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方法,建立了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以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的基本要素为输入节点,以评价结果作为输出节点,对空军某部的飞行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问题,支持向量机方法较传统神经网络方法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实际应用中也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根据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原理,通过对某公司200m^3和100m^3液化石油气贮存系统的危险性因素分析,进行了液化石油气贮存系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评价,针对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爆炸事故隐患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3.
易燃易爆氢氧车间生产、贮气柜系统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动力公司氢氧车间生产、贮存系统危险性因素分析 ,对氢氧车间氢气生产、贮存各工艺环节进行了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并针对氢氧车间生产工艺系统和湿式贮气柜的火灾爆炸事故隐患 ,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沙市曙光电子集团动力公司1万m^3煤气贮存系统危险性因素分析,进行了煤气贮存系统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性的评价,针对煤气贮存系统的火灾、爆炸、毒性事故隐患,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5.
危险品物流系统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建立危险品物流系统指标体系的原则,分析了危险品物流系统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一般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一般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从物流系统各环节出发,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选取能全面反映系统特性的指标,建立了危险品物流系统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危险品物流系统的危险性评价中,提出了危险等级的划分方法.由差异度i的不同取值,计算出联系数μ的取值范围.根据集对势可以分析出系统安全状况的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查找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指明方向.通过实例证明,该理论适合于危险性评价.为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制定相关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火灾危险性指标体系,利用多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对区域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以沈阳市和平区的区域火灾危险性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该区域属于"安全"与"较安全"等级之间,稍偏向于较安全.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能够为火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火灾危险性指标体系。利用多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对区域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以沈阳市和平区的区域火灾危险性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该区域属于“安全”与“较安全”等级之间,稍偏向于较安全。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能够为火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安全检查表修正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采用修正后的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评价项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能够更好地体现评价项目的实际风险等级.通过氧气站的评价实例,介绍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对适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对生产作业单元进行的危险性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生产作业各岗位的危险程度,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在对采油厂联合站各岗位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该站11个岗位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进行了危险度分级,确定了重大危险岗位.  相似文献   

10.
采场硫化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长念  吴超 《火灾科学》2005,14(2):106-110
在非煤矿山中,许多矿山因矿石含硫量高,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矿石自燃火灾。因此,开展采场矿石自燃危险性评价意义重大。作者通过总结以往的评价方法,并在做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硫化矿石氧化自燃危险性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以“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OW)为模型,根据影响硫化矿石自燃的因素分析,建立了针对硫化矿石自燃危险性的评价指数和等级。据此,结合新疆某矿的矿石自燃性开展评价。作者在评价过程中,考虑了该综合评价法在矿山生产中的实用性,评价方法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都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现场调查确定其应取的危险值,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硫化矿山火灾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事故发生之前对苯储罐进行风险评价,提出1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了苯储罐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成功完成了建模任务,且模型训练结果较好,可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苯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对苯储罐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航空企业基于SHEL模型的神经网络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针对航空工业企业安全系统的构成因素,对企业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基于SHEL模型,通过引入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方法,选择前馈型BP网络模型,建立网路结构,将企业事故风险系统划分人-硬件、人-软件、人-环境、人-人4个子系统和事故综合评估总系统,辅以DPS软件,以某航空企业为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分别进行拟合量化分析,得出量化的评估结果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航空企业管理者切实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两类新型神经网络及其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详细讨论小波神经网络(WNN)和模糊神经网络(FNN)的构造以及训练学习过程,并针对安全评价问题分别完成算例。典型算例表明:小波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逼近与映射能力,并且有很强的泛化能力;模糊神经网络将模糊数学与人工神经网络相互融合起来,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功能。两类新型神经网络使得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中的许多安全评价问题有了更广泛的量化工具,并具有安全评价的量化较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建立人机环境系统物理模型,剖析两类危险有害因素诱发事故的机理,阐述危险有害因素在生产系统中不同影响程度和情况.将生产系统划分为本质安全型、风险型、危险型和危机型四种形式,并与之对应将安全管理分为本质安全管理、风险预控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响应管理四个等级.进而提出推行“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以应急响应为补充、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的“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企业的隐患治理及安全管理提出全新且符合国情的系统治理方案,提出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理解的系统隐患治理范式。首先,基于中医理论分析了生产系统与人体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首次提出了生产系统结构要素、功能要素和要素流的关系。通过分析系统安全管理与中医诊治之间本质联系,从管理对象和方法角度阐述结合中医诊治原理的必要性;从整体观、动态观和人文观等3个方面对中医思想和安全系统思想的共性进行了比较。其次,建立了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模型,从治理对象确定、分析系统机理到治理方法探索三方面解释了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阴阳五行”观下的生产系统五行图。最后,用天津港“8·12”事故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可以实现对复杂企业生产系统隐患及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可以指导隐患治理工作的进行,构建的基本方法对丰富隐患治理体系提供全新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安全隐患的内在特征,加深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理解,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以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2009—2015年安全隐患记录为数据源,利用Word2Vec模型构建安全隐患词向量模型,从模型中获取各类安全隐患主要相关词,利用桑基图解释安全隐患在不同隐患地点、生产作业单位的特征分布,并进一步揭示相关安全隐患的细节特征。结果表明:词向量模型能有效发掘安全隐患特征,桑基图能突出呈现安全隐患的关键信息流动。上述措施有助于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安全隐患数据中蕴含的潜在规律,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依据,指导安全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一种事故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叶斯网络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研究中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推理的重要工具。当前在系统安全领域中已开始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进行故障诊断分析,然而故障只是诱发事故的因素之一,无法系统的评价事故背后的隐患,对事故后果的预测也甚少涉及。笔者将贝叶斯网络作为一种事故分析手段,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因素-事故-事故危害的三层贝叶斯网络拓扑模型;阐述了网络模型层次间的因果关联关系、各层次的构成、节点的描述方法以及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天然气球罐的分析案例验证了该模型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有传爆药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装载加固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导弹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型安全评价方法计算出导弹运输实际现实危险度。通过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量危险源进行分析、模拟,得出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对人、物的危害范围。运用装载加固安全评价方法对装载加固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知铁路运输导弹的危险综合程度,该评价模型可为铁路运输部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念,阐述了事故隐患的特征和规律,对隐患类型进行归纳,确定其防治对策──超前安全教育。阐述安全超前教育特点,要求着力处理解决8个方面的问题,以利于科学地掌握安全超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