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文 《医学信息》2010,23(13):2098-209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患脂肪肝的关系,给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血脂情况对分组,统计各组脂肪肝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血脂症脂肪肝患病率29.31%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的12.85%(P〈0.01),单纯高甘油三酯和高甘油三酯合并高胆固醇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2.93%及39.02%,显著高于单纯高胆固醇的15.69%(P〈0.01),血脂正常与单纯高胆固醇,单纯高甘油三酯与高甘油三酯合并高胆固醇脂肪肝患病率比较,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三酯和高甘油三酯合并高胆固醇易患脂肪肝,高胆固醇对脂肪肝的患病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脂肪肝与血脂之间关系,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B超检出90例脂肪肝者的血脂进行有关分析.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1.22%,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组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女性组;脂肪肝组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男性脂肪肝发病率及其血脂浓度显著高于女性,以甘油三酯升高为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血脂患者在检测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时,其血脂水平对TPS检测结果的影响,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PS水平,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标本血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表明,高血脂组TP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高TG组的TPS阳性率最高,为72.46%;在几种不同的组合中,以(高TG +正常CHOL)组和(高TG +正常LDL)两种组合的TPS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8.79%和78.41%;随血清TG水平的升高,TPS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因此高血脂对TPS的检测有一定影响,尤以高TG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及血脂变化.对57例Ⅱ型糖尿病经B超确诊为脂肪肝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脂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清TG、LDL-C水平显著高于政党组,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TC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其肝脏酶学改变也不典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与其脂代谢紊乱肯关.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的成因与血流变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从脂肪肝的成因与血流变关系探讨改善血流变对预防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实验兔分为A、B、C、D四组,A组常规草食;B组高脂饲料加银绞参方;C组高脂饲料加辛伐他汀;D组高脂饲料.四组实验动物在饲养前后测定血流变、血脂,并作组间比较,观察分析改善血流变对预防脂肪肝的价值.结果检测血流变A组饲养前后无差别(P>0.05);B组饲养后血黏度升高,与饲养前有差别(P<0.05);C、D组血黏度显著上升,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C组血黏度高于B组,比较有差别(P<0.05).B、C组饲养后胆固醇升高,与饲养前比较有差别(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D组饲养后显著升高.检测A组饲养前后甘油三脂无差别,B组饲养后甘油三脂升高较饲养前有差别,C组饲养后甘油三脂升高较饲养前有显著差别,D组甘油三脂与饲养前有极为显著差别.肝脏病理学检查有显著改变.结论改善血流变对预防脂肪肝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病因脂肪肝患者的Ⅳ型胶原(Ⅳ-C)含量来推测其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了40例健康成人,166例多种病因脂肪肝患者血清Ⅳ-C含量.结果:慢性酗酒者与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肝血清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高甘油三脂血症、肥胖、2-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纤维化可能与病因密切相关,测定脂肪肝患者ⅣC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低强度电磁场对高胆固醇饮食兔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低强度电磁场对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饲料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将24只雌性5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磁场组和高脂组(n=8).对照组用常规饲料喂养,磁场组和高脂组用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其中磁场组暴露于强度分别为10×10-4T的脉冲磁场下(f=15 Hz),暴磁时间为10 h/d.饲养8周后测定其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血脂水平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高脂组比较,磁场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明显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显著(P<0.01).结论:提示低强度脉冲电磁场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指标,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与HBV感染、高指血症及ALT导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健康体检的4365名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365名体栓者中,共检出脂肪肝793例,脂肪肝患病率18.2%脂肪肝组,男性440例,患病率19.2%,女性353例,患病率17.1%男女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的脂肪遥远患病率为16.7%,低于非感染人群的18.3%,两者差民无统计学意义,P=0.45. 高脂血症组的脂肪肝患病率为42.1%,显著高于血脂政党组的11.6%,P<0.05.脂肪肝组的ALT异常率为32.5%,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的8.6%,P<0.05.结论 广州地区人群中男女的脂肪肝患病率无显著差异.脂肪肝与乙型肝炎病素感染无关,但与年龄、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容易引起ALT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庆地区居民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庆市5911名不同职业的人员做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类统计,最后进行检验.结果 共检出脂肪肝1745人,脂肪肝群体患病率为29.52%,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为37.00%,女性为16.53%),40~49岁组检出率最高40.39%,总体脂肪肝的患病率在69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升高.大庆地区成人脂肪肝病因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饮酒、肥胖,以及血液化验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结论 大庆地区的脂肪肝发病率高,成人脂肪肝主要与饮酒、饮食和多元代谢素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8岁以上951人蒙古族人群进行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及血脂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蒙古族人群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P<0.01),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随体质指数的增加而增大.超重与肥胖组人群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蒙古民族体质指数是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质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