而发挥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几乎每种肿瘤化疗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有迟发的,也有剂量限制性的。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时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有70%-80%的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尤其是重度恶心呕吐常使化疗患者不能耐受,从而降低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甚至对化疗产生抵触和恐惧,使化疗方案不能顺利实施,化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仅就化疗中常见消化道反应的防治方法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90例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妇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卵巢面积、髓质面积及面积比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睾酮等血清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雌二醇水平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的间质血流主要表现为间质粗状(占73.75%),而对照组间质血流主要表现为星点状(占72.22%),两组间质血流主要表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另外,研究组的EDV、PSV、RI、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EDV、PSV明显加快,而RI和PI则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反映卵巢的血流参数和血流频谱,对PCOS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临床诊断还需结合血激素水平综合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病症情况,并给予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9例女性原发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结果19例患者中以年龄<60岁人群为主,初诊时多未见贫血发生,月经状态无特殊,超过70%的患者无典型症状且无大型肿物,Ann Arbor分期主要为ⅣE期,检出12例;原发或受侵部位以卵巢为主,检出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其主要病理类型,检出13例;11例患者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stic Index,IPI)评分多为中高危。诊断方法中,13例患者为手术确诊,6例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R-CHOP或CHOP、EPOCH、MINE、ESHAP等,其中7例同时给予阿糖胞苷+甲氨喋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预防治疗;全部患者均接受3~20个疗程化疗,其中9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病情进展。5例患者化疗后接受放射治疗,1例接受内照射治疗。随访时间为7~60个月(5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19例患者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47%、7059%和5833%。1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进展;5年总死亡12例。结论女性原发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较罕见,发病后无典型症状,确诊时多为晚期,手术、化疗、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5年内生存率相对较低,临床应重视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