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合流制截流形式不清的问题,通过现场勘探调研,识别了重点合流制排口的截流情况,构建了排水管网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形式截流井的截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合流制排水管线截流形态以堰式截流为主,截流管尺寸在300~500 mm之间,部分管道的实际截流能力低于设计值;(2)不同形式的截流井在无雨时截流量相同,堰式、槽堰结合式、槽式截流流速依次减小;(3)1年一遇重现期降雨下,3种形式截流均为满流,堰式峰值最高,截流总量最大,其次为槽堰结合式截流;(4)堰式截流井可减小管道埋设深度,增大截流量,槽式截流井可减小实际截流量与设计值的误差,降低上游管道水位及内涝风险.建议在上游排水能力满足要求的区域可采用槽式截流,在排水不畅的区域采用堰式截流.本研究对于合流制溢流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在编制广东省某市污水工程专项规划及污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污水量指标、污水处理率、排水体制、污水干管的布置、截流井及截流管、合流制污水处理厂规模及工艺、取消化粪池等问题,提出污水量指标不宜过大、不应片面追求高的污水处理率、不应机械地采用分流制、污水干管沿河涌布设、合理设计截流井、合流制污水处理厂应考虑雨季的冲击负荷和取消化粪池改为征收污水处理设施费等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分析和论述了国内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主要改造方式 ,并结合工程实例 ,对其中较为常用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系 ,从截流倍数及溢流井形式选用、截流量控制等方面 ,着重阐述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型合流制污水干管已成为众多城市合流污水收集与集中输送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上海市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干管水力模型,对典型旱天和雨天工况进行模拟分析,为优化干管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出了旱天优化运行模式,可实现防淤积、削减溢流、均化水量、节能降耗等多方面目标。指明了合流制污水干管初期雨水不放江的临界降雨强度,验证了当干管系统遭遇不均匀强降雨时,提高相应支线泵站截流量以减少污水放江的可行性,为指导干管优化运行的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初期径流雨水是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用降雨深度界定初期径流雨水量并将其截流可降低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为便于采取工程措施有效截流初期径流雨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水体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为依据,将污染指标值高于该标准限值的径流雨水界定为初期径流雨水,因此后期径流雨水量即为污染指标值等于或小于该标准限值时的产流量,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体积表示。据此按钢筋混凝土圆管(满流)的水力计算图确定截流管道的管径,并采用溢流堰式截流井截流。通过实际工程验证,其截流效果显著,且工程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6.
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发展,其排水系统建设年代较早,老城区多采用雨污合流制。雨污水混流排海,是造成近海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控制近海水体黑臭,结合远期雨污分流,彻底解决污水入海问题,近期污水截流势在必行。以典型海滨城市厦门的某排海管涵截流提升改造工程为例,系统介绍排海管涵污水截流改造设计过程,主要围绕截流流量、泵站选址、截流泵站选型、一体化泵站工艺参数设计等问题,并分析了截流泵站出水排入现状污水压力管、现状检查井改造等关键节点设计,以期为滨海城市排海管涵截流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合流制管网在城镇排水管网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对城镇污水处理具有显著的影响,为减少直排污染,合流制管网普遍采用截流倍数进行改造设计。通过对南、北方的典型污水处理厂雨旱季的进水量和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显示,从年度尺度来看,合流制管网比例高低与污水处理厂雨旱季进水流量的波动幅度没有明显关联,而地下水埋深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影响显著。截流倍数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的指导意义不强,城镇污水管网系统的防渗补漏、质量提升、溢流污染控制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胡和平  王绍彪  廖瑜 《给水排水》2021,47(2):128-132
A镇位于华南滨海地区,现状排水体制为截流式合流制,镇内污水管网密度2.6 km/km2,已建截流井约410座.根据水位观测数据,发现污水管网实际运行水位位于管顶以上0.94~2.78 m,比正常运行水位偏高1.49~3.33 m,处于高水位运行工况.通过分析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的原因,提出增产能、减污水、挤外水和除缺陷等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特征及在合流制系统中的影响程度,分别对各设计参数的取值提出了与分流制有所不同的建议,并在分析合流污水截留量和溢流量传统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统计分析当地的降雨分布特性,水体水文特性和旱流污水水质的综合分析估算法,以获得较佳的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0.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以溢流井为分界线,将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分解为一系列小型完全合流制排水管网的设计新思路,并以管网关联矩阵和节点连接特性矩阵为基础,以节点平衡原理和节点递归算法为核心,实现完全合流制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该方法能有效减小管网计算模型的规模,降低程序设计难度,提高程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上海地区雨水泵站内设置旱流污水截流设施的原因及发展历程作了概述;然后针对北新泾南片雨水泵站工程中旱流污水截流设施的设计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该泵站旱流污水截流设施的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泵站用地紧张的问题,同时节省了工程造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排水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海涛 《人民长江》2008,39(23):17-18
目前,城市污水排放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等排放体制。截流式合流制的缺点是在降雨较大时,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超量的混合污水,而造成部分污水直排。分流制也存在初期径流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水收集率较低等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种新型的排水体制,截流式分流制和截流式混合制。对2种新型排水体制的原理、布置形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溢流井是城市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规划设计意图的实现.本文在介绍分析溢流井的基本要求,和现有溢流井的优缺点后,提出了建造一种钟罩虹吸式溢流井的新建议,并对这种新溢流井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周艳珍 《山西水利》2023,(10):44-46
南部退水渠治理工程是太原市晋源区打响水污染攻坚战的重点项目之一,控源截污工程是综合治理首要环节。文章在分析污染源、厘清工程内容、建立污水排水体制的基础上,对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管道设计充满度、最小设计管径、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截流倍数等进行了计算、推理与设计,根据生活污水量、工业污水量、未预见水量的计算方法,推算了总污水量。  相似文献   

15.
梁伟臻 《给水排水》2008,34(3):121-123
结合广州河涌截污工程的实际,阐述了截流式合流制河涌截污管的设计污水量实测统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实际测量与确定经验系数相结合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截污管管径大小及水力计算的依据.最后对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经济不断发展,同时水环境也不断恶化.东莞市政府决定实施东莞市截污管网三期改造工程.介绍了东莞市排水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错接、混接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排水体制,提出了管网改造的设计方法,包括截流式合流制系统截流井的选择和设置、过河管的设置等.  相似文献   

17.
初期雨水截流设计应考虑所涉及区域的排水体制,截流倍数经验值是针对于合流制而言的,而对于深圳市区分流制下存在污水漏失的区域,其初期雨水截流规模依据截流倍数经验值确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应具体分析旱季污水漏失量及初期雨水截流参数.对深圳市区福田河流域一个小片区的降雨一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研究区截流前30%~40%的降雨径流对面源污染的削减是有效、经济的,初期雨水截流时间可取前35~45 min,初期雨水量约为前9.3 mm累计雨量.  相似文献   

18.
污水截流工程中截流倍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修建污水截流工程是当前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的主要措施,其中截流倍数的选择对工程的效益和投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概述了作者为截流倍数的选择而编制的窗口界面式的计算机软件,用以分析发生在合流截流排水系统中的降雨径流溢流过程及其溢流对城市河流水质的影响,从而为截流倍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我国主要的排水体制之一。以昆明市主城区明通河合流制排水系统为背景,研究了雨季产污及迁移规律及削减入湖污染物的措施,并进行了工程示范。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CODCr截留率小于80%、截流倍数n0=1~3、调蓄量2~20 mm(以不透水地面计),提高截流倍数或调蓄量均可显著提高污染物截留率。截流倍数与调蓄量可表述为截留系数的函数,截流倍数增加1等效于调蓄量增加8 mm,截留系数为CODCr截留比率的幂函数。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在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中,特别是对老城区的改造中,截流式排水系统经济实用,运用广泛,这就涉及到截流倍数如何取值问题。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n0)的确定,直接影响工程规模和工程环境效益。若n0偏小,在地表径流高峰期混合污水将直接排入水体而造成污染;若n0过大,则截流干管和污水厂的规模就要加大,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也将相应增加。合理的截流倍数,应充分考虑排水区域面积、降雨强度、降水历时和地形地貌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